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厚血膜疟原虫形态

 新用户01259739 2020-04-06

小程序

君安医学检验

微课堂小程序

零距离聆听大咖授课

敬请关注

点击二维码进入微课堂


作者:许银怀-河南省濮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校对:陈博-河南省项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审核:王宪红-河南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实验室技术




厚血膜涂片是疟原虫镜检的一种常用方法,是把血液涂成圆形,血膜中血细胞重叠,原虫较为集中,称为厚血膜。厚血膜涂布面积小,阳性检出率高,据统计厚血膜的检出率是薄血膜的十几倍。但由于厚血膜用血量大多,细胞重叠,干燥缓慢,以至虫体皱缩,空泡消失,胞质变形,加之红细胞被溶解,所以虫种和虫体的鉴别比薄血膜困难。




厚血膜中常见的血液成分




厚血膜中疟原虫的形态

在厚血膜中,各期疟原虫的体积都略为缩小,其中只有大、小滋养体的形态有较大改变,而裂殖体和配子体的形态则无明显变化

厚血膜红细胞形态

寄生的红细胞  经染色后,因细胞内血红蛋白溶解,轮廓消失,但有时尚留下残骸的“影子”或点彩。





厚血膜间日疟大滋养体形态




间日疟大滋养体呈阿米巴样运动,胞浆常断裂几块或缩成圆形,核和疟色素均被包在胞浆之中,着色深,只隐约可见红色的核和黄绿色的疟色素。胞浆

可见红色的核和黄绿色的疟色素。胞浆可皱缩断裂成几个块状,大小不一,似互不连接。核位于胞浆之中或外边。疟色素分布不均匀。有些仅见胞浆和疟色素而核看不清楚。




厚血膜间日疟各期形态








厚血膜恶性疟小滋养体形态








厚血膜恶性疟大滋养体形态









厚血膜裂殖体形态







厚血膜恶性疟各期形态







厚血膜上可见到的某些杂质








原虫密度计数





估计疟原虫感染程度有三种方法:

半定量计数法:检查厚血膜

白细胞原虫密度计数法:检查厚血膜

红细胞感染率计算法:检查薄血膜

半定量计数法

用厚血膜每个视野中所观察到疟原虫的平均数粗略地估计出疟原虫密度。这种方法简便,缺点是计数的疟原虫数受血膜厚薄影响,只能定性,不宜作定量分析。

国内常用此方法将密度分为 6 级:

1. 全厚血膜查见疟原虫数在 10 个以内,记录实际数字。

2. 全厚血膜查见疟原虫数在 10 个以上,但平均每个视野不到 1 个虫,记录“少”。

3. 平均每个视野 1~5 个虫,记录“+”。

4. 平均每个视野 6~10 个虫,记录“++”。

5. 平均每个视野 11~100 个虫,记录“+++ ”。

6. 平均每个视野 100 个虫以上,记录“++++ ”。

红细胞感染率计算法(薄血膜)

1. 按以下公式计算:         

      红细胞原虫感染率(%)= 疟原虫数 X 100 ÷计数的红细胞数

2. 显微镜下选择红细胞排列整齐密集,无重迭的视野 ( 300-500 红细胞/视野)

3. 按一定顺序移动血片记数红细胞的同时,记录疟原虫数。

4. 如果能见到疟原虫,但是记数 5000~10000 个红细胞时却没有感染红细胞,那么设定感染率为<1%。

薄血膜不同区域的红细胞疟原虫感染率有较大差别,通常血膜后端和边缘部疟原虫密度。常比前半部或中央部高,所以,镜检时不宜只检查一个角落,应顺玻片的横轴检查。

镜检时,应当记录下所观察到的各种疟原虫虫期,不要笼统地记录为 Pv 或 Pf。

白细胞疟原虫密度计数法 (WHO 推荐)

白细胞疟原虫密度计数法重要性

1. 用于疟疾研究。

2. 用于临床诊断。

3. 用于抗疟后疟疾考核。

厚血膜白细胞疟原虫计数法举例

假设计数 200 WBC 中有 35 个疟原虫,在不知患者白细胞数的情况下,以每微升血 8000 个白细胞为数, 由此计算出每微升血液疟原虫密度为:

35 (原虫数)x 8000÷200( 白细胞数) =1400 / μl

答:该患者原虫密度为 1400 / μl。





薄、厚血膜标本片








厚血膜计数方法示意图








一个视野计数法








疟原虫血片阴性确定法





检查全部厚血膜未查见疟原虫

最少检查 100 个厚血膜油镜视野未查见疟原虫

最少要检查 20 分钟。

齐心抗疫


END


众志成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