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言【二则】:怀念夏村 挖掘整理“广阳话”

 舒溪河畔 2020-04-04

一、黄山“太平古话”,正宗汉语言源泉!

原创 高寒 微太平 2019-08-18

题记

——“太平古话”是正宗古代普通话,处处被词语在验证。“太平古话”让普通话体现普通,让汉语言魅力四射。

古汉语传到现代,被满人混合了的北方语系,跟正宗古汉语相差很大。

正宗古汉语即古代的普通话是怎样、可以从原味传下来的汉语言里面去对比——黄山下的三口、仙源、新明、甘棠、耿城五乡镇,因所处黄山下的崇山峻岭、封闭不通,所以完整保留了几千年下来的原始汉语古话。

听起来很像外语、却是正宗的古代汉语——古代的汉语普通话。

“太平古话”可作一个分支、来参照现在普通话,“太平古话”每一个名词是这样叫、跟普通话大不同,可验证看出现在普通话的变异:

“勺子”说“挑的”(音“提哦的”):跟话意很象,勺子的功用是“挑东西”,古汉语的魅力。

“绳子”说“索的”(音“扫的”):典型的古汉语,绳子古代说“索”。

“晒稻场”说“晒稻蛋”(“场”音“蛋”),不知古汉语言何如此。

“门槛”叫“门付坎”:中间加了一个辅助音,古汉语。

“台阶”叫“步翰”:(意“不行”),典型的古汉语像意。

“厅堂”叫“堂前”(音“当嗯贤”):是典型古汉语,不是现满汉结合汉语。

“屏风”叫“照壁”(音“及哦别”):进厅堂后厢之前是“照壁”。

“过道”说“过厢”:“厢”同“厢房”,典型的古汉语完整保留。

“瓢”说“卜西”:跟被满化的现代普通话比,古代“瓢”就这么读。

“伞”说成“撑竿子”:很形象,撑起来的竿就是伞,会意的古汉语。

“扇子”叫“芭蕉叶”,“毛巾”叫“手巾”、典型的古汉语。

“厕所”说“东斯”:跟“东厢”类似,古汉语,粪坑说“东斯缸”。

“晒衣服的竹子枝杈””读音“奥被差奥子”:跟马来西亚语一样,古汉语。

“漏网”(捞食物的用具)说成“尿哦西的”:古汉语。

“楼上”读“各浪嗯”(阁上):“楼”说“阁”,典型的纯正古汉语。

“水坑”说“凼吧”,挖坑说“挖到嗯”、“坑”音同“氹”,古汉语。

“巷子”说“杭浪嗯子”(巷朗子),土汉语。

“畚箕”叫“畚擦的”,“扫帚”叫“迭具”,古汉语。

“潲水”说“猪的水”、很形象,“泥巴风炉”叫“锅腔炉子”。

“肥皂”叫“洋敢”:敢是“碱”的土话读音、变了声母和韵母。

“作业”读“造孽”,我们小时候写作业湘潭老师说“晓造孽”,吓死人。

“帐子”读“酱安的”,“垃圾”叫“莱塞”,古汉语普通话音。

。。。“太平古话”的家用物品名词,没有一个跟普通话类似,所以说现代普通话被满文汉化结合后,已远不是清代前普通话。

“太平古话”以一个字说家具名词:

“桌的”、“椅的”、“椽的”、“桶的”。。。借助词解决表达,古代为了省字。

“太平古话”说动词:

“喊”音“西”、大声喊叫说“清西鬼叫的”。

“追”音“南”、追几个圈子就说“南各几个骷路子”(“骷路子”是圈子)。

“掉”说“脱”,他从悬崖上“脱下来了”、“从屋上脱下来”。

“掉”三口话说“撒”,“撒尿”就是尿床的意思,很有意思。

“推”说“耸”,小时候我随父亲“推板车”说“耸板车”。

“推”新明说“老嗯”,新明说“推板车”说“老嗯板车”。

“震”说“凳”、就是屁股震的意思,“凳”是怎么来的,不知道。

“跳”说“蹦”,“蹦”说“撬”、太平话说“蹦两步”为“撬两步”。

“射”说“飙”、很形象,“掷”称“甩”,现代汉语没有的。

“推”说“疼嗯”,“散步”称“浪嗯下子”,典型的古汉语。

“出去走一圈”称“打各浪趟子”(打了一个圈回来),有意思吧。

“站着”称“西得安”,“西”是“倚”的太平音、“得安”太平话是“这里”。

——动词跟现代汉语不一样,体现了古汉语正宗的原形。

“太平古话”说地方:

“地方”是“嗨嗯”、“哪里”是“哪嗨嗯”、“这里”是“一嗨嗯”、“那里”是“爱嗨嗯”、没有地方是“嗯考嗨嗯”。

太平话说“左边”是“顺边”、“右边”是“反边”、“前边”是“前头”、“后边”是“后头”,哪一边是“浪嗯一边”。

“太平古话”说时间:今天、“根教”,昨天、“上教”,前天、“前教”。

“太平古话”说人体:

     “膝盖”叫“色嘞波波”、 “舌头”叫“帖噶的”、“鼻子”说“撇子”、“指甲”叫“者嘎的”、“脚踝”叫“螺丝骨”——绝对没有的宇宙语,可见古代汉语叫人体器官是这样叫,谁没事干会这样为古汉语造假?只有千古民间自愿流传。

“太平古话”形容巴结人为“获泡草卵的”,太形象,巴结到下半身的地步。

形容一个人下狠招叫“夹(音“嘎”)卵子一脚”,一脚踢中你致命处的意思。

形容一个人魂被吓掉叫“三魂(音“文”)吓(音“嗨”)掉两魂半”。

形容一个人说话前言不搭后语叫“哪根筋搭错各”。

形容一个人浪费钱叫“三文不值两文半”。

形容一个人神经兮兮叫“神经错(音“操”)各乱”。

形容一个人讨人嫌叫“真蠢(音“趁”)”、“蠢得很”。

形容一个人愚痴叫“阿里阿答的”,有点外语了。

形容一个人野蛮叫“大古呆”、小时候我爸老骂大哥是“大古呆”。

形容一个人聪明叫“捉(音“着”)鬼卖钱”,多到位。

形容一个人顾家叫“跌到了抓把沙”,多形象。

形容一个人小气叫“尖头棒”,多形象的具体。

形容一个人躺着叫“挺尸”,典型的古汉语。

形容一个人调皮为“翻天猴子”,跟黄山猴子多有关。

形容一个人害羞叫“头(音“读鱼”)都伸到裤裆里去了”,多形象。

形容一个人很懒叫“懒得身上出蛆”——很恶心、也很形象。

形容一群小孩叽叽喳喳叫“捣各干嗯吧窿”(捣了青蛙窿),很形象。

太平话形容“吃得撑”为“浪沙各”,精神好为“神杠各”(神杠了),形象、比普通话精确。

太平话形容一个人“拎起来一大挂、放下来一大摊”,说一个人是扶不起的阿斗——我爸小时候就常这样骂我大哥。

——“太平古话”形容词的魅力和描述,都和现代被满化变异的普通话不同,才能读出真正的汉语。

“太平古话”一连串让人匪夷所思、恰到好处、美翻了汉语言、让汉语言体现巨大的魅力、又惊吓了现代汉语言:

