分享

儒家对中华文明的千年传承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近代人误会孔子了

 楚士祥丁 2020-04-04

一,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建立文明框架和秩序

我们得先解释中华文明的核心结构以及框架是什么?我们知道古代中华文明的社会框架是农业,而农业文明则是有血缘关系人的聚集,那么什么是社会的核心呢?答案就是儒家,即儒家对社会政治秩序、民众思想道德以及心灵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就一直是儒家在做相关工作。

儒家对中华文明的千年传承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近代人误会孔子了

孔子

  1. 在伦理道德建设需要靠儒家的“三纲五常”等内容,因为农业文明社会所匹配的就是对血亲关系进行合理的人际关系的规定,这样才能避免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即压抑“种内竞争”,提倡孝与善等内容也是符合社会中人们互相之间的血亲关系;
  2. 在民众的思想与心灵建设上儒家提倡人们应该要推己及人,强调和谐、宣讲诚信吗,所谓“仁义礼智信”等内容;通过讲学的方式在民间开办私学,亦或者后来读书人的仕途,总之,是使民众在人文理性精神等方面得到舒展;
  3. 在文化与经典,历史与文学等内容的传承也是靠读书人;
  4. 在政治上治国对人才的需求则要靠读书人,而读书人是儒生;

总之你会发现,儒家在中华文明的框架和核心中扮演的角色是方方面面的,应独特地理地貌文化下的农业文明类型的需求而产生了血缘宗法性传统伦理社会结构,所以你也完全可以说儒家是中华文明的核心。

二,儒家的世俗性与皇权宗教性的关系,君权神授

但是别忘了中国还有另外一条体系,是由三代时期演变而来的国家—民族宗教,这是什么呢?最开始是部落民族对祖先神的祭祀和崇拜,后来因为部落之间的融合,祖先神演变为天帝和上天,也就是最原始的天帝崇拜。

古人敬畏天,做任何事情都要先祭天,通过这样的方式去了解老天是怎么想的,也是如此综合成为了易文化,到了商代,人们对天不再是仅听其意了,而是把天的意志和人的行为联系,人的主观能动性开始凸显,这是人文理性精神的初步,比如商朝的统治合法性是大王的父亲在天帝身边传达指令来统治一方子民,这叫统治合法性的来源。

儒家对中华文明的千年传承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近代人误会孔子了

祭祀

而到了周人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天命常变,所以是天抛弃了商朝,其原因是纣王暴虐,周文王爱护百姓有功德所以天让他当统治者。于是,周朝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新的社会制度,也就是周礼。

制作礼乐的人就是周公旦,他讲“以德配天,有德者居之”,也就是说如果皇帝不好好干活,天帝就不再让他具备统治合法性,所以这一切都建立在一种皇权天赋,或者叫君权神授的观念上,即认定存在“神”,不过这个神不是创世神,而是祖宗神的演化。

儒家对中华文明的千年传承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近代人误会孔子了

周公旦

所以此后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按照这一套去走的,后来董仲舒就是重提“君权神授”,进一步完善“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把儒家和君王统治合法性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结合,这才开始了皇权被儒家真正制约的开始,比如后来君王对上天的祷告和祭祀,国家宗法礼仪等内容都得由儒家来解释。孔子不是说“吾 从周”吗,他毕生的理想就是让礼崩乐坏的社会恢复到周礼的秩序中。

周朝的周天子就是天帝的儿子,周朝的礼和乐,礼是社会以及国家的整个制度,你可以理解为后来儒家的三纲五常,乐是国家大型祭祀的乐章,这是宣扬继承合法性和正统意识形态。

自周公旦制礼作乐之后,属于皇权的国家—民族宗教就建立了,自秦始皇帝制集权时代建立之后,就专属历朝历代对统治合法性的解释,儒家是皇权的工具,因为得依附政权才能实现存活,儒家的产生则是应农业文明的需要,通过一套孝与善展开的体系来压抑农业社会内部的种内竞争,所以血亲之间的关系才讲道德,于是有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意思是:君要有君的样子,臣要有臣的样子,父要有父的样子,子要有子的样子,你看,儒家直接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行为和等级都做了规定。而你从这句话中也能看出,儒家又是制约皇权的存在,因为皇帝得靠儒家来开动国家机器,才能实现对社会的治理,并且儒家是高度世俗性以避免皇权走向类似西方或者埃及法老的宗教神权,法老就是世俗政权的老大和宗教的领袖。

所以总体来说,中国历史就是皇帝的权威与权力与儒家思想对民间的影响力、控制力,两方之间对社会以及行使权力的解释权,进行博弈,儒家在多个朝代是始终压制国家—民族宗教的皇权,比如宋朝三省六部就是专门限制皇权,可以退回皇帝的圣旨不发,明清两朝不然。这是理解中华文化的思路,可以说儒家就是这个文明的核心与框架。

三,儒家到底是不是宗教?

