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瓷窑文化,德化瓷器特征鉴定概述!

 衞筛 2020-04-09

商周至唐代德化窑的产品为原始青瓷和青瓷,年代的个性化特征明显。胎质较松软,胎釉结合好,釉层比其他时期厚,釉呈淡青色或青色。器胎吸水膨胀,器表釉面时有出现冰裂现象。釉不及底,底露胎。手拉坯成型,平底,大多数器物留有斜压半刀痕。器型矮小,圆胖。碗类圆口,有的敞口或撇口。

北宋以青白瓷为主,还有部分青瓷,胎体坚硬,青白釉白中泛青,器物在窑炉中瓷化,胎釉结合好。部分器物涩口,外釉不及底,底露胎。器物种类有碗、盘、钵、洗、炉、执壶、柱子和瓶等。部分器物成型开始采用模印成型法。器型较大,扁圆,不高,圈足,足底平刀、斜刀痕迹较明显。器型表面装饰丰富,有阳纹和阴纹,纹饰题材较广,常见的有缠枝纹、卷草、流云、篦纹、篦点纹、团花、莲花、莲瓣、牡丹及釉下文字,构图疏密有序,变化大。改变了唐代器物素面的做法。

南宋的年代特征有纪年器作为参照,这一时期仍以生产青白瓷为主,还有影青瓷、酱釉瓷、黑釉瓷、青黄釉瓷等,在色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器型有所变化,除部分器型较小的碗、盏、碟、盒、炉、钵等以外,瓶和军持在结构上改变了矮胖的审美观,讲究颈部高度与体量的匀称统一,器物开始由“矮胖”变为“苗条”。由于胎质灰暗,此期的装饰朴素简单,许多产品为素面、模印阳纹和刻、划阴纹的纹饰,主要有卷草纹、莲花、缠枝图案等,此期的莲瓣瘦长,部分碗、盏内有压印釉下图案,图案以花纹为主。

元代的年代特征以屈斗宫窑出土的器物为代表。在屈斗宫窑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三件可提供年代信息的标本,它们分别是一件模印蒙古人头像的青白釉洗,一件蒙汗“天”字铭三足垫饼,一件“丁未”铭匣钵。这三件器物为屈斗宫的年代确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屈斗宫窑生产年代在南宋晚期至元代,器物除延续南宋生产的青白釉瓷外,主要生产白釉瓷。屈斗宫窑属分室龙窑,且采用了氧化焰烧成工艺,使器物釉面莹润、光亮,釉层厚、呈牙黄色。器物与北宋、南宋相比较:装烧工艺提高,碗类光口,胎质白润,造型矮小;装饰精细,以模印为主,改变了南宋釉下印花的装饰技法;图案简洁、精美,以宗教图案为多;除洗、盒等扣烧器物外,多数器型光口,外釉不及底,模印底,底露胎。瓷种有青白瓷、白釉瓷等;白釉瓷釉面多呈乳自色,白中微带牙黄色。器型有碗、盘、杯、洗、壶、瓶、盒子、钵等。胎白或灰白,质地坚硬。此期的装饰繁细、精美,以宗教类为主,特别是盒类,多数带有“莲瓣纹”、“补符号”字纹的图案。模印成型为主,纹饰刻在模印上,主要纹饰有莲瓣纹和缠枝卷草纹,此外还有蝴蝶、飞凤、菊瓣、折枝牡丹等纹饰。其中盒类装饰图案最为丰富,有梅花、葵花、菊花、飞凤、婴戏、狮球、钱纹、莲花、牡丹及“福““寿”、“长寿新船”等文字纹饰。

明王朝在政权巩固之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各行各业开始复苏,其中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较快,资本迅速增加。这一时期德化窑瓷器正式收入古代的典籍,在史册上记下了光照千秋的一笔。

明代,是德化窑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在生产工艺、烧成工艺、产品质量、品种、工艺水平等方面都远在宋元之上,其主要标志是:白瓷被誉为“中国白”而成为中国白瓷的代表,推动了世界陶瓷业的创新革命;何朝宗瓷塑作品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艺术”、“国际瓷坛的明珠”、“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阶级窑的出现与外传,对世界窑业技术的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串窑的始祖”。

史籍上对明代德化窑瓷的鉴赏大多是对某个方面的评述,缺乏综合的鉴赏论述。其中,陆廷灿在《南村随笔》中记载:“德化瓷箫,色莹白、式亦精好,合调者,其声凄朗,远出竹箫之上。”寂园叟在《陶雅》中记载:“德化所出口白瓷花盘,瓷质雪白,价廉而式样不俗”、“建瓷于碗内于人立形,其陆鸿渐耶,下有小孔,酒满则漏去,曰平心碗”;《泉山古物编》中记载:“明建窑龙觚,口径一尺零四分,高二尺,一对,腹部凹,雕团龙四,上下各绘芭蕉大小各五,式极堂皇”;陈懋仁在《泉南杂志》中记载:“薄则苦窳,厚则绽裂,土性然也。