“太平古话”说一个人顽固叫“死血(音“些爱”)”,说一个人难过叫“吐血”,多形象。

说事态失去控制叫“放各饺子”,事态像“放到锅里去煮的饺子乱了形”,描述很精确、超越普通话汉语。

说“大河里没侃盖”、就是说一个人不服气可以去跳河,很形象。

说“一脚踢得黄(音“王”)山顶上去”——生气把人踢到黄山顶上,直观。

形容糊涂为“一肚子蓝迷线”,湘潭人最喜欢说人“一肚子蓝迷线”,特形象。

称一个人摸为“磨死兰兰”(磨死奶奶),磨不死你,真形象,好语言。

说正儿八经为“作(音“凿”)古作进”、很好的精确词、像精确制导导弹。

说邋遢为“那乌”,很形象,我小时候就长的很“那乌”。

说人瘦为“稀瘦(音“旭”)瓜筋地”,胖子为“滚胖的”、到位、滚圆地胖。

出洋相叫“出蝎蝎的”:无限汉语言的魅力。

难过叫“难底难当”:很形象,充满汉语的魅力。

很恐怖叫做“嗨杀零”(吓死人):很形象。

毒死了叫“德杀”,怀孕叫做“担个肚子”、很形象。

干了叫“焦干”:你家衣服晒得“焦干”。

吓死了称“脱个魂”(魂音“文”):很形象。

动作敏捷叫“撇扫”、很形象,灵活称“灵番”,呆板称“癌不丁当的”。

奉承称“瞎托”、很形象,一塌糊涂称“一塌个饼”、很到位。

汤往锅外漫出称“噗”、很形象,汤往外盛叫“逼”、合称“逼汤”。

傻子叫“霄奥的”(音),粗腿称“疯其腿”。

哮喘说“齁不佬”、很形象,走路不稳叫“歪歪子”、很到位。

三口人称傻为“阿达”,湘潭人说傻子为“肉头”,现代没有的古汉语。

馊音“休胖”,臭为“瘟臭”,咸音“鲜行”。

闹人称为“搅”,你很“搅”,意味你要挨打,小时妈妈常说我“搅”。

身上痒死了叫“袄杀”、痒说“袄”,普通话之外的外语。

同样是“痒”、三口就说“藿沙”,我们小时候晒稻浑身“藿”。

敷衍叫“抚养贴空的”,鬼混叫“鬼糊荡洋的”。

不知道说“北些得”(不晓得),小解叫“西尿”,腹泻说“泄屁股”。

爱一个人说“想各她”,爱说“想”,经典的古汉语。

——以上“太平古话”的原始汉语魅力,让普通话又怎可比。

“什么”这个词四地四音:

甘棠说“嗯考”、仙源说“秒的”、三口说“扭嗯各”、新明话说“忙子”——一个词四个语、四镇不同,可见黄山下的各山谷、也保留封闭桃花源的小差异。

 “太平古话”你是“嗯”、我是“阿”、他是“诶”、别人是“零家”、我们是“阿里”、“自己”是“寺各”。

“太平古话”称人叫做“零”、称呼一个人叫“嗯一节零”(直译文就是“你是一只人”),我们小时写作文、就写“我是一只人”,然后问老师:人怎么可能是一只呢,故此我们人是动物,气得老师打着我们跑。

——汉语言博大精深形象,在“太平古话”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味道百出、让汉语魅力四射:

叫“酸的很”为“酸得滴尿”,很形象,超越汉语言到位。

“太平古话”叫不着调作“七扯八拉”的。

“结束”说“赛该”、骂人“打死零赛该”就是“打死人才完”,很直观。

“差钱”说“空钱”、多少说“好些”,“差多少”说“空好些”。

“地方”说“场子”,哪个“场子”,古汉语的味道。

“太平古话”骂人:

“现细北”,就是现世宝。

“该因的”,就是报应的意思,呈现古汉语。

“东风罐的”、就是“东疯罐子”,疯了的意思。

“嗯牛嗯各被死歪”(你怎么不死啊),最常用。

“太平古话”从来不吝啬夸人、夸人是这样夸:

聪明称“定当”,“过进”就是很有本事、很形象,过了进。

“侧得很”就是很厉害、很能干的意思,“侧”是怎么来,不知道。

“不当玩”就是不得了、很形象。

“太平古话”夸你臭美叫“象胖”——很形象,大象那么胖、还能臭美。

湘潭人爱说人“体面”,就是漂亮,很符合古汉语习惯,源自春秋礼仪。

太平话“猫给得鬼打各样的(别搞得鬼打了一样)”,“喜得一点都嗯考”(洗的一点都没有),很像俄罗斯话。

“嗯(你)把爱各(把那个)迎几(身上脏物)洗甘因(洗干净)”,“迎几”就是“身上的污垢”、北方澡堂子爱搓的那种,这个土话难懂。

“太平古话”读“媳妇”叫“生乌”,这个词就怪、媳妇怎能叫“生乌”。

“太平古话”读姓:陈读“神”、江读“刚嗯”、程读“行”、黄读“王”、郑读“净”。。。很多姓都读音跟汉字不一样。

“太平古话”读地名:“迄溪桥”读“咳及交哦”这个词音就差距大了,“迄溪桥”在梅兰地大岭隔壁、进罗村的那个地方。

——“太平古话”保留了古汉语纯正的音。

“太平古话”叫动物:

蟋蟀说“蝎蝎的”、蜥蜴说“韶之窦的”、蜗牛说“盐余”、青蛙读“刚嗯吧”、壁虎说“逼进的”、蚊子读“孟得”、鱼读“恩嗯”、肉读“捏哦”、“蝉”说“适适的”、蛤蜊说“无夸的”——完全跟现代普通话不一样,宛如外语,证明现代汉语全变、而黄山封闭土语没变。

“太平土话”没有变、如外语,一定是现代汉语在变。

“太平古话”叫“草莓”为“梦子”,至今为什么这样说,难道黄山野草莓太好吃、像“梦一样美味”?——只能是现代汉语在变、古老没变。

“太平古话”熟人见面打招呼说“嗯根教切个喵得”(你今天吃了什么)。

熟人回答“阿切得嘎各协”(我吃得撑着了),“嘎各协”是“消化不良”。

问人再说“嗯跟教给的清米该色的”(你今天收拾得很精神),“清米该色的”(收拾得很干净、让人看上去很舒服)——典型的古人。

太平话稀奇古怪的组句:

“哎呀、囊各撇样子嗨煞零哦”(你这个鬼样子吓死人哦)。

“老雨天土鱼射的”(下雨天透湿的)、“嗯意各怯都需胖各拉”(你这个菜都馊啦)。

“跟脚尚嗨得嘚咩”(今天真倒霉)、“嗨嗨得局漏叠各一个哦”(好好的走路跌了一跤)。

——无处不在的外语态势。

——“太平古话”名词稀奇古怪,叫外地人听不懂,因为声母韵母呈外语。

“太平古话”形容词也笑死人,是现在汉语言没有,但绝对正宗的汉语。

“太平古话”动词听得像老外,但现代汉语自我母语的古代来。

“太平古话”俗语发人深省,代表了绝对的古代汉语。

“太平古话”骂人骂街、也显得历史精髓、在香气四溢。

“太平古话”是现代汉语言保留下来、在汉语言体系之外的“古汉语”。

我们要保护她,在这里面听到古汉语、我们正宗汉语言源头之声。

黄山西海到耿城甘棠的狭长“浦溪河”流域,黄山东海到三口仙源新明的狭长如陶渊明“桃花源记”的“麻川河流域”,方圆才五十里、封闭几千年才造成了完整保留下来的“太平古话”,与几千年前的汉语言一致、高度一脉。

我们现在的普通话原来不是正宗汉语。

让我们好好听、都好好说这“太平古话”。

汉语言的魅力需要在传承中发扬光大,让古汉语“太平古话”焕发魅力、吸取传统深厚学养。

——2019年8月14日写深圳

二、怀念夏村  挖掘整理“广阳话”