为什么我们经常把儒家等于中国?最开始人们的解释是儒家是国教,是宗教,但事实上儒家不是,首先儒家有高度的世俗性而不是宗教的神学性,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好社会理想抱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标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政治人生目标、到隋朝建立科举制度之后更是“学而优则仕”的高度世俗主义,其次儒家所推崇的孔子、孟子他们是学者;他们的门徒也只是把他们看作是“圣贤”,尽管后来有些人会把他们认为是神一般的人物,但这仅是部分缺少人文理性精神的人。那什么是圣人?我们要先提一下远古时期社会的总体文化构型由哪几个组成。

  1. 求治政治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承担
  2. 启蒙哲人和博物学家承担
  3. 教规创建人、贤人、教主和僧侣承担

这是三大原始文化要素,而所谓“圣贤”、“圣贤”,是指道德高尚、知识渊博的人,这是求治的元素、启蒙的要素和教规的要素的综合。这三个由一人在中国古代是由一个人承担的,我们把这种人叫圣人

儒家对中华文明的千年传承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近代人误会孔子了

社会的美好,世界的美好等方方面面诉诸的是人,而不是超自然的神,如果是宗教,那么认识世界和宇宙以及人的出现都是依靠突现论,比如上帝创世造人;而非宗教认识这些靠的是还原论,也就是世界万物以及宇宙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要看其背后诉诸的是人文理性精神还是宗教神学,这是区别宗教与非宗教的方法。

孔孟创建的理论是一种社会的、 政治的、伦理的人文学说,而不是引导世人去追求天堂、净土之类超自然境界的宗教体系。不入佛门的士大夫所追求的是世俗生活,这不是像佛教让你去超脱生死的,孔孟儒学是让人们学以致用,是追求现世的,就算那些沽名钓誉的人也是为了死后流传千世,这依旧是现实世界的追求。

儒家对中华文明的千年传承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近代人误会孔子了

对于中国传统的国家民族宗教,士大夫既有信奉和敬重的一面,也有否定和批判的一面。孔子相信“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主张“畏天命”,这是宗教性的信仰;但他同时又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表现出反传统宗教的态度。

尽管董仲舒等人将儒学神秘化,但那不是儒家的全部,支流不代表主流,综上所述,故儒家不是宗教。

四,轴心时代,影响世界的几大文明与智者们的诞生

宋代大儒朱熹说过一句话:“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代表了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对社会以及文明的贡献,表达中国人心目中孔子的崇高地位,还有一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由此你能看出儒家文化对中华文明在古代的匹配适应度是何其高。

轴心时代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有趣的是,全人类不同地区的文明里的智者好像是商量好的一样,要么是宗教思想的创始、要么是哲学方式绽放人文理性精神,总归都是对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和宇宙来进行解释,即解释自然以及定义人与自然的关系。

那个时代被德国的法兰克部学派称为轴心时代,即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诞生了古希腊文明、犹太教—基督教文明、印度教文明,中华文明。这几大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从那以后直至今日,我们后人依旧是在他们的基础上生发,比如中华文化的延续,西方文明的文艺复兴寻回古希腊文化由此之后生发近现代文明。

儒家对中华文明的千年传承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近代人误会孔子了

定义思想范式

  • 孔子比佛陀释迦牟尼小14岁;
  • 孔子死后10年,古希腊的大哲人苏格拉底诞生;
  • 那个用数学以一己之力抗击罗马军团守卫锡拉库萨的老头子阿基米德和韩非子差7岁。
  • 古希腊哲学以及政治等各方面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比孟子大12岁,比庄子大15岁;
  • 苏格拉底的弟子是柏拉图,柏拉图的弟子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弟子是亚历山大大帝。

古希腊的哲学家在希腊的地中海边思考宇宙观的时候,印度的哲学家在古老的恒河岸边打坐,中国的哲学家在黄河边散步。

我们由上发现上述的文明之所以璀璨全是靠个人,因为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名字。中国人管他们叫做“圣人”,比如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而西方叫做“哲人”,比如苏格拉底,亦或者宗教启示人叫“先知”比如摩西、耶稣、默罕默德。事实上不仅需要完成思想建设的标志性人物,还要有历史环境的变化!

