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条条大路通罗马

 豆豆的小小世界 2020-04-10

我想要让你们记住一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记在心里。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本关于儿童心理疾病的认知行为疗法的书籍,中途和姐姐分享了书中的一些知识。我告诉她:以后在养娃时,有意识地去跟孩子“灌输”任何事情都有好几种,至少是多于一种的解决方法,或者最好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示范,告诉孩子,绝大多数事情都至少有一种解决方法。

比如在带孩子回家的时候,可以告诉他回奶奶家可以坐飞机、坐火车、还可以开车,当然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走着也行。当然如果能够继续引导孩子问出“这有什么不同吗?”则更好,你可以先让他想,也可以告诉他,飞机是最快的,但同时价格偏高;火车也很快,但是比飞机慢点,价格也低点;自己开车比较累,但是比较自由,可以在沿途欣赏美丽的风景;等等,你还可以告诉他,这几种交通方式没有好坏之分,选择哪一种要看自己的需要。

我喜欢这亮丽的黄色

以上的对话是我在看到不同书中提到generate alternative solutions, evaluate the consequences of alternative solutions时想到的,类似的句子我不止一次看到,就像今天我在一本危机干预书中看到,危机干预的六步中的第四步:侧重于求助者与工作人员常会忽略的一面——有许多适当的方法或途径可供求助者选择。多数情况下,求助者处于思维不灵活的状态,不能恰当地判断什么是最佳的选择。有些处于危机的求助者甚至认为无路可走了。我们应使求助者认识到,有许多可变通的应对方式可供选择,其中有些选择比别的选择更为适宜。

我学习的是心理咨询和治疗,但事实上,我并不希望有太多的人因为生活的巨大痛苦来找我们,我希望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就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样,好让这些习惯帮我们预防身体和心理的失调甚至疾病,但习惯的养成往往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到的,而习惯一旦养成,改变它则又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尤其是思维方式的改变。

精致的小白花

所以,对于我们的儿童,我希望能够给父母们一些良好的建议,一开始就帮他们养成比较良好的习惯,包括思维和生活习惯,当然由于我个人的阅历和知识有限,我能做的就是分享一些我觉得很好的来自经典专著的经得起时间和实践考验的知识和方法。当然我也建议我们的家长,在接受任何新知识的时候,都要去分辨,去思考,而不要不加思考就全盘接受。

之所以要让我们的孩子始终记得“一件事是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的”,是因为不断地“灌输”,不断地“示范”,才可能让他真的相信这是真的,也才有可能让他在遇到小问题或者大挫折时,能够至少不会一下子慌张、恐惧,不会一下子就去钻牛角尖,不会因为一件事而感到绝望和走投无路,不会因此甚至想伤害自己或者放弃自己的生命。写到这,我想或许还要讲一些都有哪些其它途径或者如何具体去做吧,我个人就不具体展开了,我借用书上的方法:

危机干预工作者应该从多种不同途径思考变通的方式:

1.环境支持,这是提供帮助的最佳资源,求助者知道有哪些人现在或过去能关心自己。

2.应付机制,即求助者可以用来战胜目前危机的行动、行为或环境资源;

3.积极的、建设性的思维方式,可以用来改变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减轻应激与焦虑水平。

诚然以上的方法是针对处于重大危机中的人,但事实上,我认为这些途径真的可以为我们解决问题,尤其是一些棘手的问题提供一些启发。

清华园里,孩子们在写生。

中秋前夕,祝各位中秋节快乐。

问题来了:假如试了好久,条条道路真的都到不了罗马?但要怎么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