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至元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备战2018年高考历史之高频考点解密

 新用户56909953 2020-04-11

高考试题

考查内容

命题角度

难度

2017新课标25

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以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为切入点,考查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2017新课标26

史学素养

以同一时期不同文献对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考查学生史学素养的能力

中等

2017新课标25

中央集权的加强

以官修史书为切入点,考查魏晋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熟

中等

2017新课标27

史学素养

以不同文献对同一历史事实有不同的记载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史学素养

中等

2017江苏卷,2

汉朝中央集权的加强

以汉武帝时期对货币的管理为切入点,考查西汉中央集权的加强

容易

2017江苏卷,3

唐朝皇权与相权的调整

以唐朝中央官制的演变考查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中等

2017北京卷13

宋代的集权措施

通过历史现象考查宋朝的中央官制

中等

2017天津卷,12

汉朝政治制度

通过西汉时期出土的文物考查汉朝的政治制度

中等

2017年海南卷,3

察举制

通过文字材料考查察举制的影响


分析解读

该知识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考查频率很高,多集中在秦至元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命题者常通过文献史料、文学作品、社会现象、表格材料等形式来设置问题。备考复习时需要特别关注秦朝的郡县制对及秦后世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积极作用汉至元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历程对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作用,同时注意将史料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提升知识迁移能力及史学素养的能力。#科网

考点一    西汉中央集权的加强

2017年新课标卷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195

15

汉文帝十六年

164

24

汉景帝中六年

144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106

108郡、国

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题思路】

2017年天津卷)2015年底以来,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和成果展示,在学术界和社会公众间引起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逝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然而不久,霍光与群臣联名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如: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要求废黜刘贺。皇太后准奏。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

1)刘贺封号与汉代哪一制度有关?概括《汉书》所载刘贺帝位被废原因。

材料二  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又亲信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

——摘编自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

2)材料二对刘贺被废原因是如何解释的?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何不同。

材料三  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一些人据此轻易判断:刘贺绝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

——摘编自辛德勇《海昏侯刘贺》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所印证的史实。这些        

出土文物对材料一、二有何价值?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关于刘贺的评价?

【解题思路】

第(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二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可以得出由于霍光专权,刘贺急于收权,所以双方矛盾激化,出现刘贺被霍光上奏而废。第二小问,由材料一中《汉书》记载来看,材料一是对相关史实的史事记述,材料二是对其进行的解读,即史事分析。&科网

【参考答案】

1)郡国并行制度。失礼仪,乱制度。

2)霍光专权,刘贺急于收权,矛盾激化。材料一是史事记述,材料二是史事分析。

3)儒学成为正统。丰富了材料一、二的史实记述和分析。仅凭现有出土文物推翻《汉书》,对刘贺的记述不客观、充分。

【要点解密】

汉朝政治制度的发展

1.郡国并行制

是指郡县制和封国制(分封制)共同实行的行政区划制度。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在推行郡县制、消灭一些异姓诸侯王和功臣的同时,又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分封同姓诸侯王,以巩固刘氏天下,加强皇权,形成郡县制、封国制并存的局面。

2.中外朝制度

中外朝制度的推行是汉武帝时期政治体制方面的一个重要变化。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构成;外朝又称外廷,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九卿组成的官僚机构。为了限制丞相的权力,加强皇权,汉武帝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这样,在宫廷内逐渐形成了新的决策机构——中朝,中朝之职由侍中、常侍、给事中等组成。

3推恩令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规定:诸候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以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候,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中央的直接辖区(郡县)日益扩大,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考点二    唐朝三省六部制

2017年江苏卷)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解题思路】

【要点解密】

唐朝三省六部制

1.内容

三省六部制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中央官制,至隋朝时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隋朝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均称尚书,六部分理各种政治事务。

2.特点

1)皇权至高无上。

2)相权一分为三,分工明确。

3)三省相互牵制。

3.作用

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三省相互牵制,减少了决策的失误。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4.认识

1)三省分权不等于三权分立。

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三省分权与近代西方三权分立形式相似,都体现分权的特点。

但两者本质不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权来强化皇权,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西方三权分立的目的是防止专制,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的产物。