五,孔子等诸子百家的时代背景

周朝的末期,封建制几乎崩塌,原因是封建是建立在宗族血缘关系之上,即诸侯王都是自己的亲戚,要么同姓要么异姓,可后来宗族血缘越来越淡,人们之间的争斗之心被调动,周礼和封建制度难以维持,那些不遵循周礼的诸侯干了坏事但并没有受到天命的制裁,人们因为不敬畏天命,所以礼的基础就动摇了,就好比法律放在社会中有用,而放在无人的孤岛就不适用,之所以如此,孔子才在自己的学说中一方面强调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所谓:“不语怪力乱神”,另外一方面又担心人们像周朝诸侯一样胆子大做坏事,所以又强调“畏天命”,这叫“尽人事,听天命”,或者《论语》中子夏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儒家对中华文明的千年传承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近代人误会孔子了

孔子讲学

在当时的社会,灭国不断发生,一场接着一场的大战中不断发生,百姓民不聊生,诸侯贵族忙于争权夺利,而周天子已经成为了吉祥物,没人听他的了,这叫孔子说的“礼崩乐坏,礼乐征伐不自天子出”,这就是孔子面对的社会现实。

孔子希望来挽救溃败的社会与政治秩序,他必须要找到一个除了道德框架约束人之外的存在,来帮助人们建立心灵秩序,从内向外的出发,这就是儒家的“人性善”理论的来源与背景。

六,孔子学说的精髓——仁德

由此孔子强调“仁”,仁指的是道德意义的“爱护人”,你也可以理解为仁就是一个人对道德规范的内在自觉。然后在血缘关系内部重新定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道德”和“孝顺”,这可以被称作“仁德”,这些都符合农业文明的血亲社会,也就是说孔子发现人与人之间就是缺少这方面的强调,只要强调帮助人们找回这些被遗忘的规律,从而就能降低人与人的种内竞争,这叫孔子说的“吾道一以贯之”,意思是他的学说有一条贯穿的线路。所以孔子通过反思不仅从礼的背后发现“仁”,还提出了人的心灵秩序和道德秩序。

儒家对中华文明的千年传承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近代人误会孔子了

孔子的全部思想总和其实说白了就是“仁”与“德”,“仁”这个字在《论语》中出现了 109次,而他说的全部内容的总和就是三个字“仁之方”即实现仁的方法,他讲的是“忠恕之道”(系矩之道),意思是“推己及人”,他爱讲一句话:“己之所欲,亦释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而德是血缘关系的自然导出,是对封建制度的礼的内在实质进一步的解释。

孔子觉得周公旦提出的外在框架不能真正有效的持续社会的稳定,压抑种内竞争,因为人们敬畏天是强行加在人身上的,人不是因为本能的恐惧,这一点有别于西方的神学体系,因为中国这个时候没有天堂地狱之说。

所以当人不顾及这个束缚之后,便行为无法被限制,于是礼崩乐坏,所以孔子认为,应该让他们不仅畏天命,而是要在心里清楚的感知到人与人的关系,并且不仅将君王的行为是否合德作为天命授权的与否,而是将整个社会的全部人的行为都被天帝监视,这什么意思?就是指将除了君王以外的人的行为和天帝产生联系。

所以让人们心中认定天是一个终极裁判,会裁定你的行为是不是符合天的意志,这一点很像后来理学兴盛,很多人表面冠冕堂皇,确是衣冠禽兽,于是心学出现来补充人们心灵内在的约束,直到王阳明龙场悟道,集大成心学得出——心即理,即“知行合一”,这个知不是知识,而是良知。著名的四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儒家对中华文明的千年传承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近代人误会孔子了

