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

 维真zqiw0cs1js 2020-04-15

总的来说海绵状血管瘤是由三种成分组成:(1)血管成分,为窦状腔隙组成,含有缓慢流动的血液。(2)结缔组织间隔。(3)周围为围绕病变的胶质增生。

1.CT表现:

CT一般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等至稍高密度影,可合并斑点状钙化,周围一般无水肿,较大的病灶可有轻度水肿。海绵状血管瘤急性出血可表现较均匀的高密度影,灶周有轻度水肿,注射造影剂后,70%~94%的病变可有轻度到中度增强,强化程度与病灶内血栓形成和钙化有关,典型表现为不均匀的斑点状增强。伴有囊性部分的病变,可见环形增强。延迟CT扫描的时间,造影剂增强的密度可以增高。病变周围的胶质增生带为低密度,灶周水肿一般不明显。如病灶较小或呈等密度,可被漏诊。

2.MRI表现:

MRI诊断海绵状血管瘤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与敏感性。由于瘤巢内反复多次少量出血和新鲜血栓内含有稀释、游离的正铁血红蛋白,使其在所有序列中均呈高信号,病灶内有条带状长T1、短T2信号带分割而形成爆米花或网格状混杂信号团,周围环以低信号带(尤以T2像明显)为典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

I型:病理上相当于亚急性出血,正铁血红蛋白逐步降解为含铁血黄素与铁蛋白。11型:病理上相当于机化程度不同的血栓与小血肿,周围是胶质增生的脑组织和含铁血黄素沉积,提示病灶反复出血和血栓形成。Ⅲ型:相当于慢性出血,血肿溶解后残留的含铁血黄素。IV型:病理上是小型海绵状血管瘤或是毛细血管扩张症。偶尔其他隐匿性血管畸形或肿瘤也有类似表现,如有明显的增强,则提示肿瘤的可能。

3.脑血管造影:

海绵状血管瘤为隐匿性血管畸形,即使采用数字减影技术也很难发现。其原因可能是:①病灶内的小血管血流速度慢;③病变的血管腔内常发生血栓形成;③没有扩大的供血动脉或早期显影的引流静脉。在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或并发脑内血肿者可见无血管区和正常血管移位的占位效应。少量病例静脉早期或毛细血管期可有血管染色,这种脑血管造影征象是非特异性的,也可见于其他血管畸形、肿瘤、缺血性病变和炎性病变。由于病灶内血流缓慢,海绵状血管瘤的血管染色显影延迟,采用缓慢注射15Inl造影剂的方法,可增强病变血管的染色。

当你发现自己有不适症状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专科检查,通过影响学检查结果排除海绵状血管瘤疾病的发生。如果一旦确诊海绵状血管瘤,就要及时接受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的恶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