2)唐朝中书省不等于元朝中书省

唐朝中书省掌政令的草拟,经门下省审议,其职能是参与决策。

元朝中书省则是最高行政机构,替代前代的三省。

考点三   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2017北京卷)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A.转运使

B.兵部员外郎

C.知府

D.枢密副使

【要点解密】

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吸取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和武将专权的教训,推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第一,集中军权。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朝中大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并陆续削减节度使的实权。%科网

第二,集中行政权。北宋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军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以分割宰相财权。这样将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独揽大权。

第三,集中财权。北宋在各路设转运使。规定各州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运往京师开封或其他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第四,集中司法权。为了扭转节度使控制地方司法的局面,规定地方司法人员改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这就把地方的司法权收归了中央。

考点四    选官制度

2017年新课标卷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要点解密】

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

1.演变过程

1)秦以前:选官主要按爵位选官。

2)西汉:实行察举制,就是令郡县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

3)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中正意思就是品级,就是按品级、门第选官,世家大族即使无才也能做官,贫贱之人有才也没用。

4)隋唐:隋文帝时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立进士科,至唐时得到完善。

5)宋元: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分乡试、会试、殿试。

6)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形式到内容都严格限制,进一步扼杀了先进思想的发展。

2.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

2)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3)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

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5)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

3.对古代选官制度的认识

1)古代选官和用人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社会兴衰。因此,选官制度是保证和巩固统治者统治的重要举措。

2)历代选官制度在执行初期都起到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但这些制度在执行的后期,逐渐影响和阻碍社会的发展。

3)选官制度的主要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标准逐步趋向公开、公平、客观。*科网

4)科举制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选官方式。明朝之前的科举制度推动了我国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积极性占主导地位;但明朝之后的科举制度消极作用占据主导地位,阻碍了社会进步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考点五    史学素养的考查

2017年新课标卷

记  述

出  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解题思路】

【要点解密】

史料型试题的特点及解题技巧

1题型特点

史料型选择题是常以文献史料(一切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如史书、档案、地方志、家谱、日记、笔记、报刊、杂志等)、实物史料(历史上遗留下的各种物件,如遗址、遗迹、遗物、出土文物等)、口述史料(神话、传说、史诗、民谣、调查采访、回忆录、对话录等)、图片、影像史料(新闻图片、照片、纪录片、影视资料等)切入,考查学生的史学素养。

2解题技巧

1)审题要一看、二思、三迁移

一看题干情境、试题解答范围,二思备选项与题干要求的关系,三迁移所学或者平时积累的文史知识进行作答。

2)解答时要注意学科之间的综合与渗透,采用史由论来、论从史出、孤证不立、二重证据法、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等方法。学科#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2018年山东省、安徽省名校高三联考秦朝正式开启了中国千余年的封建王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

个里程碑。但马克思却形象地比喻其为:“好像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马

克思这番话旨在强调

A先秦分封制催生了中央集权

B秦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结合

C秦官僚政治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D秦表面的统一掩盖不了“分散”的现实

【答案】D

22018年河南豫北豫南第二次联考据史料记载,秦代的官吏须经过封建国家考核后正式委任才能任职,

若未任命而敢先行使职权,或相“听以遣之”即受私人派遣,都要依法治罪。这表明秦代

A中央官僚体系发生变革

B选官的方法和标准较严苛

C任命官吏遵循一定程序

D任命和考核官吏密切结合

【答案】C

【解析】材料封建国家考核后正式委任才能任职说明秦代的任命官员方式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否则不予承认,故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任命官员,不是官僚体系的变动,故A错误;材料论述的不是选官标准,故B错误;材料反映的只是考核后任命,不是任命后实施的考核,故D错误。

