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讲:“百病之源,五脏为根”。 五脏,堪称“寿命之源”,五脏安和,则寿命长。 五脏之中,肝,被称为“将军之官”,人之衰老,肝为先导。 可见,肝脏的健康,对于一个人的生命健康来说,何其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一个人的肝脏,到底还好不好,健不健康呢? 肝不好的人,头发会有4种异常 1、耳边两鬓头发发白,提示肝胆血不足,此时,要注意保护肝脏。 2、头发总是很油,肝脏受损,导致激素分泌不正常,内分泌系统失调。 3、头发稀稀拉拉,甚至出现秃顶,说明肝经湿热,体内肝火十分炽盛。 4、头发颜色偏黄,在一定程度上与肝血亏虚有关。 此外,肝不好,手脚还会出现4个异常 1、手掌大小鱼际处发红,出现“肝掌”。 2、指甲变脆、易断,容易劈裂。 3、脚底皮肤暗黄、脚底变得干燥,常脱皮、干裂。 4、脚掌纹路增多,且变得明显,肝脏内毒素比较多。 养护肝脏,坚持做好“三戒五勤” 【三戒】 1、戒酒 喝酒,尤其是大量、长时间喝酒,对于肝脏损害,十分严重。 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于肝脏,皆具有毒害作用,最容易损害肝脏。 长期喝酒,约75%发生脂肪肝,40%发生酒精性肝炎,8%-29%发生肝硬化,甚至诱发肝癌。 因此,保护肝脏,势必要少喝酒,不要贪杯,滴酒不沾更好。 2、戒熬夜 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会消耗大量肝血,导致肝血不足,损害健康。 此外,夜间是肝脏的自我解毒与修复的时间,一旦肝脏得不到足够的休息,则会影响肝脏的机能,损害健康。 晚睡熬夜,会让肝脏疲惫不堪,导致肝毒堆积,肝火过旺,肝血不足等。 因此,要保证晚上十一点前,进入睡眠状态,每晚保证睡够7小时。 3、戒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不规律的饮食,也会损害到肝脏健康。 肝脏,参与人体脂类代谢,暴饮暴食,摄入过多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都会让肝脏悄悄“长胖”。 因此,饮食要注意,荤素搭配,少吃高热量食物。 【五勤】 1、勤饮茶 饮茶,是护肝排毒,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之一。 春季,气血往体表发散,推陈出新,是排毒的最佳时机。 所以,每天喝点茶水,可促进肝脏排毒,保护肝脏健康,十分有益。 用一些护肝排毒的小植物,泡水代茶饮,简单又方便。 婆婆丁山刺玫茶,泡水喝,护肝排毒,还可理气解郁,促进肝脏健康。 婆婆丁,山刺玫花,是“药食两用”的小植物,泡水喝,安全可靠。 婆婆丁,入肝经,擅长排肝毒,与跟乳蓟的功能不相上下,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者身上。 婆婆丁可以对抗,内毒素造成的肝细胞溶酶体,和线粒体的损伤,解除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提高肝脏解毒能力,从而保护肝脏健康。 山刺玫花,味辛、甘,性微温,可疏肝解郁、促进血液轮回,能够温养人的心肝血脉,对于肝脏健康非常有利。 二者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对于排肝毒,疏肝理气,帮助肝气抒发,保护肝脏健康,十分有益。 2、勤吃绿 中医讲,五色入五脏,肝喜欢绿的食物。 多吃绿色的蔬菜,有助于肝气的循环和代谢,滋养肝脏健康。 西兰花,富含萝卜硫素,可以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 芥菜,是解毒清肝的最佳食物之一,有益肝脏健康。 茼蒿,清香气息,沁人心脾,行肝气,消食开胃,通便利腑。 芦笋,含多种氨基酸,可解酒护肝,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损害。 3、勤散步 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有助于肝脏健康。 经常走路散散步,有助于疏肝解郁,强健肝脏,保护肝脏健康。 散步也能“散心”,适当的散步,可以有效疏解人们的心理压力,消除不良的情绪刺激,减轻肝脏的负担。 晚饭后1小时,大概在19〜21点,人体的各项机能,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全身血液分配均衡,最适合散步。 4、勤欢笑 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 经常欢笑,有助于疏肝解郁,促进肝气抒发,保护肝脏健康。 每天保持一份好心情,不给肝脏“添堵”,肝脏会慢慢变好。 多欢笑,保持心情的愉悦,生气不要超过3分钟,心情好,肝病自然少。 5、勤敲腿 肝胆,是一对好基友,也是人体重要的解毒排毒系统。 肝经在大腿内侧,胆经在大腿外侧,经常敲打大腿,可疏通肝经经络,促强肝脏,促进排毒。 双脚与肩同宽,蹲马步,双手握空拳,从膝关节内上方开始,四拍,敲至腹股沟。 然后,转至胆经,从环跳穴开始,四拍,敲至膝关节外上方,慢慢收回。 6、勤转眼 活动眼睛,动眼球。 肝开窍于目,保持头部不动,眼球动,有益肝脏健康。 从左到上到右,再到下再回到左,完成一个大圆圈。 转动10圈后,再从反方向转动10圈。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