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作陷入瓶颈,成长停滞,如何打破现状,突破自我?

 坚持最后5分钟 2020-04-15

工作陷入瓶颈,成长停滞,如何打破现状,突破自我?

2017年6月,我从一所不知名的二本大学毕业。

虽然读的是音乐专业,但因为对新媒体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加上大四也在尝试自己写作,并帮老师修改论文稿。

所以在找工作的时候,几乎没有碰壁,就拿到了很多公司的offer。

由于刚毕业,抗压能力十分弱,每天做着毫无成长性的工作,薪资也少得可怜,才3K多,我终于开始焦虑:

1、每天重复工作,没有创新。

2、工作性质非常简单,履历没有出彩的地方。

3、之后要跳槽到更好的工作岗位,相对艰难。

4、公司的离职率,入职率都很高。

5、承诺的涨薪没有做到。

综合考虑后,在2018年4月,我选择裸辞,回家考教资。

但考教资只是为了将来多一条路,所以,我在2018年6月中旬继续回上海,重新找工作。

没有了应届生光环的加持,找工作屡屡碰壁。

有一次面试,一位主管二面我,在听说了我的工作经历后评价了这么一句:

“我对你的工作经验表示很可惜,你本可以有个更好的光景,但是你荒废了近一年。”

在我心灰意冷的时候,一家互联网公司聘用了我,负责社群运营。

虽然我完全没接触过,但因为以前参加过年度社群,所以很快就上手了。

第一次带训练营,最终的转化率达到40%左右,还谈成了一家团购。

老板很开心,在我入职了一个半月后,就给我提前转正了。

再后来,我得到了一次线下课培训的机会,整整学习了4天3夜。

学习完毕后,我将学到的内容做成课件,把内容复制给团队,并开创了线下培训课,我负责打样环节。

就这样,我一路升级打怪,从社群运营再到线下培训,最终晋升到了市场部总监,进行外部合作对接。

这个过程,我用了8个月的时间。

工作陷入瓶颈,成长停滞,如何打破现状,突破自我?

由于被“临危受命”,我和前市场部总监仅仅只有3天的对接时间。

对接人将所有的资料整理汇总给我,并一一介绍。

除了运营公号,其他都是我没有接触过的新业务。

除此之外,老板还给我增加了一项任务:开发训练营。

那段时间我跟电动小马达一样,每天都在高速运转。

一个月只能休息4天,经常熬夜加班,一周里有一到两天是晚上接近12点才到家。

起初我不会与外部讲师谈合作,我就时不时私下咨询之前的负责人。

求她指点迷津,然后仔细记下。一个月后,我把业务全都熟悉了。

第一次做线下活动,我反复确认细节,这时来了一个擅长谈合作的新人。

于是我开始学着他的方法,现学现用谈合作,但这之后,我几乎没有可以提升的地方了。

工作陷入瓶颈,成长停滞,如何打破现状,突破自我?

因为我总是习惯性的想去请教同事,问他们怎么做?再自己做决定。

某一天我们对接了一个合作,沟通后发现课程内容很好。

老师的转化率也很赞,是我们正需要的,加上是代理商推荐,我们火速开启了招募。

招募后,却出现了两个问题:

一:这位老师只是为了给朋友帮忙的,不考虑跟我们长期合作。

二:招募效果史无前例的惨——只有1位报名。

经分析发现,这个主题受众并不好。

我很困扰,不知道要不要继续合作。想让对接人修改主题,但没有得到回复。

我还不能直接让老师修改整个主题,整个文案,毕竟老师只是纯粹帮忙。

我脑海中不停的重复“怎么办?向谁求助”这个信息。却丝毫没有考虑——怎么学会自己去解决去处理?

后来,还是同事帮我找到了核心点,问我是不是非要这次的合作不可?
如果不能长期合作,是否值得自己耗费这么长的时间在这个合作上面呢?

我恍然大悟,心下已经有了决断。

后面我又问,该怎么跟他们说“暂停合作”?

又是我靠同事一点点的“教学”,发现源头出在下级代理商。

后面跟同事一起想好了沟通话术,演示了三四次才去解决的问题。

全程没有尝试过,自己独立解决问题。

因此,总觉得虽然晋升飞速,但其实没有获得真正的成长。就好像有一层看不见的墙堵在了我和成长之间,很困惑。

工作陷入瓶颈,成长停滞,如何打破现状,突破自我?

