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的性能之五味

 烟云红雨hhj980 2020-04-11

2020-04-02

五味,是性能理论中形成相对最早的,因为,药物入腹才知其性,而入口便知其味,加之五味与烹饪也有密切关系,所以它出现较早。

五味的含义是什么呢?它既表示药物的真实滋味,也表示药物的性能。

五味最早是通过口尝认识的,药物通过口服,进入口腔,味觉器官就会感受到它的真实滋味,最初产生了一个错觉,认为相同的味具有相同的作用。

譬如说酸的药物肯定有收涩的作用;甜味的药物肯定有补虚的作用,当时的认识完全是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后来由于药物品种增多、药物作用范围不断扩大,渐渐发现不是这样一回事。

有的药物有甜味但是不一定能补虚,有的能补虚的药物不一定有甜味;有的味酸药物不一定能收敛,能收敛的药物又不一定都是酸的,出现了矛盾,不统一了。

后来在本草学中,有的重视真实滋味,譬如山楂本身很酸,但是山楂没有酸味性能的作用特征,它不能收敛,它是活血化瘀药、帮助消化的药。因为强调山楂的真实滋味,所以我们书上的山楂是酸味药,它是一种性状的味,是它的物理特征,这不是性能,与它的作用没有关系。

但是有的药物有这个作用,又没有这个味道。又如赭石,它是含铁的矿物药。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含铁的矿石用口来尝是什么味?既不酸、不苦,也不甜、不咸,没有味。但是它可以凉血、止呕、潜阳,它符合“苦味”的作用特征,古人为了表示赭石的作用特征,就给它加了一个苦味。

从《神农本草经》起,到我们的书上,赭石都写了一个苦味。古人没有愚昧到连代赭石是不是苦的都不知道,那没有苦味为什么要写苦味?因为赭石的这个苦是作为性能来表示它的作用特征。

因此五味就产生了分歧,有的是代表性状,有的是代表性能。但是,绝大多数中药的性状、性能的味是统一的,单纯表示性状的或单纯表示性能的为数不多。

学习具体药物,要通过药物的功效来分析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性能的味,不应死记硬背。如果我们分析功效而得的味与书上不一致,那么书上记载的味可能为药物的真实滋味。我们初学时,不可能去尝每一味药,只要书上的味与性能不统一,基本上是表示它的真实滋味。

五味为酸、苦、甘、辛、咸,对应着五行、五脏,代表药物的作用特征。下面将一一为大家介绍。

“辛能散、能行”,即有发散和行血、行气作用。

(1)“辛能散、能行”作为一种性能,可代表药物有发散和行气、活血的作用特征,所以,凡是功效中具有解表及行气、活血的药物,其药味中都可以定一个辛味。

但是,不能反过来将真实滋味为辛味的药物,认为都能发散或行气、活血。辛作为一个真实滋味,一是指芳香、辛香,我们用鼻能闻出的;另外,口尝的辛是辣,如辣椒、胡椒、生姜等的味道。不能认为辛香辛辣的药物,都能发散或行气、活血。要把这个关系弄清楚,不能想当然,否则推出来的功效可能是错的。

(2)辛能散、能行,除了行气、活血、解表以外,有的药物如化湿药、温里药、开窍药、祛风湿药等,都有能散能行的作用特征,所以这些药物一般也都有辛味。所以辛能散能行不能局限在行气、活血、解表,化湿、温里、开窍、祛风湿一般也都是辛味的。

(3)《本草备要》等书中,除了辛能散、能行,还谈到“辛能润”,这是《黄帝内经》提出来的:以辛润之。

辛能润不是辛昧的直接作用特征,它是间接的收效。为什么呢?《黄帝内经》没有解释。实际上是说当气血阻滞时,人体的津液就不能正常地输布。如果人体皮肤出现了干燥,是因为气血不通,阴液不能输布、滋润皮肤,治疗上首先是要让气血流通,就需要用到辛味的药来行气活血,行气活血的结果就间接收到了滋润皮肤的效果,所以辛润是一种间接的效果,在现代的五味理论中,没有保留的必要。

“甘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益、缓急、和中的作用特征,也就是所谓一般的补虚药,不管它有没有甜味,都可以定为甘味。

补虚,包括了补气、补阳、补阴、补血;另外健脾、生津、润燥,包括润大肠,都属于补虚的范畴,见到了有这些功效的药,都可以加上甘味。

甘能缓,主要是缓急止痛,根据中医学的理论,我们为什么会出现疼痛,最主要的是不通则痛,什么不通?气血不通,譬如说瘀血阻滞、气机凝滞,或者寒凝血瘀等,因为通则不痛,所以就要通,通则不痛。

另外还有一类疼痛,它不是不通,是人的筋脉、肌肉、脏器处于一种挛急的状态,或者又称为拘急,这种状态也会痛,这样的痛就不能用通的方法来治疗,就要用缓急止痛的方法治疗。甘草等甜味的药就能治疗这种疼痛,其相应的作用就称为缓急止痛。

