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白朴素论》之十六:​白白的“虚”、“弱”、“劳”

 袁东海 2020-04-06

                            【原创】袁东海

虚弱常被表述为体质,确切的讲是虚导致了弱,虚是根源,也是过程,最终才是结果,例如身体虚弱、虚弱多病等。针对我们这个特殊群体来讲,实际上应该把虚和弱分开表述较为合适,很多白友身体与普通人一样,没有什么病症表现,也没有多病的情况,但白白就是不请自来,很是疑惑,道理就是身体虽然虚,但还没有严重到弱的地步,所以,是身体亚健康时的表现。虚也是一个过程,长期的虚势必会导致弱,弱会导致各种病症,我们白白还没有到那个程度而已。

中医将病的根源几乎都归纳为“虚”,一个虚字可以概括一本医书的很大一部分,单单一个“虚”字,就可以有如下的概括:

气虚:肺气虚、心气虚、肾气虚、脾气虚

血虚:心血虚、肝血虚

阴虚:肺阴虚、肾阴虚、脾阴虚、肝阴虚

阳虚:脾阳虚、肾阳虚、心阳虚等

气、血、阴、阳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或者同时出现,意思是说很多症状不是一种症型,还可见于多种症型共存,所以要综合起来考虑。可见,我们虽然知道了“虚”是导致白白的根源,但要找到真正的“虚”还是一头雾水。

虚的根源是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因为涉及观念和习惯,所以虚的根基是很牢固的。中医的“虚”属于虚症范畴,虚不代表一定有病症,更多的是身体的一种现象。

白白的虚的表现很“弱”,这个弱不是身体的弱,是指表现出来的现象很轻微,很容易被忽略或者被其他症状掩盖。

谈了虚与弱,大家对照起来肯定有很大的疑问,这不是在说我吧,因为我没有感觉到呀,对,医学上的虚与我们感觉到的弱,在我们白白中间几乎很难察觉到,这个察觉不但是我们自己,也包括中西医诊断。那么,白白的虚弱是怎样一种现象哪,我们就以一天的表现为例:早上和上午我们表现的和正常人一样,精神很饱满,但是到了午后或者下午,我们就会显现比普通人弱一些,精神头也没那么充足了,到了夜间躺倒床上时,一些症状就会更加明显,这个时候如果再熬夜对我们来讲简直就是刑罚,但休息一晚上后,第二天我们又生龙活虎的开始了新的循环,典型的满血复活。所以,这里与健康人的差别就是我们的精力不能满足一天的正常需求,可以说是“易疲劳”体质。我们感觉不到的“虚”导致了能轻微感觉到的“弱”,而不是一整天病病殃殃的样子,这种现象在医学上不能纳入到病症范畴,最多归于身体亚健康状态。

 “劳”的表现为两个方面,身体和精神状态。身体的“劳”主要为“熬”的持续伤害,就是劳累,比如正常人精力充沛,工作后虽然有疲劳感,但身体的充盈能保证供给,但由于我们白白的虚、弱、易疲劳体质,疲劳后急需补充,当无法满足或者忽略的后果就是“熬”的现象,这一阶段对我们的伤害是最大的。

以熬夜行为为例,很多白友有这样一种想法,现在我虽然熬夜了,我明天多睡会儿就补过来了,这是错误的,因为熬夜时已经对我们造成了伤害,补觉只能停止伤害的继续,而不会修复伤害。

所以当“劳”后出现疲惫现象时,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休息,不要坚持,例如养成午休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种看似短暂的休息不但阻断的“劳”对我们的伤害,也能补充一些精力来应对下午的工作。

“劳”对精神而言就是“劳心”,可以理解为压力或者不良情绪,这一点大家都能感受到,当一段时间压力过大后甚至能看到皮损面积扩大或者有新的皮损出现,这里就不在啰嗦了。但有一点可能大家都忽略了,这就是持续的过度兴奋,兴奋时我们感觉不到疲劳,因为兴奋时身体的荷尔蒙被激发出来,能支撑着,但兴奋过后身体需要大量能量和休息来补充,这就是弥补过程,如果持续兴奋后而得不到补充,伤害就会出现,因为我们的体质是“虚”、“弱”型的。这种现象的典型行为就是喝酒,行为进行时是兴奋的,严重时(喝高了)兴奋无法控制(酒疯子),行为过后就是伤害的显性。

白白的“虚”、 “弱”现象症状比较轻微,医学上不会将其纳入病症,我们也不会重视,因为我们认为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恰恰是这种被忽略的轻微现象长期存在,就会对我们造成伤害。与之对比的是,当我们一段时间调养后,身体的感受是轻松的,那么这一段时间白白肯定不会出现发展迹象,坚持下去甚至会有自愈现象出现,道理就是身体由“虚”变为了“盈”。

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失养会导致虚,这是医学总结的,对白白来讲先天是我们无法选择的,所以失养就是重点了。那么失养除医学认知的范畴之外,就要多注意“劳”的因素,这是一个循环:先天的不足会导致身体的虚弱,而劳累又导致身体受到影响,加重虚弱,这个不良循环起来就成了大问题。出现问题后我们的希望都寄托在神医妙药上,实际上就是借助药物来弥补自己失养的错误后果,例如激素发挥就是这个作用,激素在白白的治疗方面是“暂时阻断”,而没有从根本的失养和身体的虚弱方面入手,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也就是认知的问题,这个认知决定了方向,失去正确的方向就是在“绕圈子”、“走弯路”。

解决问题的根源就是改变“不良”的行为,将“虚、弱、劳”这个不良循环打破,当进入良性循环后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头都有了很大改观,最典型的就是疲劳感慢慢消失,而身体的轻松感逐渐占据了上峰。这个时候不要大意,不要消耗自己,而要进入“养”的过程,当养成良好习惯并坚持下去,身体也就慢慢调理过来了。这个过程就像消费一样,以前透支借贷月光族,现在可以去银行存点钱了,时间长了,我们不就有了积蓄了,如果还是月光族甚至借钱给自己压力,一旦遇见不可预见的事情,就会陷入困境,身体也是一样,不要预支、透支,要学会慢慢储存,使账户上的亏变为盈,这就是良性循环,我们白白就是典型的不良导致的后果,悟出这一点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

(待续)

                                                              2020.4.6于鹤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