32018年山西省、河南省高三省际大联考)读《秦朝疆域图》,分析秦朝的历史页献

A奠定了近代疆域的基础

B开创了南北漕运体系

C开启了中央集权的时代

D彻底解决了边患的问题

【答案】C

点二  汉朝丞相制度和监察制度

42018年黑龙江哈尔滨高三验收测试)汉文帝时,申屠嘉担任丞相,在一次晋见文帝的时候,文帝的宠臣邓通举止傲慢。申屠嘉回到丞相府之后,立即发出命令,召邓通诣丞相府。邓通免冠赤足,顿首谢罪。申屠嘉本打算杀掉邓通,但是就在严辞训斥邓通的时候,文帝派使节召邓通入宫,邓通才免于一死。由此可见

A皇帝与丞相之间矛盾日益激化

B丞相垄断朝政,威胁皇权

C丞相对官员有任免处置的权力

D皇权严重削弱,形同虑设

【答案】C

【解析】秦朝设立丞相时,丞相是“百官之长”,具有任免官吏权力,材料显示丞相对于邓通实行诏令并准备杀掉,说明汉代丞相掌握官员的任免权,故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皇权和相权矛盾激化,故A错误;B不符合事实;古代皇权至高无上,故D错误。学科%网

52018年湖南长沙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汉武帝制定了“刺史六条问事”,刺史的监察对象第一条涉及地方豪强,其余五条皆与“二千石”地方官员有关;而《汉书》载,武帝时豫州刺史鲍宣被丞相司直弹劾:“举错烦苛,代二千石署吏史听诉,所察过诏条。”宜坐免。这表明汉武帝在监察上

A以强化中央集权为目的

B注重平衡中央与地方的权力

C以解决王国问题为核心

D注重对监察官员权力的划定

【答案】D

点三  唐朝宰相制度及中央集权的加强

62018年四川南充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贞观五年,唐太宗设“九卿议刑”制,亲自规定“自今以后,大辟罪,皆令中书、门下四品以上及尚书九卿议之”。此外,他还总结继承并发展自汉以来的“录囚”制度,即皇帝和各级司法、监察机关对囚犯的情况进行审录。这表明

A中央机构职能大的转变

B古代德刑并举的传统

C唐初皇帝具有慎刑理念

D唐初行政受司法制约

【答案】C

【解析】材料“大辟罪,皆令中书、门下四品以上及尚书九卿议之”,说明唐太宗时期的“九卿议刑”制是为了谨慎适用刑罚表明唐初皇帝具有慎刑理念,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材料没有反映重视道德教育,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行政和司法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

72018年福建高三第二次联考)安史之乱后藩镇林立,进奏院逐渐形成。藩镇通过进奏院了解唐朝中央的动向,或顺势而为,或表明自理的利益诉求;同时唐朝中央通过进奏院了解藩镇动态,因势利导,维护中央威信。由此推断朝廷设立进奏院的目的是

A加强君主专制

B缓和中央与地方间的对立

C削弱中央集权

D提高当时地方的行政效率

【答案】B

8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高三调研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长官共议朝政,均为宰相。李世民即位前任尚书令,为避讳,就以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他认为宰相品位尊崇,不应轻易授人,常以他官居宰相职并假借他官之称。例如魏徵以秘书监参与朝政,称“参知政事”,也是宰相之职。唐太宗曾下优抚诏,特准李靖在家养病,只需两三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宗还以李靖为太子詹事(东宫百官之长)特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衔,使其与侍中中书令共同参预宰相职事。从此就有了“平章事”与“同三品”的衔号。无论品位多高,不加此衔,就不能行使宰相职权,只有三公三师及中书令例外。以后,又以“同平章事”为宰相衔号。因仆射按例不加“同平章事”,故不能行使宰相的权力,被排挤出宰相之列。安史之乱后,宰相名号又发生了变化。因中书令和门下侍中升为正二品,所以就废除了“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宰相名衔。唐后期宰相的名号基本上就是“同平章事”。

——摘编自刘晖春《宰相史话》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宰相制度变革呈现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宰相制度变革对唐朝政治的影响。

【答案】1)特点:宰相职务由多人担任,成为一个辅政的集体;宰相名称不断变化,或以三省长官之称,或借以他官之称,后期以同平章事为号;宰相职权不断削弱,三省长官逐步被排挤出参议朝政之外。

