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创板上市案例分析

 wujinlan吴金兰 2020-04-13

科创板定位于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以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688029.SH,简称南微医学)为例,分析其科创板上市原因、过程及结果。

一、公司概述

南微医学是国内领先的微创医疗设备提供商,其主要业务为内镜检查及手术器械、微波消融设备。公司主要从事微创医疗器械研发、制造和销售,经过近20年的创新发展,目前已成为微创诊疗领域具备较强科研实力的龙头公司。在多年的医工合作研发模式下,公司形成了具有自身技术特点和差异化优势、多系列的内镜诊疗器械和肿瘤消融设备及耗材,良好契合了临床科室的诊疗需求,使得公司的业务收入快速增长。未来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双轮驱动下,公司业绩将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公司目前已成功构建微创诊疗 肿瘤消融 EOCT三大技术平台,聚焦早癌领域,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部分产品与同行业相比具备便于操作、安全性更高等竞争优势,同时,公司产品在境内外的销售价格要远低于国外知名厂商,具备价格优势。此外,为保持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公司近年持续对内镜领域进行研发投入,储备了一批行业领先的在研项目,从计划完成时间来看,公司在未来的3年内每年都将保持多款新产品的推出频率,保障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图1: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资料来源:Wind

近年来公司业绩稳步增长:2018年公司实现收入9.22亿元( 44%),净利润1.92亿元( 90%),扣除非经常性项目的净利润1.75亿元( 73%)。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为59%,其中内镜业务是最大的收入驱动因素,2014-201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82%。其增长驱动的动力主要有两点:1)EMR/ESD(内镜下粘膜下剥离术)的销售存在扩张趋势;2)全球性的需求增长。

图2:2013-2018年营业收入与利润(百万)

资料来源:Wind,公司年报

图3:2014-2018营业收入与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Wind,公司年报


二、从新三板到科创板

(一)融资需求大成为转板的主要原因

1、研发费用支撑营业收入增长

由表1中的财报数据可得,南微医学的营业收入需要研发费用的支撑,2016-2017年研发费用投入大幅度增加进而带来营业收入的大幅上涨,而2017-2018年研发费用的增速放缓也带来营业收入增速放缓,因此,如仍想保持高速的增长趋势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并保证一定增长。

表1:2016-2018公司研发费用及营业收入总额(百万元)及增长情况

2018
2017
2016

总额
增长率
总额
增长率
总额
研发费用
49.12
29.73%
37.87
112.75%
17.80
营业收入
922.1
43.93%
640.67
54.64%
414.31
比重
5.33%

5.91%

4.30%

资料来源:Wind,公司年报

2、NEEQ上市后融资行为

我们统计了公司新三板上市后的融资行为,据招股说明书透露,融资目的主要包括建设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因此对持续性的投资有较大需求。

表2:NEEQ上市后公司融资行为
时间
融资渠道
投资者
金额(百万元)
2015年12月
新三板上市
-
-
2016年6月
员工持股
-
33.0
2016年6月
PE
华兴资本
-
2016年9月
PE

-
2016年
股权质押
-
45.0

资料来源:Wind,公司年报

3、现金流分析

大量现金流的流出主要用于工业园区建设和企业并购等,虽然近几年净现金流入,但仍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研发和投资需求。

表3:企业现金流分析(百万元)

CFO
CFI
CFF
NCF
2013
-6.75
-63.00

-71.61
2014
50.42
3.20

49.06
2015
10.23
-65.47
34.44
-21.66
2016
79.98
-69.45
34.75
49.32
2017
140.48
-100.24
-13.88
24.18
2018
192.32
-26.30
-4.72
167.14

资料来源:Wind,公司年报

(二)南微医学的艰难上市过程

1、主板上市失败

南微医学于2017年5月申请在主板上市,中国证监会于2017年6月8日正式受理了该申请。然而由于财务问题无法满足主板上市要求,南微医学于2018年3月撤回了这一申请。2014-2016年上市主板的招股说明书实现了28.7%的年复合增长率;2016-2018上市科创板之前实现了90.4%的年复合增长率。

图4:上市主板和科创板招股说明书中归母净利(百万元)

数据源:Wind,招股说明书,公司年报

图5:上市主板和科创板招股说明书中费用情况(百万元)

数据源:Wind,招股说明书,公司年报

2、成功上市科创板

(1)满足科创板上市条件:2016年净利润经调整后为负因此无法满足主板上市要求(三年正利润)但仍满足科创板五套上市标准中的第一套:两年净利润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

(2)行业满足科创板偏好:目前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大多属于六个行业,分别为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和环保行业,南微医药属于其中的生物医药行业。

(3)科创板上市用时更短:南微医学于2019年4月3日申请IPO,2019年7月22日便成功上市。

图6:2018年各板块平均IPO天数

资料来源:Wind

三、成功上市STAR对公司的影响

(一)募资情况

从公司公告中看出,公司上市首发募集资金17.49亿元,并计划投资生产基地、国内外研发与信息化建设,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分析的投融资需求,谋求长足发展。

表4:融资结构统计

金额(万元)
占比
上市以来累计募资
168,331.14

直接融资
174,868.30
100.00%
首发
174,868.30
100.00%
股权再融资


发债券融资


间接融资(按增量负债计算)
-6,537.16

累计新增短期借款
-4,000.00

累计新增长期借款
-2,537.16

资料来源:Wind,公司公告

表5:公司募投资金用途(万元)
项目名称
投资总额
拟投入募投资金
生产基地建设
65,592
65,592
国内外研发及实验中心建设项目
15,295
15,295
营销网络及信息化建设项目
8,583
8,583
合计
89,434
89,434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

(二)市场表现

南微医学自7.22日在科创板上市之后,公司股价从120元/股升至160元/股,总市值达209.68亿元,PE为74.5x。

图7:上市STAR后市场表现(元/股)

资料来源:Wind

(三)财务分析

据上市后公司披露的财务报表显示, 19Q3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较18Q3同比增长43.12%/58.59%至3.43亿元/0.77亿元,2019年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达9.61亿元/2.27亿元,同比2018年增长41.19%/38.9%,根据市场一致预期,预计2019年全年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2.59亿元/2.77亿元,同比增长36.58%/43.63%。尽管由于上市不久财务数据披露较少,但是从单季度分析以及市场预期不难看出,公司业绩同比改善并呈现逐季修复的趋势。

图8:公司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Wind,公司年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