1, 有一种长得美叫~~体面

2 有一种拒绝叫~~不照、不晃桥

3 有一种干净整洁叫~~揪明

4 有一种宽敝舒适叫~~余习

5  有一种颜色叫~~切黑嘛隆

6  有一种时尚叫~~洋呵

7 有一种图形叫~~陆陆嘿嘿 

8 有一种感慨叫~~灰过克过

9 有一种聪明叫~~听咚

10有一种阴坏叫~~欺吧歪

11有一种疯跑叫~~嘞喽

12有一种咒语叫~~滑温得

13有一种蔬菜叫~~欢角

14有一种称谓叫~~西西芜得

15有一种精彩叫~~真好嘻得

16有一种相互称谓叫~~啊内  嗯内 嘿内

17有一种傻子叫~~孬里吧哼

18有一种不精明叫~~巴呗到呜得

19有一种嘻哈叫~~呀不三含得

20有一种软软的叫~~念猫猫

21有一种不知道叫~~背习得

22有一种疑问叫~~美美印

23有一种出去玩叫~~嘻的克

24有一种主食叫~~哈得万 

25有一种姑姑叫~~阿吾 

 26  有一种外婆叫~~嘠嘎

27有一种物品叫~~梅得

28有一种台阶叫~~太太得、栋栋得

29有一种舌头叫~~铁疙的

30有一种小男孩叫~~小毛妮

31有一种小女孩叫~~麦妮嗄

32有一种霉干菜叫~~盐鸡

33有一种玉米叫~~薄鸡

34有一种出嫁叫~~吧您嘎

35有一种叔叔叫~~阿姨

36有一种很大叫~~嗨呆梅

37有一种暗箱叫~~七七隆隆

38有一种聊天叫~~含新

39有一种明天叫~~门脚

40有一种够了叫~~有个溜

41有一种农具叫~~混鸡

附1:黄山区方言

(1)太平(仙甘)话 属吴语宣州片太高小片。分布在市区,东南部仙源、甘棠、焦村、耿城、三口、新明等乡镇,龙门乡大部和贤村乡上岭、谭家桥镇长源、罗村等村委会,使用人口5万多,约占1/3。

(2)三丰话 旧称下太平话(包括因被淹没而撤消的秧溪公社),属吴语宣州片石陵小片,接近青阳县陵阳、泾县陈村、厚岸的方言。分布在西北三丰地区(新丰、永丰、新华3乡)及龙门乡沿太平湖(原为舒溪河)一带。

(3)广阳话 属吴语宣州片铜泾小片。分布在西部太平湖镇杨家岭一带,北部龙门乡以北的广阳、乌石、清溪等乡及原桃源乡售口村委会等地。

(4)郭村话 亦称西太平话,属吴语宣州片,但接近黟县宏潭话。分布在西南原郭村乡大部,贤村乡贤村村委会九里溪村、汤家村委会、戴家等村及桃源乡桃坑、地理溪两个村委会。

(5)谭家桥话 又称东太平话,属吴语宣州片,与旌德洪川、江村话类似。分布在谭家桥镇留东、中墩等村委会。

(6)桐庐话-富阳话 属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甘棠、焦村、耿城、谭家桥、汤口等乡镇的新安江水库移民的部分老人使用。

(7)汤口(黄山)话 属徽语绩歙片,类似歙县北乡话。分布在汤口镇寨西居委会和芳村、岗村、山岔等村委会。

(8)黟县宏村话 属徽语休黟片。分布在原郭村乡山河村委会。

(9)淳安话-遂安话-建德话 属徽语严州片。新安江水库移民的部分老人使用。

(10)船上话 新安江沿岸的九姓渔民使用。

(11)江淮官话洪巢片 大部分畈区乡镇都有不少居民使用,吴语区兼通。

(12)新安江水库移民中的部分老人讲桐庐话-富阳话

原贤村乡辖贤村、汤家、上岭3个村委会。贤村村委会九里溪村、汤家村委会和戴家等村讲郭村话;上岭村委会讲太平话。

原郭村乡辖郭村、岩寺、石岭、山河4个村委会。主要讲郭村话;山河村委会讲宏村话。


附2:太平人7饭        

        安徽太平,是一个小城,很小很小的小县城,但人热情,隔三差五的就会有人招呼聚一顿。因为城不大,从东到西,或自南到北,坐车或走路,都不会超过半个小时,所以总会一呼百应。

     时间通常都在晚上,周末时最多。不到6点钟,主人就先到了饭店,饭店都不大,但菜一定有特色,不是鱼烧得好,就是鸡啊鸭啊是一绝,朋友聚会,用不着讲究排场,关键是吃得舒服。不谈实惠不实惠,小饭店菜不比大饭店差。先到三五个人,先摆开小方桌子,来一把贯蛋,饭前不贯蛋,等于没7饭,饭前246,饭后123,,,