2)影响:削弱宰相权利,使皇权得到了加强;对相权的分解、制约,一方面,三省长官分工明确,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另一方面,使宰相不能有效辅助和制约君主,增加了决策失误的风险。

点四   宋朝官僚体制及中央集权的加强

92018年河北邢台高三质量检测)宋太祖想任命赵普为相但在颁发任命诏书时碰到了程序上的麻烦诏书必须有宰相的副署才能生效。而当时宰相已辞职,宋太祖想代替宰相在诏书上副署,赵普却说此有司职耳,非帝王事也。此事反映了

A宰相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B宋代皇权受到极大的削弱

C官僚政治传统影响君主行为

D宋初皇权被相权基本架空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在颁发任命诏书时碰到了程序上的麻烦”“诏书必须有宰相的副署才能生效“此有司职耳,非帝王事也”可以看出,根据传统宋朝宰相如果不副署,皇帝诏书无法生效,这说明了宋朝皇权受到官僚政治传统的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宰相与君主之间的矛盾,故A项错误;BD项不符合史实,宋朝皇权进一步加强。学科&网

102018年山西省、河南省高三省际大联考)公元965年,宋太祖挑选各地精锐编入禁军后,剩下的留在当地组建厢军,厢军数量很大,但不进行军事训练,从事各种劳役,因而也称为“役兵”。该政策的目的是

A壮大地方军事力量

B保持中央对地方的军事优势

C改变“积弱”的局面

D减轻百姓的徭役负担

【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禁军精锐,但厢军不进行军事训练,从事各种劳役”,可见政策的目的是要保持中央对地方的军事优势,故排除A,选BC不能从材料得出;材料中“厢军数量很大,但不进行军事训练,从事各种劳役”,可见百姓的徭役负担沉重,排除D

点五  元朝行省制度

112018年安徽蒙城高三上学期“五校”联考)元代行省设置犬牙相错的特点明显,如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这种做法

A打破了地区间的隔绝状态

B顺应了经济格局变动趋势

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威胁

D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答案】D

考点六  选官制度

12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高三调研考试)唐代进士科考试的录取侧重文学,唐玄宗以后,诗赋创作的优劣成为录取进士的主要依据。宋代科举取士,朝着重经义、重策论的方向发展,考试中诗赋等内容逐渐退居次席,甚至被抛弃。这一变化有利于

A求取有经邦济国才能的人才

B破除世家大族的官场垄断

C提高官员的文化和道德修养

D推动读书重学风气的形成

【答案】A

【解析】材料宋代科举取士,朝着重经义、重策论的方向发展,考试中诗赋等内容逐渐退居次席,甚至被抛弃”,说明宋代更加注重有实际用途的人才,故A项正确;BCD三项是科举制产生的影响,不符合材料中变化的信息

132018年河南豫北豫南高三第二次联考)北宋时期,政府在科举考试时实施了一些如别头试(将与考官有亲属关系的考生与常规考生分开考试,其阅卷、命题自成一体)、糊名法(指将考试考生的试卷上姓名、籍贯、年龄等信息密封起来)等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这些措施意在说明

A政府加大对考官的管理

B科举制已经走向了完善

C根本上杜绝了考试作弊

D政府注重选拔人才质量

【答案】D

考点七    史学素养

142018年四川德阳高三三校联考)“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不能过度解读材料,在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这是历史研究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以下对史实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史实

结论

A

商鞅变法废分封,行郡县

秦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文化开始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C

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

元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D

明太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

明朝严禁中外通商贸易

【答案】C

【解析】A项错误,通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只能得出建立中央集权的制度B项错误,早在秦朝焚书坑儒时期文化就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D项结论错误,只能得出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并不是严禁;通过行省制元朝加强了中央集权,故本题选C项。学科.网

152018年四川德阳届高三三校联考)关于北宋设置参知政事的初衷,《宋会要辑稿》载:“太祖特置参知政事以佐之”,可知参知政事只是宰相的副手,地位并不高;而依据《太宗实录》载:“太祖因令居正等知印押班,以分普权”,可知参知政事能分割宰相之权,应当有一定的实权。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C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解释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答案】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