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中国爱因斯坦”, 国家要给他100万攻关, 他却说我用一支笔就行

 平常世界风云起 2020-04-10

在中国科学院的初创时期,北京中关村有三栋灰砖楼,里面集中住着一批新中国现代科学各学科奠基的第一批科学家。他们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地把毕生的才华和精力奉献给了我们的祖国。他们不但自己身体力行,而且为祖国培养了几代的人才。他们始终忠诚于祖国,忠诚于祖国的科学事业,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使祖国的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今天说的这位科学家,也曾经住在当时的灰砖楼里,很多人不了解他的事迹,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他有一个很出名的学生,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李政道,李政道曾在《束星北档案》中深切怀念这位恩师:“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机遇,是在很年轻时极幸运地遇到三位老师,束星北老师的启蒙,吴大猷老师的教育及栽培和费米老师的正规专业训练。我的一生和他们对我的影响分不开。而我最早接受的启蒙光源就是来自束星北老师。”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中国的爱因斯坦”——天才束星北

束星北是一个天才科学家,他在很多地方都和别人不一样。比如我们要培养科学家,肯定是要找一个有名的教授做他的导师,然后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四五年系统的研究,这算是比较快的成才之道。但束星北不一样,他在六年时间换了九所大学,一般的大学都是教授挑学生,再加以重点培养,但束星北却是学生挑教授。他脑袋里有着大量的问题,如果这个教授不能给他满意的回答,他就换一所大学。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家训

束星北家族的《束氏族谱》载有家训二十条,其中最为独特之处便是“共御外侮”一条,这条祖训对束星北一生的影响甚深。

留学回国后不久爆发了“九一八”事变,他决定投笔从戎,于1932年1月受聘于南京中央军官学校,任物理教官。不久因责问来校视察的蒋介石抵抗不力而被迫离职。后来,他到浙大当教授,在浙大物理系呆了20年。他在目睹日寇的狂轰滥炸之后,深切感到在课堂上讲课是不够的,一心想要为打败日寇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是在1944年应聘但国民党的军令部技术处研制国防武器,在他的指导下,我国的第一台雷达实验装置研究成名,后来有人称他为“中国雷达之父”,但不久抗战胜利,他就拆掉了雷达,因他反对打内战。国民党要把他抓起来,后经人通风报信,才逃过一劫。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一摞白纸

改革开放后,国家海洋所要解决海洋物理问题,要建海洋物理这个专业有点困难,当时所长几次请束星北出山,束星北被其真诚打动,所有,你把所有关于海洋物理的书给我找来了,所长给他找来三十几本这方面的外文书,他仅仅看了三个月,就说,行,我加入这个工作,接下来办学习班,给科研人员敦实了物理基础。

当时我国要发射洲际火箭,洲际火箭一射出去,就落入大洋。由于海水上下的温度、密度、粘度都不一样,要根据海洋物理的知识推算它的轨迹,从而知道它的距离和深度,我们才能在半小时之内,将火箭打捞出来。如果超过半小时,别的国家就能捞了去。70年代末,国家为此要拨款100万给他,他不要,只要了一摞白纸和一支笔。他根据自己的物理学知识和对海洋物理的了解,计算出了洲际导弹的轨迹。1980年,我国第一次试射的洲际火箭,就是根据他计算出的轨迹,在半小时之内,将火箭打捞出来。束星北是立了大功的。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黑暗岁月

束星北特立独行、疾恶如仇、刚正不阿,这种特质为“许多人”所不容,也为此遭受了二十年的不公平待遇。开始是强体力劳动,后来改为轻体力劳动——打扫厕所。束星北打扫的不是五星级公厕,而是混杂了痰迹、粪便乃至人体器官碎片的医学院茅房,并且在打扫的过程中有时得用手去抠被这些东西堵塞的大便池,其情形是如今的我们不易想象的。但就是打扫厕所他也很认真,把厕所打扫的干干净净,一点气味也没有。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始终没有忘记报效祖国。

1964年,他向有关组织提出研制核武器以防止核战争的建议,并曾两次向统战部门有关负责人提出,他有三个在国外熟识的核物理学家,他“可以协助动员他们回国”。

据束星北的家人回忆,当束星北1964年听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消息时,立刻号啕大哭起来。他为自己不能与王淦昌、程开甲在现场并肩战斗而伤心。但他对祖国的日益昌盛感到由衷的高兴。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重回讲台

1978年,因为李政道的一封信,束星北重新回到了自己喜欢的讲台上,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人才培养上,办起了进修班,他培训出来的学员后来大部分成为研究院,工程师,成为各领域研究课题中的学术带头人。

束星北在进行“教书”时没有忘记用爱国主义“育人”。他深知中国人必须要靠自强才能强大起来,向外国学习也是为了更好地建设自己的国家。身处逆境时,也曾有人劝他到国外去,而他的回答是:“为什么要到国外去呢?要到国外去,当年我就不回来了。”他对子女定下了一条严格的规矩:“外出学习可以,学成后必须回国。不下这个保证,不准放出。”他对出国留学的学子说:“出国不要光带三大件回来,要带真本事回来。”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1983年10月30日,这位际遇凄凉的前辈走到了生命之路的尽头。在去世前,他将自己的遗体捐给了青岛医学院,作解剖及制作骨骼标本之用。

最后用束星北先生的一首诗结束这篇文章:“半生流浪半生沉,老态龙钟始遇春,愿得中华民族振,敢辞羸病卧黄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