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貌与才华集一身的中药—玉竹

 369蓝田书院 2020-04-04

“林中生玉竹,月下美人来”。玉竹,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家庭观赏花卉。不仅外貌让人赏心悦目,而且还蕴含着极大的药用价值和养生价值。

中药玉竹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茎,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草经集注》云“茎干强直,似竹箭杆,有节”。茎似小竹竿,叶光莹如竹叶,地下根状茎长而多节,故有玉竹之称。玉竹味甘,微寒,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等。

玉竹药性甘润,能养肺阴,微寒之品,并略能清肺热。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的干咳少痰、咳血、声音嘶哑等症,常与沙参、麦冬、桑叶等品同用,如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治阴虚火炎,咳血,咽干,失音,可与麦冬、地黄、贝母等品同用。

玉竹又能养胃阴,清胃热,主治燥伤胃阴,口干舌燥,食欲不振,常与麦冬、沙参等品同用;治胃热津伤之消渴,可与石膏、知母、麦冬、天花粉等品同用,可共收清胃生津之效。还能养心阴,亦略能清心热,还可用于热伤心阴之烦热多汗、惊悸等证,宜与麦冬、酸枣仁等清热养阴安神之品配伍。

玉竹在神农本草经里有另一个名字叫“女萎”,有“女性滋补药”的含义,说起这个名字还有一个典故。相传唐代有个宫女不堪忍受宫中生活,逃进了深山,山里没有什么现成的粮食可吃,倒是有很多野生玉竹,于是宫女便常常采来吃。数十年后,宫女才得以离开深山去家乡探望亲人,父老乡亲们很惊讶地发现她皮肤光洁白嫩,看起来竟然和当年年少进宫时没有太大差别,足见玉竹有润肤驻颜之效。这样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神农本草经》中便强调玉竹有“久服去面黑斑,好颜色,润泽”的功效,现代研究也表明玉竹富含维生素A,可调节表皮及角质层的新陈代谢,进而可以淡化斑点,改善皮肤症状。可见玉竹在美容护肤方面确实“有一手”。

在日常生活中,玉竹不仅可以入药治病,还能做可口的食材供大众烹饪享用,美味和养生共存。山药玉竹鸡肉汤可以补脾养胃,滋阴润燥玉竹煲老鸭甘淡滋阴,适合一家老少食用。玉竹桑叶茶可以在秋燥轻微咳嗽时饮用。


玉竹的适宜人群:
头昏眩晕,胃痛,心力衰竭,虚热烦躁,三高人群。尤其对于体质虚弱、免疫力降低的人来说是十分适宜的。玉竹也非常适宜于改善干裂、粗糙的皮肤状况,能够起到美容护肤的作用。
注意事项:
1.脾虚便溏者要谨慎食用。2.痰湿内蕴者禁服。3.有阴病内寒症者禁服

附:

鉴别玉竹主要掌握三点:

1. 根茎圆柱形或略扁,表面黄白色淡黄棕色,半透明。

2. 具环节,有圆形茎痕及细根痕

3.质坚脆,断面角质,味甜有粘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