      主人一落座,就拿着手机拨打一通,重复着同一句话:“怎么还没到啊,就等你一个人了…”对方就会说:“到了,到了,已经到饭店门口了“,或者是“5分钟保证到”。

      菜上酒满,主人通常会说上一两句,无非是“也没什么事,就是想大家了,在一起聚聚”之类,要是主人什么也不说,客人会催他说上两句,然后酒宴正式开始。每人两杯酒过后,主人开始一一介绍客人。这时候,主人这时候大多变成组织部长,因为他把每个人都现场提拔了。比如派出所的刘警官就是刘局,银行的出纳便是行长,学校的陈老师就是陈校长,自由职业者王某人立马摇身王总……诸如此类。一个桌子上,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局级比比皆是,全是领导,大家也不客气。不认识的,还相互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认识了,非常自然。很明显,大家对主人的介绍很满意。偶尔极个别的会谦虚一下,会模模糊糊地说:“副的,副的,或,我不是,不是的…”声音小到差不多连自己都听不见。马上就有人说:“快了,快了…”谦虚的人听了信心大增,很是开心。 

     太平不是酒乡胜似酒乡,人既善饮也豪爽。通常一个酒桌上,起码是先带一箱白酒来,大家先是每人两杯敬一圈,然后再每人“加深”(感情)两杯。虽然大家都豪饮,但小城人喝酒非常文明,一般在两圈后,主人就随意了,不再强求每人喝多少。这时候,酒量大的人就开始发挥了,小酒杯靠边,便开始“壶搞”或称令狐冲(拎壶冲)。如遇到老乡战友同学等,便是“我俩干一下”,若对方是女性,就会说“你不能干”,弄的桌上美女粉面含戴。老朋友的,新朋友的,一推一壶,几个回合下来,不少人吃不消,大喊不造不造了,这时有人会说,男人不说不造,留点,留点……敬酒的便说,不行,你这是养金鱼呗?喝掉喝掉。这时,酒量大的开始“打的”敬酒来了。所谓“打的”,就是端起酒杯起身到朋友面前敬酒,这样的礼遇是高规格的,没有人能够拒绝,于是,酒又是海喝了一通。

      几番下来,一箱白酒就见底了,主人便喊饭店老板,再拿两瓶酒来,众人就开玩笑:“不拿了,不拿了,拿来也喝不了。”主人看看面红耳赤的客人,便说:“能喝得了也不拿了,那就搬箱啤酒来漱漱口。”老板便搬来一箱啤酒,全部打开,一人发一瓶,接下来,便是一场啤酒战,如此 这般,各人的酒就喝得差不多了。于是,“张处”与“李局”之间就开始交换手机号,“王局”“周总”相约下次聚会的时间,场面异常热烈,你兄我弟相见恨晚,存握住女性手的斩紧紧不放,如胶似漆……这时,就有人说:“今天已经尽兴,下次再聚吧。”下次再聚往往只是一说,你可千万不要当真。这时主人把握住此机会,当机立断宣布:“散场!” 

   于是,大家起身穿衣、 拎包、拿手机……,出得门外,又是一番握手、十八相送,难舍难分。一群摇摇晃晃的身影在灯火阑珊里渐行渐远……太平,美丽的家乡!

-----------------------------------------------------------------------------------------------

###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历史的古镇,太平人记忆中的古镇。大通古镇,旧时的水陆码头。曾经繁华过的集镇,约三华里长,紧靠长江江岸而建,对面隔江相望的是和悦洲。

    太平人对大通有着深厚的感情。那时生意人都从大通进出,到达长江中下游各城镇。从外面进货,先走长江水路,到大通起岸,再用骡子驮,用独轮车推,用人力挑,运回太平。旧时,太平人一提起跑码头,立刻要说,大通怎么样,如何如何!就连小孩在床上撒了泡尿,大人们也故作夸张地说:不得了啦,到了大通和悦洲了!意即床上尽是水了,湿透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