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之仪:他曾遇到过,最好的老师和爱情

 唐诗宋词古诗词 2020-11-04

李公麟 《西园雅集图》局部

与苏轼、李清照这些词坛巨擘相比,李之仪的名字对于大家来说,或许有些陌生。

李之仪,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原州通判。

李之仪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无所不能。他既擅诗词,又能属文,《四库全书》称其文章“神锋俊逸,往往具有苏轼之体。”

李之仪原拜范仲淹之子范纯仁为师,后投苏轼门下。他称赞苏轼之文乃“大作斯文”,与天同行,而且“光时显被”,堪称“百世之师”。

1071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先后被贬杭州、密州、徐州、黄州等地,颠沛流离长达十余年。

作为苏轼的门生,苏轼每次被贬,李之仪总是愤愤不平。他除了写信安慰苏轼,还联系朝中好友四处活动,以求苏轼尽快返京。

对李之仪对自己的关心力挺,深情厚谊,苏轼无比感激,写诗《答李端叔》答曰:

若人如马亦如班,笑履壶头出玉关。

已入西羌度沙碛,又向东海看涛山。

识君小异千人里,慰我长思十载间。

西省邻居时邂逅,相逢有味是偷闲。

李之仪《汴堤帖》

李之仪对苏轼的人品和才学倾慕不已,苏轼也很爱读李之仪的诗词,读到欲罢不能之时,苏轼干脆挥毫写下《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

玉堂清冷不成眠,伴直难呼孟浩然。

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

愁侵砚滴初含冻,喜入灯花欲斗妍。

寄语吾家小儿子,他时此句一时编。

1093年,宋哲宗亲政,苏轼出任定州。他奏请朝廷让李之仪作为自己的助手,担任定州签判。

当时,满朝文武怕受牵连,都不敢跟随苏轼,李之仪却不加顾虑,欣然从命。

到定州任上,李之仪协助苏轼整顿军纪,申饬法度,明令规制。经过半年的治理,定州军政焕然一新,民众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李公麟 《西园雅集图》局部

苏轼一生门生众多,但他与李之仪的交情相对深厚,李之仪终生追随苏轼,愿为他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1101年,历经仕途坎坷的苏轼,在遇赦北归途中,猝死常州。噩耗传来,李之仪悲痛万分,“十几日来,方有生意”。

次年五月,苏轼的灵柩运至颍昌,李之仪扶柩嚎啕大哭,然后含泪写下:

从来忧患许追随,末路文词特见知。

肯向虞兮悲盖世,空惭赐也可言诗。

炎荒不死疑阴相,汉水相招本素期。

月堕星沉岂人力,辉光他日看丰碑。

1102年,李之仪的第一任恩师范纯仁去世,李之仪怀着对先生的敬仰之情,为范纯仁写了一篇传记。奸相蔡京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将李之仪投进监狱。

李之仪入狱后,他的妻子胡淑修心急如焚,她立刻上京催促出身翰林的老爸设法营救,但胡老爹无计可施。无奈,胡淑修只好自己想办法。

经过多方打听,胡淑修得知有位官员家中,有一份范纯仁的手稿,这份手稿正好可以用来驳斥蔡京的诬告。胡淑修便到这位官员家中,请求一看。

因怕得罪蔡京,这位官员死活不肯将手稿拿出来。情急之下,胡淑修便用重金买通其家中仆人,欲冒险行窃。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胡淑修扮成侠女,潜入官员家中,上房溜柱,竟然一举成功。

拿到手稿,胡淑修马上到皇太后面前,哭诉蔡京对其夫君的迫害。因皇太后与胡淑修的祖母关系不错,太后出面,李之仪很快被释放出狱。

没有将李之仪整死,蔡京心有不甘。故李之仪出狱后,没有官复原职,而是被流放到太平州。

黄庭坚原是太平州知州,被贬官后在此闲居。他和李之仪同为苏门中人,此时他乡遇故知,两人都很激动。

李公麟 《西园雅集图》

在为李之仪举行的接风宴会上,黄庭坚让色艺双绝的歌妓杨姝,弹奏了一曲《履霜操》,那是范仲淹一生最最喜爱的曲子。

《清平乐·听杨姝琴》

殷勤仙友,劝我千年酒。

一曲履霜谁与奏,邂逅麻姑妙手。

坐来休叹尘劳,相逢难似今朝。

不待亲移玉指,自然痒处都消。

不久,黄庭坚调离了太平州,知己旧友的离去,使李之仪在他乡异地更加寂寞。更为不幸的是,来到此地的第三年,李之仪的儿子、女儿和妻子胡淑修相继去世。

五十七岁的李之仪,连失至亲,悲痛万分,加之疾病缠身,仕途无望,李之仪心如死水,颓唐不已。

几度惊回窗下梦,新来添得雨中寒。

伤心不见东坡老,纵有鹅溪下笔难。

——《和储子椿竹·其一》

在最黑暗绝望的日子里,思念已故的苏轼,是李之仪心中唯一的安慰。

李之仪茕茕孑立,生无可恋。突然,他的生活中出现了一束光,一束刺得他眼睛都无法睁开的亮光。

那是二十岁不到的杨姝,不顾流言,不惧压力,勇敢地来到了他身旁。

她为他再次弹起了那首《履霜操》。沉浸在优美的琴声中,他们两人忘了飘零尘世的苦,也忘了自己是谁,来自何处。

《浣溪沙·为杨姝作》

玉室金堂不动尘,林梢绿遍已无春。

清和佳思一番新。

道骨仙风云外侣,烟鬟雾鬓月边人。

何妨沈醉到黄昏。

最终,他们跨越了年龄的界限,冲破了世俗的障碍,在一个无比美好的春日,结为连理。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我住长江头,居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写下这首词的人叫李之仪,他是苏轼和范纯仁的学生,他和他们一样,正直磊落,操守高洁。

李之仪在一生中,曾经遇到了最好的老师,也曾遇到了最好的爱情,他的人生,应该无憾。

惟愿他最后的伴侣杨姝,不负相思,不负惦念,与那个苍颜白发的人,深情地经营他们的忘年之恋。

也愿世间所有的爱情,都像那奔腾的江水,无休无已,充满活力,永远新鲜。

-作者-

张风莉:笔名雨枫,中学语文教师,甘肃省白银市作协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