甘能和,即和中。中焦不调和更多的是由于饮食积滞,那么通过帮助消化,中焦就会调和。所以消食药,一般都有甘味,反映消食和中。

▲甘草

甘能和毒,甘味的甘草、大枣可降低药物的毒副性。另外,甘还能和味,调和滋味。开中药处方有时会加点甘草(【中药】“国老”甘草),其中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和味,让药不会那么苦。甘草含有一种甘草甜素,如果把它分离出来,它的甜度是白糖的500倍,所以它能和味。可见甘能和的含义是非常广的。

甘能补、能缓、能和当中,甘能补是主要的,因为能缓、能和的药,绝大多数都是补虚药,主要是指甘草、大枣、蜂蜜、饴糖。

酸与涩

“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 固涩的作用,“酸能收”指的是收敛,收敛的本意就是把分散的东西集中起来,秋天是收敛的季节,就把分散在田地里的粮食收集起来。

它引申的意义是增强约束力。收敛就是增强机体的约束力,约束什么?约束气血津液,不要让气血津液随便地散失。如果不是因为夏天炎热、也不是因为劳动等而出汗,就是津液失去了约束,用一点药使出汗减少,那就是收敛的作用。

涩是不流利、不流畅。机体向外的通道不流畅、不滑利了,津液也就不容易跑掉,所以固涩和收敛是相似的,因此收敛、固涩两者常常并提。

能够收敛固涩的药都可以加上酸味,它的范围很广,如收敛固涩药有减少出汗、减轻腹泻、减轻出血、减轻气喘,减少小便等作用。

涩味与酸味一样,也是能收能涩。其实酸味和涩味口感是不一样的。酸味大家都知道,如吃乌梅那是很酸的;涩味则如吃没有成熟的柿子、香蕉时,口腔里面会有一种不舒服的感受,那就是涩味,与酸味明显不同,但是两者代表的作用特点是一样的。

不同的是,在中药理论中,酸能够生津,尤其是与甘味结合时,《黄帝内经》里就提出了“甘酸化阴”,酸有生津液的作用,这是涩味所没有的。那么我们在具体标定时,一般来说如果药物本身是酸的,譬如乌梅、五味子,口尝很酸,那药味就以酸为主;有的口尝没有酸味,则定为涩味,譬如龙骨、牡蛎口尝不酸,但它们有收敛固涩作用,我们就只说它有涩味,这是考虑到真实滋味。

苦有泄和燥的作用特征。在各种味当中,苦相对比较复杂,因为苦能泄表示了三种情况。

东莞大众迈腾超值优惠新报价,咨询全城底价,快来抢购吧广告

易车

查看详情

一是清泄,就是清热泻火,或者说就是清泄热邪,所以一般的清热药,如果作为一种性能来表示它的作用特征,都可以写上苦味。如赭石,为什么它没有味还要给它写上苦味,就是因为它有凉血止血的作用,属于清泄的范畴,所以它没有苦味也给它写一个苦,表示它的作用特征。

二是降泄,包括降肺气,肺是主肃降的,肺不肃降就是指肺气上逆,出现咳嗽、气喘,那么能降肺气就是能止咳、平喘,一般止咳平喘药(【中药】止咳平喘药)我们会强调它的苦味,哪怕尝起来没有什么苦味。

另外是降胃气,胃是主和降的,胃气上逆会致恶心呕吐,能够降胃气主要就表现在止呕,所用的药物也多标为苦味。

三是通泄,主要是通泄大便,攻下大便的药,一般都有苦味,用苦味来表示它们在泄方面的作用特征。

苦能燥,燥指的是燥湿,燥湿就是使湿干燥,能够燥湿的药物,一般也用苦味来表示它的作用特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理论呢?没有文献记载,据说是因为木炭吸潮的能力很强,把树木烧成炭后,能吸很多的水,又因为这个烧焦的东西尝起来是苦的,就从这样的生活常识当中,逐渐地演变出苦味的理论。所以在中药里,凡是功效有燥湿,一般就有苦味。有的是温性,就叫苦温燥湿;有的是寒性,叫苦寒燥湿,也叫清热燥湿。

另外还有“苦能坚阴”,也可以叫“泻火存阴”,这是苦能清泄的一种特殊情况。有的药物能治疗肾阴虚而引起的虚火亢旺。肾阴虚而虚火亢旺时,就会耗伤肾的阴津,这个时候用些特殊的清热药来清这个虚火,虚火不亢旺了,阴津得到了保存,所以称做坚阴,或者叫泻火存阴,它是清热泻火这种清泄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习惯上只是把滋阴降火的药物,如知母、黄柏认为是坚阴的,它不是一个特殊理论,所以把它附在苦能泄的后面。

“咸能软、能下”。即有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

坚与结指的是人体内出现了坚硬的结块,体内为什么会出现坚硬的结块?按照中医的理论,主要的原因第一是瘀血,或者是气滞血瘀;第二是痰,痰可凝聚成坚硬的痰核、痰块。所以凡是体内有坚硬的结块,一般都归于痰或瘀,或者是痰瘀互结引起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能够治疗坚硬结块,就是活血化瘀以及化痰这两种方法。而活血化瘀的作用特点已用辛味来表示了,化痰特点在五味里面没有包括。

在五味当中,威能软比较局限,局限在什么地方呢?这个药要能治疗坚硬的结块,但是它本身又没有活血的功效,也没有化痰的功效,这样的药物一般才与咸能软联系在一起,如果它有活血的功效,就与辛联系在一起了 ,就是辛散、辛行了,所以咸能软相对来说应用的面不广。

咸能下中的“下”是泻下,我们刚刚讲了苦能通下,通泄大便,这里又来个咸能下,是不是重复了?泻下通便主要是用苦味来表示这种作用特征,那为什么这里要用咸味来表示?

