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时期国民党为何要使用法币取代银元,法币60亿的面值是如何产生的?

 旭日东升0y84wc 2020-04-14

法币是1935年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法定货币,存在时间是1935年至1948年这13年间, 1948年法币被金元卷取代,法币可以说是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初期对国民党有着致命的影响。

政府的法定货币其实类似古代钱庄的银票,因为中国是传统的银本位国家,白银是市场的主要流通货币,但因为银子相对较重,不可能身上背几百两银子出门,所以各地出现了钱庄。银子存在钱庄,钱庄给你银票,你可以在钱庄的全国连锁店自由兑换成现银,所谓的13省通兑,也就说明钱庄实力大,在全国都能直接换银子。大的钱庄可以开出银票,如果银票换不成银子自然,钱庄就会失去信用,自然也就要倒闭。

民国初期,国内货币仍然采用银本位,只是货币的形式换成了银元,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袁大头“,当时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人民币2500左右。当时银元虽然是货币,但因为银元是真正的银子,所以当时的北洋政府根本没法超发货币,所以1935年之前根本没有出现过太大的通货膨胀,社会经济结构相对稳定,如果没有军阀混战,当时可以称得上是民国的黄金时期,主要是因为老百姓都认可现大洋,社会经济自然稳定。

193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通过了“购银法案”,美国政府国内国外进行大量收购白银,白银的价格也由1934年的25美分涨到50美分,最高达到了80美分。

由于市场白银短期上涨,促使当时财政困难的国民政府财政部打起了投机白银获利的想法,国民党在1935年发行法币,同时规定法币与银元实行一比一的自由兑换,因为政府采用各种政策鼓励老百姓把银元换成法币,政府收税之类也要求通用法币,所以市场也开始认可法币,直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党的法币发行量也没有超过14亿元,国民党政府严格执行法币与银元一比一的发行规模,所以法币一直信用度很高。

抗战爆发前国民党经济方面还是比较成功的,国民党利用法币把老百姓手上的白银都换了过来,然后把白银卖给美国换取大量外汇美元,用外汇向德国购买武器装备,当时国民党组建的德械师的经费就是来自银元换的外汇。因为国内老百姓根本不可能会用法币大量要求换回银元,所以这个经济体系一直处于安全的运营状态。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党很多地区相继沦陷,日军占领了很多地区。日本在沦陷区强制发行自己的伪币,要求老百姓把法币兑换成伪币,然后日本利用大量的法币,到国民党统治区要求兑换银元(或者外汇).因为国民党把银元换来的外汇都购买武器装备花了,所以无法做到一比一兑换。虽然国民政府分别从英国及美国得到超过1000万英镑及5000万美元的贷款,但很快也被消耗掉。

直至1940年,国民党正式宣布无法自由兑换法币,法币的信用就此失去。国民党也就无所顾忌开始大量印刷法币,法币就此持续贬值。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法币发行量不超过14亿元。,1945年抗战胜利,法币发行总量5569亿元,比战前增加约400倍。直至1948法币取消共发行604万亿元(最高面值60亿),造成民间的恶性通货膨胀,国民党彻底失去了民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