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巴菲特都会在信里向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讲述公司的变化,以及对未来的判断。因为巴菲特是世界级的价值投资大师,这些信中又会包含投资智慧以及经验的分享。因此每年的信会被无数人封为“投资圣经”。对于崇尚研究价值投资的广大投资者而言,这是值得欢呼的一天。因为我们又可以在这封信当中,追随大师的智慧,学习大师的经验。小投作为一个信奉价值投资的人,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通读完2020年的信件之后,小投只有一个感觉:信的内容,全是干货,没一点水分。
温馨提示:小投在解读巴菲特信的过程中,会举一些国内正面负面的公司事例,不构成投资建议。入市有风险,还请小伙伴们多多看财报分析,形成自己的判断。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公司的资本必须能赚到很多钱,举个例子:比如贵州茅台,酿酒是他们的主业。而酿酒,需要投入的资本成本很少,酒窖的建设成本也不高,建出来能用好多年。但酿出来的白酒却很值钱,而且也不用担心销量。公司的酒窖厂房虽然不多,但是非常能赚钱。而像一些制造业公司就不一样了。这样的公司,处在一个高强度的竞争环境里,如果想要多赚钱,就只能新建厂房,扩大产能提高营收。新建厂房的成本很高,如果市面上有新技术出现,公司就需要跟进。公司虽然也赚钱,但赚的都是辛苦钱,需要很高的投入才能赚到。所以,同等有形资本下,能够带来更多回报的公司,就更加值得关注。放到投资市场来看指标的话,就是选择高ROE、高ROIC的公司。ROE就是净资产收益率,表示的是公司的净资产可以赚到多少钱。ROIC是投入资本回报率,表示的是公司投入的资本能赚到多少钱。而这个理念,也可以拓展到我们生活,那就是选择“投入产出比高”的事情做。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管理层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力不同的管理层,对公司的影响也天差地别。举个例子:同样是做共享单车,摩拜和OFO两家的结局截然不同。特别优秀的管理层,比如说空调行业的格力,就能带领公司从一个不知名的N线小厂,一路干翻了当时空调界的“四朵金花”,成为空调行业的绝对龙头,并成功登入世界 500强企业。而特别差劲的管理层,会带着公司“越走越差”,比如说零售行业的国美。在最辉煌的时候,它与苏宁同是家电零售领域的超级龙头。而更换管理层后,国美一年不如一年,现在已经快要淡出大众视野了。当然,管理层光有能力还不够,还需要诚实。像獐子岛这种公司,管理层的经营能力其实并不差,只不过他们发现,在股市里欺骗投资者,比好好经营更加赚钱,于是每年都坑骗投资者。综合而言,既需要管理层有能力,还需要管理层诚实可靠。在我们投资的时候,很难判断管理层是否优秀。一般来说,只能根据公司过往的经营成果,来判断公司的管理层是否优秀。这个最容易理解。即使公司能赚钱,而且管理层优秀,但如果你买贵了的话,还是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些泡沫。股市里面绝大多数亏钱的人,通常都干了一件错事儿:买太贵了。每逢牛市,市场暴涨。市场的赚钱效应,会吸引许多人参与到追高上去。于是,好玩的事儿出现了:很多人牛市亏得最惨,熊市反而不怎么亏钱。
当然会,股神也是普通人。只不过他会不断复制成功的经验,让自己的多数、或者关键的几个重大决策,是正确的。巴菲特用婚姻形容看走眼的时候,真的是既形象又贴切。
收购公司就像婚姻。当然,婚姻都是从美好的婚礼开始的,可后来,现实就和婚前的期待大相径庭了。有的婚姻比婚前双方希望的更美满,还有的很快就让双方的幻想破灭。用婚姻类比收购,我们以往的那些婚姻大部分还是可以接受,所有的收购交易对象都对他们很久以前做的决定感到满意。有些婚姻是美好的。但不少婚姻已经让我开始怀疑求婚时的想法。
这个比喻放在我们正常的投资里,也很合适。
我们投资的时候,经过仔细分析、严格筛选,可能会找到一批看起来不错的公司。但实际买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看起来差不多的公司,却出现截然不同的状况:一些公司越来越好,一些公司则会暴露出来“渣男”本质。
即便是股神巴菲特,也会有看走眼的时候。我们普通人投资股票的时候,遇到“渣男”公司也很正常。但我们可以通过严谨的规则,在买入之前,尽可能多地过滤那些“渣男”公司。同时在“渣男”公司暴露破绽的时候,毫不犹豫直接替换掉它们。
巴菲特在信中表示,如果未来的几十年里,当前的低利率政策继续维持,企业税率也维持不变的话,股票的收益将远高于债务工具。PS:低利率政策是用来刺激消费、刺激生产的,为啥要用低利率政策来刺激呢?消费和生产都在走下坡路,如果不刺激的话,也许会陷入到经济衰退的路子上咱们参考一下邻国日本。它在很早的时候,就施行了低利率的政策,并在后来转成了负利率政策。在这个过程当中,低利率政策虽然对日本经济有所刺激,但产生的影响比较有限,整体经济发展还是处在一个比较缓慢的阶段。观察日本国债,它的收益可以说是低到了泥土里面,利率只有百分之零点几。而代表日本股市的日经225,却走出了下图这样的状态。虽然,低利率政策的经济刺激不如预期,但总是有的。民众并不是完全不消费了。低利率政策下,仍然会有一批公司出现。他们通过经营获利,从而实现股票增长。在低利率环境下,短期来看,债券类投资(比如国债)的避险能力很好。但长期而言,股市的成长性,会使它超越债权类投资的收益。

2020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里,我们需要领会的“精神”有以下三个重点:
-
第三,在低利率时代,股票比债券长期来看,成长性更高。
好啦,关于2020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小投就和大家分享这么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