明代,德化窑瓷器质地洁白细坚,烧结度高。采用德化中低温瓷土原材料及传统配方,瓷坯烧成温度较低,立体性能较差,烧成易变形。一般器物采用模印成型。釉色匀称,釉质细腻,光泽莹润,如脂似玉。装饰手法有模印、堆贴、透雕、刻划等,个性化时代特征明显。比较明显的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早期(洪武至成化):这一时期的胎釉配方、生产方式受元代的影响较大,许多生产工艺还沿袭前代的做法。主要表现在:器物质地较黑,常带暗灰色,釉色洁白。独特的中底温胎釉在半倒焰、倒焰的窑炉热气氛下烧成,多数形成一种白中闪黄的釉面效果,俗称“象牙白”或“奶油白”。拉坯、模印、雕刻、泥塑等成型方法兼用,器物装饰以印花和堆贴为主。

中期(成化至隆庆):这一时期是明代白瓷生产的高峰期,新工艺不断出现,推出一大批新产品和新器型。装饰技法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堆贴、印花、雕塑方面有明显改进,合模、刻字、印款、釉上彩、釉下彩等新技法在创新运用中不断完善发展。主要表现在:器物胎釉结合紧密,烧成工艺明显进步,出现德化明代独特的“糯米胎”个性化胎质,三钉、四钉、五钉等贴钉叠烧装烧技术得到推广,产品质量全面提升,瓷雕匠师特别是何朝宗作品不断创作成功。

晚期(万历至清顺治):这一时期是德化窑生产水平和艺术水准发展的鼎盛期,模印规模生产,装饰技术全面提高,技法有所创新,出现透雕新工艺、,产量倍增,接受外商订货,产品外销。主要表现在:器物质地洁白细膩,釉色莹润光亮,脂玉感强,产品俗称“猪油白”和“葱根白”接受订货,西方文化题材进入德化窑瓷的创作空间,是这一时期德化窑瓷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标志之一。

清代德化生产发展稳定,窑场遍及城乡,就是在偏僻的密林深处也发现有这一时期的窑址。品质独具特色,品种造型丰富,开创了古代德化窑陶瓷生产的全盛时期。民国时期政局不稳定,社会动荡,对德化窑的陶瓷生产有一定的影响,品质下降,但是,德化窑的匠师忍辱负重,呕心沥血塑造德化窑的形象,赢得了世界荣誉,作品多次在世界大赛中获奖。

康乾时期,又称清三代,是德化窑青花的兴盛期。在清初海禁内迁政令颁布后,人才、资金内流,促进了德化陶瓷业的发展。査阅民间族谱发现,城关及周边乡镇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从事瓷业,农忙务农,农闲务瓷,亦农亦瓷。这一时期的白瓷观音、梅花杯等已被列为进贡朝延的物品,进入上层社会的生活。地方史志上第一次出现了县官和文人墨客赋诗咏颂瓷业景象的记载。在《(龙浔竹枝词》连士荃颂道:“郁起窑烟素业陶,瑶台一望震松涛。白瓷声价通江海,谁悯泥涂穴取劳。”康熙五十一年知县殷式训在咏龙浔八景的瓷业时写道:“宇内闻声说建窑,坚姿素质似琨瑶;乘闲每上峰头望,几道青烟向暮飘。"”乾隆六十年知县胡应魁在《郊外漫兴》一诗中写道:“万山深处辟云关,室宇回环碧玉湾;百丈岭泉凭行引,千声水碓笑人闲。俗醇最便官藏拙,意给遑嫌语作蛮;何事鼓吹盈苍陌,林边迎得使君还。”

清代早中期,德化窑白瓷延续明代风格;青花瓷达到全盛,五彩瓷画面有所提高,出现了粉彩瓷;各种色釉瓷不断产生。清代中晚期,白瓷产量开始减少,只保留部分雕塑产品;青花瓷占据主导地位;五彩瓷和色釉瓷工艺形成特色。民国时期青花瓷产量减少;白瓷产品增多;釉上彩装饰手法有所创新,主要有五彩、墨彩,还出现了金彩、黑花、电光、贴花等工艺。

清代民国时期,德化窑瓷的胎质、釉色、装饰工艺独具特色,在器物上留下了这一时期独有的制作、烧成工艺痕迹,为后世提供了辨别的依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