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用小验方 | 小验方三则

 光年中医骨伤科 2020-04-15
治牙痛内服外用方

内服方
清热解毒方:黄连3克,黄芩9克,黄柏9克,紫花地丁15克,蒲公英15克,青黛15克。水煎2次,合并药液,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7剂。适用于因脾胃湿热所导致的牙痛,证见牙龈肿痛、出血、口渴、口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
通络止痛方:川芎15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防风10克,细辛9克,葶苈子10克。水煎2次,合并药液,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7剂。适用于因络脉不通所导致的牙本质过敏、牙釉质破损牙痛者。

外用方
花椒油滴齿:花椒10克,麻油100毫升。麻油放锅中烧热,加入花椒,炸焦,去花椒,待凉,用时将药油滴入龋齿中,可速止龋齿牙痛。鲜毛茛方:鲜毛茛叶2~4克。洗净,捣成泥状,充填龋齿中或外敷印堂穴,痛止即去除。另方:鲜毛茛全草1000克,洗净,捣烂,用纱布盛之绞取汁液,加入95%酒精15毫升备用。牙痛时用棉签蘸药液擦抹患牙。此方可用于各种牙痛。

治疗失眠的脐疗方三则

1.交泰丸:取黄连、肉桂各等量,蜂蜜适量。将黄连和肉桂一起研为细末,加入蜂蜜,制成药丸,每丸重1克。失眠患者可每次取药丸1粒,填于肚脐内,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晚换药1次。适用于伴有心烦多梦、心悸健忘、眩晕耳鸣、口干咽燥、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小便短赤等症状的失眠患者使用。

2.酸枣仁粉:取酸枣仁10克,研为细末,置于患者的肚脐内,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天换药1次,可连续用药3~5天。该方具有养心安神,生津敛汗的功效,适用于伴有惊悸怔忡、体虚自汗、盗汗、口渴等症状的失眠患者使用。

3.柏子仁粉:取柏子仁10克,研为细末,置于患者的肚脐内,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天换药1次,可连续用药3~5天。该方具有润肠通便,养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伴有惊悸怔忡、大便秘结等症状的失眠患者使用。

妊娠咳嗽验方小汇

1.桑叶、菊花、黄芩、白芍、钩藤、蔓荆子各15克,石决明30克,甘草1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适应妊娠咳嗽伴头痛者。


2.紫菀、桔梗、天冬、白前各12克,桑白皮、杏仁、青皮、竹茹各9克,甘草1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适用于妊娠咳嗽,证见咳甚遗尿,胸胁胀满,面目浮肿者。


3.熟地、炙百合、麦冬各15克,山药20克,山萸肉、阿胶珠(烊化)、五味子各1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适用于妊娠咳嗽,证见痰少或痰中带血,咳甚遗溺者。


4.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苏叶、桔梗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妊娠咳嗽。


5.百合、阿胶(烊化)、杏仁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妊娠咳嗽。


6.当归12克,白芍、沙参、麦冬、紫菀、款冬花、桑白皮各9克、川母、知母、阿胶(烊化)、五味子、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妊娠咳嗽伴干咳无痰者。


7.百合20克,紫菀、麦冬、桔梗、桑白皮、竹茹各15克,甘草1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适用于妊娠后咳嗽伴痰少者。

8.党参、黄芪各15克,陈皮、醋炒升麻各7.5克、桑螵蛸、益智仁、焦白术各25克(若遗尿带红加地骨皮10克)。水煎分2次服,每天1剂,连服4~6天。适用于妊娠期咳嗽时尿液流出者。()

文 | 丁树栋 李珍新 施善葆

编辑 | 毛凯亮

审核 | 张海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