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血调和才是“通则不痛”的良方

 zgrzwd 2020-04-10

东阿古胶

2020-04-09

常言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当我们的人体出现血瘀证时,那么“痛”也就随之而来了。

《黄帝内经》中有记载:“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这就提示我们,对于血瘀证,不光要活血化瘀,还要重视气血调和。只有气血调和了,才能从根源上消弭血瘀。

那么气血不和要怎么调养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根源上解决。从中医上来讲,气血不和需要辨清虚实方才有效。气血不和可分为实证和虚证,证型不同所用方法也不同。

气血不和实证

气血不和的实证就是气滞血瘀,两者互为因果关系。气滞会导致血瘀,血瘀会加重气滞,诱发心梗、脑梗、冠心病、心绞痛,甚至是肿瘤。

对于气血不和实证,我们需要做的是活血化瘀,补气,行气。

气血不和虚证

气血不和的虚证就是气血不足。随着年龄增长,气血两虚往往成为一种常见现象,可能有面色苍白或萎黄、手足麻木、舌苔淡白、食欲不振等症状。

对于气血不和虚证,可以吃一些比较温性的食物:阿胶、红枣、黑木耳等,也可以适当吃些羊肉、牛肉等肉类来缓解症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