于是,我决定报班学习,提升自己。

我把目光放在了关注了很久的小米姐的职场课上。

小米姐的公众号我在2016年就已经关注了,每一篇原创文章都很走心而且有干货。

相信跟着这样的人学习他们精心打磨的课程,一定不会错。

01掌握做事底层逻辑,让我面对工作更从容

之前的我只会单纯的制定目标计划,不去做任何的拆解,一切只凭心情。

一旦没完成则不会认为是自己内部出了问题,而归结于外部因素:

昨天又加班了;今天有突发情况;给自己的目标制定的太大所以完不成等等。

在学完目标管理的第二天,我就根据讲的课程内容,拆解了生活目标。

主要从这几个模块进行:

1.写出近期的生活目标,目标要简单明确数字化,比如6个月内读5本书;

2.思考制定此目标的原因,创造真正的目标价值;

3.根据阅读时间以及阅读书籍的本数进行进行目标拆解;

4.目标前置,降低失败的风险;

5.进行时间规划,安排每天花多久的时间进行阅读;

6.找出阻碍因素,为了更好的完成目标。

根据以上方式,我拆解了我的阅读计划:

半年阅读5本纸质书,APP内听25本书。

想要有效达成目标,除了有一套拆解及制定计划的方法之外,还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保能跳一跳够得着。

工作陷入瓶颈,成长停滞,如何打破现状,突破自我?

我根据目标情况,拆分出在这半年里:

我要读哪几本书?每天要读多少页纸?

平均每多少天要听一本书?做什么样的输出证明自己的读书成果?

阻碍因素是什么?解决方法又是如何?

最后得出,每天至少读20页纸,平均每6天听完一本书。

每天最多只需要给自己留出1-2小时的阅读时间即可。

最好还要用读书笔记的方式进行阅读输出。

因为将目标前置了,所以如果每天能通过制定的目标按时完成。那么能提前5-10天达成阅读目标。并且,为了防止自己偷懒。我还设定了这一项:请朋友监督。

在目标制定完毕后,我发现,看上去很大的目标,在拆解完后会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难,难的也许只是自己心里这一关。

02主动拥抱变化,遇见更好的自己

这次疫情期间,我们整体业绩下滑了30%。我的部门更惨。

受到这次疫情影响,线下活动也无法正常进行了。

我深知“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

在年前,已经尝试线上社群的合作项目对接,并且谈成了一个线上训练营的合作。

这个举动,让我们过年期间的业绩,勉强达标。

合作的训练营的招生效果特别好,最终的呈现效果也很棒。

我以为可以高枕无忧,训练营兴许可以成为爆品,那么部门业绩就不用发愁了。

但我忽略了一点:这个世界唯一不会变的就是变化,同样的方法,不一定能用第二次。

经历了一次报名高峰期后,再次招募下一期,报名人数直接下滑了80%,少得可怜.

这也就意味着——3月份的业绩可能连30%都完成不到。

工作陷入瓶颈,成长停滞,如何打破现状,突破自我?

我开始焦虑、不知所措,反反复复思考一个问题:2月份目标达到了,3月份怎么办?

正好天一老师,讲到了一个知识点——底层能力迁移:面对没做过的事,不会慌张。

底层方法就是,从事情中提炼出最本质的方法,扎根在脑海中成为习惯,反复被调取使用,这可以让我们适应不同的工作情景。

我压住焦虑,认真思考了目前碰到的问题,总结下来大概就是两点:

1、线上合作老师只有一个,类型太单一,需要继续招募老师

2、受众面不广,招募效果无法提升

根据以上问题,我进行了分析:

1、根据往期经验,受众面广的,招募效果也好,那么如何知道会员的受众呢?

2、招募线上合作老师需要哪些流程,通过什么渠道进行招募?

3、必备的师资条件是什么?

4、一个月要谈成多少位老师,且招募多少次才能达成业绩?

工作陷入瓶颈,成长停滞,如何打破现状,突破自我?

分析完毕,接下来做的,就是一步一步将问题解决。

虽然业绩下滑,但好在我们的会员基数多,所以我决定先从这方面进行突破。

我尝试先做一个针对书友的问卷调查,重心就是向书友收集他们喜欢的训练营主题。

于是,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喜欢参与哪些训练营类型

2、能接受的训练营时长是多久

3、写出想学习的细分领域,如想学写作领域里的营销文案

为了防止会员看不懂或不知道怎么填写,我在每个选项中写了提示文字以及参考案例。

接着,我将问卷题进行整合设计,发给了一位对我们的问卷计划毫不知情的同事。

并且问她,是否能看懂问卷的目的。

当同事准确说出时,我就知道,问卷成功了。

随后,我将宣传的时间排好,通过工具设好定时群发,坐等会员们的反馈。

最后,我们收集上来122份有效反馈,我通过问卷自带的统计功能很直观的看到了会员们的喜好程度。

工作陷入瓶颈,成长停滞,如何打破现状,突破自我?

