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秦时期的平等君臣观:被分裂的乱世造就,被大一统的时代终结

 嘟嘟7284 2020-04-07

最近在重读《封神演义》,看到黄飞虎闯五关归周时,着实为他感到欣慰。一是因为黄飞虎在殷商为臣之际,赶上纣王宠幸妲己散漫朝政,致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改投西周明主,一身本事终于有施展之处。二是欣慰黄飞虎以商臣身份来投,非但没因为贰臣身份受到怠慢,反而官封原职得遂男儿报负。

要知道在皇权至上的旧社会中,君臣关系确认后就不容更改,臣子必须效忠君王一生。叛变君王是为逆臣,效忠他人是为贰臣,如安禄山、吴三桂等等就是因此背上了乱臣贼子的骂名。

可是黄飞虎自从弃商投周开始,到协助姜尚北伐攻打故国,从始至终他都没有因为贰臣身份被新朝歧视,更没有因为叛主行为被世人唾弃。反而生为西周开国武成王,死后封神为五岳之首。无弊反利,一至于斯。

先秦时期的平等君臣观:被分裂的乱世造就,被大一统的时代终结

虽说黄飞虎是神话小说中的虚构人物,但毕竟是处在商周更替的真实背景之下。作者未必敢完全架空历史,一反传统。究其原因除了纣王无道已失人心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未大一统的先秦时代,君臣之间的关系与后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先秦君臣关系较为平等

秦统汉继后,中华大地多是一国独制,因此限制了臣子的多样选择权,也成就了君主绝对的权利。但是在先秦时,一直盛行的是君不可独治、君主臣辅的思想,因此造成了与后世完全相反,较为平等的君臣观。

(1)君臣关系平等的表现之一:国君,臣也能批评你

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就曾著作明确指出:

故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大功不立。反五霸所以能成功名于天下者,必君臣俱力焉。

意思是说即使具有尧的智慧,但若没有众人的帮助,也不能建立大的功勋;而春秋五霸能够成功创下基业,必然是君臣一起努力而来。

先秦时期的平等君臣观:被分裂的乱世造就,被大一统的时代终结

当时的普遍观念是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起到强盛,绝非君主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同臣子一起经营的成果。君臣既然是相辅相成,那么在意见不一时,君王可以训斥臣下,臣子同样可以批评君王。就比如孟子跟梁惠王,每当观念不同时,孟子丝毫不给这一国之君留半点面子。第一次见面时,梁惠王开门见山的问孟子能给本国带来什么利益,孟子毫不客气打了他的脸,摇摇头说道:“王啊,何必一开口就说利呢!”

孟子为什么第一次跟梁惠王见面,就否定了对方的提问呢?是因为他痛心战国时代弱肉强食的残酷乱象,主张的是以仁政治国。因此梁惠王一开始为利而问,已经和他的想法背道而驰,所以他直接给予了否定。

后世各朝不乏有能臣贤士,但敢像孟子这般直接否定君王的又有几人?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孟子没有轻视自己人臣的身份,所以在意见思想有分歧时,他敢于坚持己见,去反驳甚至批评君王。

先秦时期的平等君臣观:被分裂的乱世造就,被大一统的时代终结

(2)君臣平等关系的表现之二:国君,臣也可以换掉你

身为一国之民,当忠于国家。身为一国之臣,当忠于君王。所以在后世之中,尽管君政不明,仍然会有很多愚忠之臣。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忠一国忠一君从出生时就被决定了。

但在先秦时不同,由于君臣关系平等,所以不但君王可以择才而用,臣子同样可以择君而侍,另投他国。譬如楚材晋用:

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才,晋实用之。

诸如此类,在先秦时比比皆是。战国时的魏国同样涌现了很多人才,也都被他国所用。比如用连横之术破合纵之策的张仪,比如推行变法率秦军收复河西的商鞅。

这些人本都是土生土长的魏国人,为什么不愿意为本国效忠呢?其实一开始他们是愿意的。就以商鞅为例,本已任中庶子之职,才华横溢,更兼老相国公叔痤临终力荐,可是昏庸的魏王仍然对他不管不问。

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

先秦时期的平等君臣观:被分裂的乱世造就,被大一统的时代终结

因此造成商鞅弃魏投秦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不受本国君王的重用,才不得不转投他国。可见当时的臣子是根据君王如何对待自己来决定去留。