而孔子这套天命观使得人们讲道德与天命关联,如果你不符合道德天命就会使天下大乱,或者灾祸招致等,因为农业文明靠天吃饭,所以这一招非常管用。

以此,人们就会发自内心遵循社会秩序,即孔子的新“礼”,这个思想很重要,以至于后来一旦发生动乱起义,老百姓总是会说是自己的行为不符合天意,所以上天派人来收人了,比如四川百姓当时对张献忠的称呼,瘟疫和连年灾荒、黄河泛滥,老百姓则是说上天降下惩罚。

对此皇帝也有自己的解释,比如求雨,祭祀和祷告,甚至要下罪己诏来检讨自己行为是否失调惹怒上天。西方也是如此,比如他们的人被成吉思汗等蒙古人征服屠杀的时候称其为“上帝的鞭子”,两边表达的都是同样的意思。

七,儒家在道德上讲究人人平等,君子与小人之辩

虽然先秦时期儒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青睐成为工具,并且当时的墨家、法家以及庄子等人都是激烈的批评孔子学说,但是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确实给社会带来了改变,比如在过去,“君子”指的是贵族,“小人”是指平民,只有社会地位的区分,而到了孔子以后的时 代,君子跟小人有了全新的道德含义。君子指有德之人,小人就是指缺德的人,甚至说你就不是人。

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矜而不争,小人党而不群”等等内容,这是儒家著名的君子与小人之辩。

这个其实是通过道德的方法抹去贵族身份,也就是说君子不是贵族才可以当的,只要你是符合君子标准,哪怕你是衣衫褴褛的普通老百姓,你依旧可以当圣人,这是“人人皆可为尧舜”的思想,也就是抹除外在的身份、财富和阶级差异,只以道德标准去评价人,也就是为什么后来的选拔人才是通过举孝廉的方式了。

如果你了解三大世界性宗教当初提倡的宗教性平等,你就知道这表现出一种儒家式的平等观念。比如西方基督是“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伊斯兰教是“凡穆斯林皆为兄弟”,佛家:“众生平等”,这都是指不论你现实中多么有钱有地位,但在宗教修行方面,人人平等。所以儒家是通过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的办法实现的。

八,第一位民间开班办学的人—孔子老师

“圣人”诞生具备两个条件:

一,身份的独立,如果你是官方的,你说你是真正的圣人,那会很尴尬的,比如有人评价曾国藩说:“两个半圣人”,第一个是孔子,第二个是王阳明,另外半个就是曾国藩,这啥意思?孔子办私学,王阳明办私学,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都做到了,所以这俩是圣人,而曾国藩是官方的,没有真正的私学,所以半个圣人。

二,思想以及心灵的自由。这个很难达成,所以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产生这样的人,而当时的环境是什么?不是国君对他们的宽松,而是人文理性精神的绽放,也就是人们在文明走向下行通道的时候才会产生思考,才会发现社会和文明出了问题,当他们不被政治过度束缚的时候,才会有思想和心灵的自由,而在今天办不到,因为人们一眼看上去都看不到文明究竟是如何的走向,眼中只有明天一定比今天好的进步论思调。而在那个时期,所有哲学家的思想都是倒退,老子的小国寡民、孔子的克己复礼,恢复旧制、庄子的文明是个灾难,古希腊的犬儒学派更不用说,所以你能看出他们唯一特点就是反潮流,几乎都是反文明反社会的倾向,这不是他们给文明和社会“找茬”,亦或者情绪上的悲观,而是真正的思考者,并且给后人留有思想,一般人没这能力,因为不是谁都有哲学思维的。这一点我在往期文章有介绍,大家可以点击文末链接查看。

中国的文化大爆发偏偏就到了春秋战国,因为社会环境发生颠覆性的变化,这个过程是:

  1. 解体(封建制崩塌);
  2. 自由(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3. 重组(秦帝制开启汉朝独尊儒术确定国教)。

儒家对中华文明的千年传承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近代人误会孔子了

诸子百家

什么叫“家”,就是指私学,这些私学哪里来?毕竟那时候没有多少有知识和文化的人,老子一个周朝的图书管理员或者说是史官,就可以成为诸子的思想来源之处,可见春秋之前的周朝,知识不是人人都可以拥有的,那时候都是贵族,但是周朝的贵族是依附于君权,官学身份不独立,文化人则是为君主和贵族服务的,你可以理解为后来的门客,所以都是吃官方饭的人,只有国家才能办教育,接受教育的只能是贵族。

