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书速读】真正的功夫是有形的——读《张鸿庆传形意拳练用法释秘》

 武谈 2021-01-21

我习练形意拳近十年,再读《张鸿庆传形意拳练用法释秘》,感触良多。今天就书中的一个点,谈谈我的体会。书里讲“褚广发主张少学多练,按二十四法校正动作,慢练,边练边悟,边练边找劲找气……褚师看拳,就摸一下对方的腹部和腰部……白练功,黑练气。”看似毫无联系的三句话,却点醒了我最近一直在琢磨的一个疑问。

我得了个疑难杂症,看了好多医生。有的医生主张从外科治,有的按内科治,有的说是心理,有的说是生理,有的说肝胆问题,有的说是肾脏问题。百无头绪之下,我特地去了一趟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见了一位这个领域的专家,她的结论是让正骨,说我脊柱有问题。我说其他中医都说我脾肾两虚、七情内伤啊,为什么要正骨呢?这不是头疼医脚吗?专家反问我其他中医的治疗方案呢?怎样补脾肾啊?怎样修七情啊?我顿时无语。突然悟到真正有用的办法都是有形的,而国学的学习过程也是从有形到无形,再回到有形的辩证过程,练功夫同样如此。

练功夫是一个有形与无形交替转换的过程。大家都讲形意拳是象形取意,重在意和气,但怎样触发意和气呢?那得有规矩啊。什么是规矩,二十四法啊!那么怎样检验自己的练功进度,就是要看腹部和后腰。因为练功最开始是贯气,贯气的基本特征就是小腹隆起,后腰像围了个救生圈,体内开始有内气的存货了。白练功、黑练气,气是无形的,想获得无形的气,必须求助于有形的功。师父常说,练功不是瞎折腾,练一秒也有一秒的收获。

我以前还练过八极拳,八极拳“一练”拙力如疯魔,就是追求有形,练这个有形是为了追求“二练”软绵封闭薄。没有有形的刚劲,出不来无形的柔劲。但这个柔劲还不是终点,怎样来用呢?“三练”寸接寸拿寸出入,又到了有形的用法。后面还有无形吗?有,那就是“四练”自由架势懒龙卧,功夫上身深入骨髓,好比练成老虎了,懒洋洋的也有巨大的杀伤力。有形是阴,无形是阳,这个过程就是个阴阳交替的过程。

所以说,大家在练拳时,不要停止思考,要辩证地多思考。虽然都说聪明人练不出拳,只有笨人傻人才能坚持,但是你要科学地看待练拳的路径。真正的高手讲国学都是非常简单实用的,在假大师嘴里才是玄而无用的,让你摸不到头绪的。其实这不一定是你不懂,而很可能就是假的东西。真东西是具体的,可以看得见变化的,拳友不要总检讨自己没有坚持练习,可能你走的路就不对。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

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侪辈共担此责

诚邀您加入武谈

从今天开始

让改变成为可能

武谈

微信号:bkjwuta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