第二点是因为,在先秦时代人们对于国家的概念没有那么分明,更没有强烈的国家认同。当时的国家只能代表一个家乡的概念,并没有太多政治范畴的意象。这两点相加,自然就造成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现象发生。对他们而言,在各个国家游走就如同现在的跳槽一般。而跳槽与否,就完全取决于获得何等待遇和受重用程度。

正如孟子对君臣相处之道作出的诠释: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君主看待臣下如同自己的手足,臣下则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看待臣下如同犬马,臣下则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路人,君主看待臣下如同泥土草芥,臣下则看待君主就会如同强盗仇敌。如魏惠王一般,将商鞅当成一个不堪大用的孺子,商鞅又怎么会帮他卖命?而入秦之后秦孝公对他百般信任,言听计从,商鞅自然会发挥真才实学帮秦朝谋求发展。

先秦时期的平等君臣观:被分裂的乱世造就,被大一统的时代终结

因此在先秦时期,君臣观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平等的。臣子不但可以批评国君,更不会局限于忠于一国一君的执念,一但出现不顺心如意的处境,他们随时可以择主而侍。

为什么会造成平等的君臣观?

这一理念在后世看来,几乎是不可思议,为何在先秦时期会成为主流思想呢?先秦平等的君臣观又是因何形成的呢?

其一自古以来,已经奠定了君臣平等的基调

(1)唐虞时期为平等的君臣观打下了基础

在中华文明刚刚开端,部落还没正式过度为国家时。因为交通方式受限,一个君主实际上能控制的范围并没有多大,所谓的君主其实也只是个部落的首领而已,这时君臣之间没有过高的差别,君主自然就难以摆谱,只能平等对待了。而贤明的君主,则会更加看重臣子的重要性。

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钦四邻。”

这是出自《尚书》中舜帝对臣子说的话,意思是说:“我要听六种乐律、五种音乐、八类乐器的演奏,从声音的哀乐考察治乱,听取各方的意见,你们要听清楚。如果我有过失,你们要辅佐我。你们不要当面顺从我,背后议论。”

先秦时期的平等君臣观:被分裂的乱世造就,被大一统的时代终结

更重要的是以禅让制决定政权的交替,更突出了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唯有德者可居之的概念,今日之臣未必不是明日之君。

所以当时无论是皇位替换,或是政事决策,都具有民主性。君臣也不仅是上下级的关系,而是如手足一般相互鞭策监督,共治天下。

(2)西周取商代之,恢复并沿袭了古制

到了商周时期,政治体制还类似于部落联盟。就是以君为首的核心部落,和诸侯为首的非核心部落。核心部落负责协调各方平定战事,而非核心部落认同核心部落的中心地位,承认对于君主部落的从属关系,继而以此换来自己部落的安全。双方共同打造出战略平衡,互惠互利,各取所需。

而到了纣王时期,采取专横独制,从而造成了言路闭塞,朝局不明的现象,更打破原有的平衡关系,才为灭国埋下了祸根。

先秦时期的平等君臣观:被分裂的乱世造就,被大一统的时代终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所以在周公摄政期间,一改纣王陋习,重新将君臣关系摆在了同一个阶级上。不但对君王的权利做了限制,更规定了君王不能对臣子工作做不适当的干预。虽然也明确规定了臣子不能越位越权,但臣子的作用被重视,臣子的地位被重新提高,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其二 春秋无义战,诸侯竞交兵。君王权利衰落,臣子乘势而上

春秋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期,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天子的无能失德,致使天下动乱。而一但出现了这一现象,天子的统治地位自然面临动摇,此消彼长之下,臣子的地位便会提高。

就像春秋时期的周天子一般,名义上是华夏大地的总家长。可是随着历代天子的荒淫,国力的衰退,他所谓的绝对统治地位也只能流于表面了。与这个大家长相反的是,他的一个个孩子们都已经发展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并且做好了分家的准备。

天子与诸侯尚且如此,诸侯与自己的臣子自然同如是。便如一代雄主赵武灵王想推行胡服骑射,也得说服公子成才能将改革进行到底。还有战国四公子,哪一个权势名声不凌驾在国君之上。

所以当君主犯错的时候,臣子也能站出来指责君主,甚至更换君主,并且还是被当时礼法允许。

或者其君实甚。良君将赏善而刑淫,养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如地;民奉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其可出乎?