这些人肯定不会把知识和思想教授民间,但是春秋战国之后原有的社会制度解体了,不仅是文人,贵族都纷纷流落到社会上,于是为了吃饱肚子给民间教学,或者教礼仪等内容,只有这些人脱离官方之后身份独立了,就可以自由地传播思想。

儒家对中华文明的千年传承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近代人误会孔子了

在当时是很受欢迎的,毕竟老百姓曾经抬头才能看到的人,现在就和你生活在一样的环境中,可见落魄程度,孔子甚至也经常自嘲“丧家之犬”,这个话用到贵族身上也可以。这个时期学术和思想以及知识就是社会中自由流动的资源,而不是只存在于官方,所以叫诸子百“家”

孔子之所以是大成至圣先师,因为他是第一个把官府之学变为民间之学的人,是中国第一位老师。孔子的学校据说:弟子三千,贤人七十,按照人口比例,相当于今天最大的大学的规模,弟子当中有贵族,有平民,有手艺人,反之什么人都有,这是孔子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为什么有人会以那样的标准评价曾国藩是否是圣人?指你在官学之外是否办了私学。如果你在官方之外又创立了一套思想和文化体系,那么就可以实现思想的独立,而不是一味的依附君权,比如明朝的东林党就是王阳明心学引起的,但这也不是全然好处,毕竟党争会使国家陷入很麻烦的境地。但无论如何只有这样才能不依附君权,成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孔子办私学是对社会政治秩序和道德心灵秩序做到了很好的开头,这叫大成至圣先师。

九,儒家文化对士大夫的精神影响

孔子的儒家对人的内在心灵起到如何的作用,我们从一个例子中可见一斑: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可能你会觉得,你都不当官了,还一天想着君王的事情,你管得着吗?儒生到底忧心什么?还有就是秦朝初年,儒生喜欢议论朝政,以古非今,以古薄今,因为秦朝的制度是违背了孔老夫子提倡的儒,而是用法家,所以李斯提议并且最终“焚书”,也就是民间不允许私自有经典书籍,全部收归国家档案库所有。

所以你能发现儒家的士大夫从古就是这个性格,历朝历代都不缺这样的人,甚至亡国之时不做贰臣,殉国等行为频出,甚至今天的人只要忧愁国家,就会给人一种非常大儒的感觉,所以不管如何,士大夫心灵上认为就算站在世俗权力之外,又要对等地去批判世俗的权力。

儒家对中华文明的千年传承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近代人误会孔子了

这就叫做“忧患意识”或叫“忧国忧民”。是担忧家国天下而非自己的私利,这叫君子,因为知识分子对道德的执着,跟他的政治地位本来就没有关系,所以不论当不当官,都得说两句,也正是如此,明朝和清朝文字狱事件、灭绝民间文化的运动频发。

有一个词叫做:“君子儒”,指关心那些普世价值的大事,亦或者指孟子的“浩然之气”,“古仁人之心”,所以“君子儒”要跳出自己的职业和社会角色。 孔子说:“士志于道。”,指儒家士人的志向就是传承文化,这叫孔子的“道”,什么意思?只有掌握了文化,才能成为天命的解释者。

儒家对中华文明的千年传承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近代人误会孔子了

儒在最远古时期就是女巫,后来是男巫,再后来是古儒,总之都属于祭祀阶级,是巫师一类的人物,从甲骨文的释意可看出。而到了孔子这里,儒就转变了,不过总体来说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掌握解释权,儒生要实现的道德理想不是别的,而是天赋予他的仁和礼,就是天命在人间的表达。 儒生要通过实践礼来实现仁,孔子给了仁之方法——忠恕之道。

十,儒学中的天命观——士大夫不怕死的秘密

商朝和西周的时候相比,天命的含义到了孔子那里改变了,天是决定人的命运的,而孔子唤醒了人内心的自觉,所以在孔子那里天不仅有意志,而且道德感更强,也就是上天的批判标准就是德,当然了这个来源于周公旦的思想,孔子虽然是“述而不作”,可还是在基础上稍稍修饰了以下,这个天命观可以叫作“德性之天”