它是“因人设官”,那么咸能下是为了谁而设?为了芒硝。泻下药当中有个芒硝,芒硝用口尝时味道是跟盐一样的,它的化学成分是硫酸钠,我们吃的盐是氯化钠,味道一样很咸的。芒硝的泻下很强,它是一种很特殊的泻下作用,现在西药里对芒硝的泻下作用也是一个特殊的理论。所以咸能够泻下,更加局限,就为芒硝而有这个理论,所以适用的面更加狭窄。

“淡能渗、能利”。即淡能渗湿、利尿,渗湿和利水其实是相似的,那么湿和水有什么区别?分散的、无形的一般就称为湿,譬如我们说空气很潮湿,是看不见的。地上有积水,是看得见的,已经有形可征了。

在中医学里面也是这样,散漫无形的称为湿,有形可见的称为水,即“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积”,湿集中了就是水,水分散了就是湿,为同一种邪气,所以常常水湿并提。渗湿就是让分散的水气慢慢地集中,再逐渐渗入膀胱,最后通过利尿排出体外。

有没有人数我们上面讲了几种味?

我们数一下,上面一共是几种味,辛、甘、酸、涩、苦、咸、淡七种味,那为什么叫五味不叫七味呢?

因为中国的文化受五行学说的影响很深,很多东西人为地都要纳入五行学说,翻阅汉语辞典就会发现以五开头的词很多:五花八门、五体投地、五音不全、五光十色……其实不管颜色或声音都不只限于五,前人也知道,但是受五行学说的影响,人为地都要把它纳入五味理论称为五。

前人煞费苦心终于想出了解决的办法,怎么解决?我们现在吃口香糖,刚开始嚼时很甜,嚼到后来是不是就淡而无味了?所以提出“淡为甘之余味,附于甘”,淡是甘的附属味。

古人没有口香糖,但是有甘蔗、玉米的茎、或者是一些有甜味的草根,开始时很甜,嚼久了就淡而无味了,所以从日常生活中就找到了解决办法。淡为甘之余味,它不是主体的味,所以在五味中就不考虑它了。

另外,质量优良的水果是酸甜可口的,如果没有成熟的或者是质量不好的水果,就是涩口的、有涩味,因此就认为“涩为酸之变味,附于酸”,涩味也不能独立存在,只能附于酸。所以淡味和涩味的问题就解决了,去掉两种味刚好剩五味,所以形成了五味理论。

要正确对待五味的分歧。在中药的性能当中,五味的分歧是最严重的,产生分歧主要的原因是,有的味是表示性状的,有的味是表示性能的,但是很多的药物它既表示性能也表示了性状的味。譬如黄连,它本身是苦的,也是清热泻火的药,真实滋味苦,作用特征也苦泻,这是吻合的,吻合的占绝大多数。

因有的要尊重真实滋味,有的要强调性能的味,这样它们的表示就不一样。更重要的一个原因,药物是多功效的,一种功效可以用一个味来表示它的作用特征,那么有的药物就要定两个味、三个味,甚至更多的味,五味子还认为五味俱全,由于取舍的度不一样,同一种药有的人要保留三个味,有的人只保留两个味,这就产生了分歧;加上功效不断在变化,味也可能发生改变。所以五味的分歧大多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不足为怪。只要我们理解了性状、性能的味是什么意义,对于五味的分歧自然也能够明白。

五味理论有什么意义呢?五味的临床指导价值,随着功效的完善,越来越低了。因为在古代药物功效不完善,当时用药就要靠味来把握。

如《神农本草经》里面能够治疗咳逆上气的药,有三十多种,古人只知道这些药能治疗咳嗽气喘,怎么来用?他就用辛味药来治疗外感咳嗽,用甘味药治疗肺气虚,用苦味药治疗肺气上逆,用酸味药治疗肺气不做。

但是随着功效的完善,臂如说麻黄是宜肺止咳平喘、杏仁是苦降肺气止咳平喘、人参是补气止咳平喘,麦冬是补肺阴来治疗咳嗽气喘,那么通过功效就更加准确了,所以五味的意义就不大了。

但是五味又不能取消,因为它是古老的理论,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就保持现状。对五味应该正确看待,它能够指导临床,但是比古代降低了。

本文来源:《中医名家名师讲稿-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学习中医

   我们一起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