卫献公因暴虐而被国人赶跑时,晋悼公认为民众太过分,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人物师旷就站出来反驳他:“好的君主,民众当然会拥戴他,暴虐之君使人民绝望,为何不能赶他走呢?”

这也符合当时臣子是为社稷服务,为万民服务,而非为天子服务的思想。如果君王无德不仁,无力管辖诸侯王国,不能服务社稷万民,臣子便能为天下计,站在君王的对立面来斥责或是废立君王。

先秦时期的平等君臣观:被分裂的乱世造就,被大一统的时代终结

到了战国时期,甚至出现了三家分晋。国君竟让臣子消灭了,这时臣子的实力已凌驾于君王之上。如此,自然能进一步增长臣子的地位,也将平等的君臣观带向了一个高峰。

其三 政治体系的演变,使臣子的作用更加重要

在上文中说过,商周时期的政治体制类似于部落联盟,可在纷乱的春秋战国时,这种平衡感早已被打得支离破碎。取而代之的是诸侯国的竞争,而这个竞争最核心的地方就体现在对人才的追逐上。

各国君主为实现宏图大志,势必招揽人才,重视人才。所以,国君对于这些人才都是毕恭毕敬,引为上宾。而这些人才也都感恩戴德,不遗余力替国君尽忠。

就好比秦穆公为求贤才,用五张羊皮将奴隶身份的百里奚赎回。百里奚原先在齐虞两国俱不受重用,可是入秦以后被秦君礼遇有加,有了完全能施展才华的平台。而他为报秦君之恩,谋无不当举必有功,使秦君得成霸业。

缪公释其囚,与语国事。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缪公曰:“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固问,语三日,缪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

国君为成就千秋伟业,臣子为了得到平台施展报负。双方互相配合,成为了一种新的联盟关系。但国家竞争的关系明显导致了政治体系对臣子的倾斜,因为诸侯林立的背景,为他们提供了太多的选择权。这就造成了先秦时平等君臣观形成的客观因素,也为臣子与君主合则来不合则去的相处方式提供了便利。

平等的君臣观因此被推向了巅峰。

先秦时期的平等君臣观:被分裂的乱世造就,被大一统的时代终结

结语

可是先秦时期被推向巅峰的平等君臣观,为什么没能一直延续到后世各朝各代,反而随着春秋战国时代的结束,一起隐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先秦时期的平等君臣观的出现,本质上还是因为当时处于与后世截然不同的分裂时代。而君王为了在国家竞争中胜利,才刻意让渡出来的一部分权力给臣子,从而换取臣子的忠心和效力。如果君王励精图治,愿意让渡这部分权力给臣子,与臣子形成平等的联盟,那么无疑对国家竞争而言,或是对臣子地位提高,都是有绝对优势的。可是,如果君主不愿意放弃权力,那么臣子就难以取得平等的地位。毕竟,君王让渡权力,也有可能导致臣子坐大,反过来降低君王的影响力。

所以,先秦时期君与臣虽然存在平等的现象,但几乎都是建立在君王的个人自我牺牲的基础上。但也并非真正的平等,只是君王在竞争态势中的刻意隐忍。

当国家竞争态势结束,君与臣自然就结束了这种平等关系,取而代之的是臣子对君王单方面的效忠。随着大一统时代的到来,国君失去了竞争对手,重视人才的动力开始不足,他们也成了臣子唯一能效忠的对象。于是君王为了安定社会,就必须采用另外一套理论体系来对士人加以约束,确保社会稳定。比如汉武帝时期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这个目的。

先秦时期的平等君臣观:被分裂的乱世造就,被大一统的时代终结

因此忠君思想成为了社会主流,而臣子也彻底沦为皇权的附庸。那些渴望与君王平起平坐的臣子们,他们的荣光,似乎也只能到历史的烟云中去寻找了。

但黄飞虎赶上了好时候,首先是自身实力过硬,加上当时平等的君臣观给他提供了选择的余地。你不待见我对我不公,我自然可以弃之而去另择明主了。而商周的竞争关系,让他在新朝不会被埋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