(我的调查问卷)

工作陷入瓶颈,成长停滞,如何打破现状,突破自我?

(我的调查问卷)

接下来第二步,招募线上老师。

我用同样的方法做了问卷,同时还增加了筛选功能。

与其让会员们抱着希望全部填写完,不如在一开始就制定好标准。

既能减少解释成本,又能让会员减少失落感,同时也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

工作陷入瓶颈,成长停滞,如何打破现状,突破自我?

(我们的定向问卷)

就这样,我们招募了两次,虽然最终只得到了12个有效反馈。

但是筛选下来发现,可以合作的老师高达6位。

我花了好几天的时间,认真梳理了一份线上讲师合作流程。

从筛选到合作签约非常全面,根据在合作的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以及被忽略的问题,我及时思考、复盘,对流程进行相应的优化,确保通过流程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

就这样,在与线上合作老师洽谈时,我根据流程里列的注意事项一一跟对方沟通,确认,最终达成了初步的合作。

所以,3月份的合作老师,我从2月份的1位,扩增到了5位。

目前,截止到月底前5天已经完成了86%,比其他部门进度多出35%。

看到这样的成果,我真的很开心。如果不是通过这次上课,我可能只会逃避。

想着“怎么做不成”,不想去努力,不想去积极处理问题,认为这是个不可能成功的目标。

但现在,我学会了自己去尝试独立解决问题,而不再是只会向同事寻求帮助。

并且,通过这次流程化的梳理,减少了大量需要用脑回忆的工作。

也就提高了工作效率,有了更多的精力去思考怎么将任务完成的更好。

03学会复盘总结,让工作更顺畅

在第三节课,老师讲要学会给自己的工作做记录。

起初,我觉得这个没什么太大作用,因为每天工作上的事情很少,几乎不用做记录。

但随着线上合作老师的数量增加和招募活动,再加上经常开会,我经常被打断思路,往往开完会就不知道进展到哪里了。

比如,没有提前与老师跟进转化进度,不能按时汇总业绩。

比如,开班前没有提前一天提醒还没入群的伙伴进群,原本不需要在下班时间搞定,后面只能在休息日加班把工作做完。

就因为这样,原本半小时能完成的内容,可能就要用1个小时才能完成。几次下来,浪费的时间就很多了。

这时,我才意识到工作记录表的重要性。

在准备用表格时,也曾经因为“不会灵活运用这些表格”的问题而感到十分困扰,于是我就去求助了小米姐。

小米姐给了我这样的答案:先僵化,再固化,最后优化。

先按照一个方法,去套用你的情况,在这个基础上,掌握它,熟练后在优化。

后面,我努力稳住情绪,将这段时间的工作做了复盘。

我整理了这段时间已经处理完的事,正在处理的事,以及即将要处理的事,并拿出了老师给的计划表。

根据事情的重要紧急程度排列,一步一步将我要做的工作填充上去,这是第一步。

填完以后,踏实了一些,但总觉得这样还是不够稳妥。

于是,我又在最右边的空白处增加了一个表格:待办事项。

我还故意拉出很大片的空白,以备不时之需。

工作陷入瓶颈,成长停滞,如何打破现状,突破自我?

(因涉及业务隐私,故用简单的表格来示意,打了马赛克)

做完这些后,我又给各位合作老师单独做了文件夹,以老师名字命名,方便我辨认。

以后关于每位老师的相关资料,都会放在相应文件夹里。这样,就大大减少了错误率的发生。

通过复盘我更加深刻的意识到:制定好目标后完不成目标不丢人。

丢人的是明明知道完不成目标,却不承认,自我麻痹。

或者开始自我否定,怀疑自己的能力,价值。

写在最后

这次训练营学习,不但让我意识到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也让我因此通过制定目标及复盘中受益。

生活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通过制定的阅读计划,我渐渐变得有耐心了。

以前读书都是跳读式,在安静的地方都看不进去文章。

而现在,我能完整的看完一篇之前可能看一半就丢掉的文章。

工作中,面对变化我也不再逃避,而是思考怎么样才能完成的更好,怎么样才能有效提升工作业绩。

接下来,我要将这些底层逻辑逐一消化,反复实践,直到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我相信,如果将这次训练营的内容完全消化完毕,之后在职场上碰到任何事情,都可以不慌不忙,妥善解决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