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教育家”微课大赛优秀作品(十六)

 新用户56909953 2020-04-11


微课教材版本:岳麓版必修三第14课

微课标题:《理性之光》

参赛姓名:杜娜

参赛学校:大庆市第十中学


课题

岳麓版必修三第14课《理性之光》教学设计

年级

高二三班

课型

新授

主讲教师

杜娜

时间

20161020

课标

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教材

分析

1. 本节特点之一是: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单元线索从人文精神到科学理性时代的核心内容之一,承文艺复兴,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启蒙运动是第二次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其重大贡献即确立了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础,具有前瞻性。

2. 本节特点之二是: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是学生学习的弱点和盲点。因此,教学中要明确重点,突破难点。

学情

分析

高中生思维活跃,观察力、求知欲强,处于创新思维最佳发展区的前端,高二学生经过了一年多高中历史的学习之后,已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以及历史思维能力。所以本课采用学案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资料,让学生在课上讨论探究,从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自学、思维能力,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树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是符合高二学生的认知水平的。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和特点,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2、通过罗列表格归纳总结四位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3、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和重大影响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教材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要精心设计学案,引起学生的思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理解重点和难点,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问题探究,体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学习的方略;并从

创设的历史情境、各种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掌握运用材料进行学习的方法,

学会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蒙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精华积淀之所在,更是近代资产阶级为之奋斗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仅属于其个人和那个时代,更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所以,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

1. 培养人文意识,强化法治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启蒙思想家猛烈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宗教神学,提倡自由、平等、博爱、法制,具有大无畏的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

2. 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科学求实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

3. 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