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楷书原来这样整

 事奴 2020-04-09

楷书不好整,有人终其一生无有成就。楷书自唐代之后就江河日下,近几十年有成就者更是屈指可数。(配图与正文无关)

楷书结构也有阴阳变化,只有懂了阴阳变化才能达到结构的统一,要不就是一盘散沙。而唐楷过于规整!很难观察出来,当然也包括后来的楷书。从唐入晋,结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晋代书法,结构阴阳变化很大,比较容易明白结构的阴阳变化。比如《孝女曹娥碑》,把左收右放发挥到了极致。笔画是工具,结构是利用工具的地方。楷书也应该写的很快,太慢就是画字。“透过刀锋看笔锋嘛!碑文和原笔是有很大区别的,参看赵孟頫的墨迹楷书就知道了。

其实,唐楷速度比一般人写行书还快,可是看碑文很慢。这就是一般人很难摆脱”画字“的原因。即使画的非常漂亮,也没有达到”写字“的境界!这就是现在很多人写的跟仿宋体似的缘故,转折顿笔、勾挑等,都是以调整笔锋为目的,而不是写的像为目的。由于调整笔锋习惯不同,因此风格也就不同。”用笔千古不易“,而习惯各有不同,所以风格不同。

比如转折,有的用”耸肩“调整,有的用”暗掠“调整,有的用”外拓“调整。写楷书的高手,根本很难看出回锋的动作,因为他在完成上一笔的时候,在写下一笔的同时已经完成了上下回锋的动作,所以看起来跟写钢笔字似的简单,也就是古人说的”写楷如写草“的缘故。高手写楷书,功力浅的根本不明白为什么秃笔都那么好使,其实是因为高手已经把转折等动作”化于无形“。当然!这些必须有过硬的基本功才可以掌握。

儒家讲究中庸,用笔太方太园都不是上乘书法。方笔为阴,过于粗壮则黑气,故以细笔调合;圆笔为阳,太细则白弱,故以粗壮辅之。只有方圆兼备,才可以在粗细中任意驰骋。”活“是楷书的生命,过活则油滑,应以顿挫辅助,粗细搭配可以增加变化,过于极端则造作。

还有,一寸以上的楷书,必须学会悬肘,因为要想使楷书活起来,不会悬肘几乎做不到。毕竟悬腕,甚至枕腕,有一定的空间局限性。楷书行笔比草书行笔并不慢多少,因为楷书笔画没有简略,笔画繁多,所以看起来慢一些。写楷书和写草书一样,在写上一笔的同时,已经知道下一笔怎么写,这就是王羲之所说”意在笔前“的原因。要使字达到自然轻松,必须做到用笔自然轻松,心无挂碍。

楷书中的虚实,有的是行笔为虚,调整为实;有的是调整为虚,行笔为实。所谓虚者,需“提气”处之。所谓实则以“沉气”处之,如“外拓”为虚,“内㩎”为实。“实”多则凝重内敛,“虚”多则清秀、萧散。过实则笨拙,过虚则散漫。

临帖更应该知道什么是刀法,什么是磨砺。很多书法碑刻由于年久磨砺,所以有很多地方和原来有很大不同。比如由于年事久远!很多碑刻拓片出现断肩、脱节等现象,尽量不要模仿,否则就是“烂石书”。王宠的小楷应该属于此类,还有“墨猪”、“疙瘩”书,都属于造作范畴。很多书法大家的“疙瘩”是顿挫明显造成。很多人不明所以,故意用“疙瘩”处之,结果成为“造作”,写颜体的居多出现此类毛病。

关于颜真卿的“屋漏痕”,是颜真卿和怀素对话时候所说“何如屋漏痕?“很多人根据此种说法故意弄出很多形似”屋漏痕“的笔画。尤其在行草很多地方出现,尤其是长竖比较多见,比如故意断断续续,飞白夹杂其中,其实是对”屋漏痕“的误解。因为颜真卿有一个那样的笔画吗?颜真卿所说的”屋漏痕“是形容用笔有一种流动的感觉,是一种抽象的比喻,而很多人以为是”屋漏痕“的形象比喻,南辕北辙!

楷书有、描字、做字、画字、写字等境界,写字才是最高境界;描字属于勾勾抹抹最低层次;做字属于对古人理论的误解,笔画不正规,用笔不自然,故意弄出某种形象的层次;画字属于对古人笔画的刻意安排,极力追求像某某古人留下的后遗症。

当然刚开始学书法,必须通过画字这一关,但是如果几十年临帖下来还留在这个层次,就不应该了;写字是明白古人写字用意,基本功扎实,不失法,而形成自己风格的境界。当然基本功不扎实过早进入写字境界,就是乱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