天命的秩序不是物理秩序,而是道德秩序。“天人合一”“天然感应”,所谓后来董仲舒提出的这个。人和天怎么合一? 肯定是先感应,怎么感应?通过道德,因为天有道德,人也是有道德的,所以,只要人遵循天提倡的道德,天和人相合成为一体?反过来说如果不合就出事,那么人为什么要践行道德呢?就是因为这是天命赋予人的使命。

而君王也是如此,合德则君权神授,不合则君权转移。这一点后来被明朝朱元璋强行修改成老朱家天命观,即,无论君王有没有德,底下人都要乖乖的不能反抗。

儒家对中华文明的千年传承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近代人误会孔子了

董仲舒

儒家的士大夫为什么那么有勇气?很简单,因为儒家的人只要自己合德,他就是天人合一,他有天命的支撑,不过这一点仅限于董仲舒汉朝的那个阶段,后续的只是偶尔有这样的人,被称为大儒,例如明朝朱棣面对的方孝孺这类的。你想,在君主违背天命的时候,儒生想跟君主抗衡,这在中国古代是很危险的。这是他们最大的精神动力,就是这个有道德的天命,所以不怕死。

总之,经过孔子的转化,再加上董仲舒的加工,天命不是过去需要占卜来猜测的神秘存在,而是人可以知道的东西,因为它和人在道德上是相通的,孔子儒家的天命观就是指导士大夫们行动的最高原则,所谓“德”。

即使是王阳明,他讲心即理,心学里的“心之体”的“善”,就是德的一种,这是心学对理学的加工和解释,就好比孔子对周朝封建的外在礼乐增加了内在的秩序,王阳明不是对抗理学,这是很多人搞错了的,甚至是很多老师搞错了的,读懂王阳明一定读懂,心学不是理学的对抗,更不是儒学的对抗,只是表面看上去好像是。

孔子对天命观的理解有一句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但是《论语》里面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子不语怪力乱神,所以孔子不常提到这个事情,后来的士大夫儒学家们才开始一步步的添砖加瓦。

十一,仁与礼,孔子之后的儒家两条思路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与礼,仁跟道德与心灵秩序有关,礼跟社会与政治秩序有关。这两个秩序对于儒家来说谁是主流?所以在孔子之后,分为孟子和荀子两条路线,请记住荀子是儒家之后,而荀子的弟子:李斯、韩非、张苍实际都是儒家后学,而不是法家,尽管他们的主张是法,但是这个法是由孔子提的“礼”的社会与政治秩序而导出的,孟子是补充孔子没有说的那部分,并且加上了自己对天命观的一些理解,也就是儒学的集大成者,被称为“亚圣”。

这两条思路分别深化和改良孔子的仁学思想和礼学思想。所以孔子本人其实只是开了个头,后来儒学在汉朝的佛教传入之后,才开始体系化,逻辑化,理论化。这两条思路以至于后来产生了理学和心学,理学格物而严苛,心学遵善而随性,双方什么关系?结构与解构,就如同儒学对社会结构的死死压抑和道家的避世逍遥,追求道法自然,所以道家就是儒家的解构,起到解构作用,让当时社会的人们好歹除了儒家还能有的选择。比如婆罗门教的森严制度叫压抑的社会结构,而沙门思想的隐世苦修以及后来的佛教就是解构,起到解构作用。

以上内容就是儒家,由此看来,近代发生的打倒孔家店运动,不过是全面西化进行社会大转型的必然,说到底这不是儒家的问题,而是与我们的社会以及文明类型有关,即时是日本,当初也有被美国强行开国的经历,别忘了,那时候他们还用的是汉字。

所以很多人误解是因为没有看懂周朝的天命观以及问么类型的本质,儒家之所以成为独尊根本原因在于其提倡的“德”“孝”与农业文明的血亲社会相匹配,三纲五常有利于君王统治,我说过,就算没有孔子,也会有其他人创造儒学的,因为封闭地貌下的农业文明需要这样的存在,而儒学不过是孔子根据当时社会环境对周朝天命观,政治制度等外在框架秩序加以修改,并且补充民众的心灵内在秩序。之所以很多人对儒学误解,还是因为后来宋明清的理学占据主流致使文明走向了僵化,所以有了近代的屈辱史,可是儒学在当时的正面作用也有很多,比如压抑种内竞争,传承文化,限制皇权,避免中国走向政教合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