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组织健康度的概念特征与诊断

 人力一号位 2023-11-01 发布于广东

组织健康度的概念、特征与诊断

一、组织健康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健康?

健康概念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传统定义上,健康是指一个有机体或有机体的部分处于安宁状态,它的特征是肌体有正常的功能,以及没有疾病。1948年,WHO对健康作了界定: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1989年,WHO对健康做了新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而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二)什么是组织?

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等。

广义的组织以人体举例,"人体九大系统是指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形态相似和功能相关的细胞借助细胞间质结合起来构成的结构成为组织。几种组织结合起来,共同执行某一种特定功能,并具有一定形态特点,就构成了器官。若干个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起来,共同完成某一特定的连续性生理功能,即形成系统。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约占成人体重的60%;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狭义的组织专门指人群而言,运用于社会管理之中。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组织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组织不仅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元,而且可以说是社会的基础。

        对于公司而言,从管理角度,组织可以表达为:

组织= f(人员、组织系统、业务流程、文化、 X)

(三)什么是组织健康?

组织健康是指一个组织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快地进行不断调整、执行和自我更新,以获取持久的优异业绩的能力。

业绩是指一家企业为其各利益相关方提供财务和营运收益。它通常通过净运营利润、投资回报、总股东回报、净运营成本、库存周转率等指标来衡量。

业绩增长则体现在此刻的财务结果中,而组织健康则表现为有能力实现一年又一年的持续发展。这两个因素是不一样的。有些公司既没有业绩增长又没有组织健康,有些公司只有业绩增长或者只有组织健康。最终的竞争优势是在于同时实现业绩增长和组织健康。

二、健康的组织具有更好的业绩表现

根据麦肯锡十多年的研究和更长时间的经验:组织健康会推动业绩的提高;事实上,任何组织的长期成功至少有50%是由其组织健康推动的。

注:图中数字指的是组织健康状况具有优势的企业在财务业绩上超过中位数的可能性(百分百)

麦肯锡断定:业绩与组织健康之间不只具有相关性,事实上是因果关系,因此需双管齐下,在关注业绩同时,关注组织健康同样重要

三、组织健康的四大特征

1.      环境适应性:组织健康首先表现为对环境的适应。多数学者同意将组织要能适应环境、生存作为“健康型组织”的基本条件,如果组织活不下去,也就没什么“健康“可言”
2.      自我调节性:健康的组织能透过自我监控、测量或评估,持续通过政策或方案,促进员工幸福和组织健康,用适应和灵活来保持组织与内外压力的平衡是组织生存与健康的关键。
3.      学习创新性:倡导学习型组织,将组织的各项决策建立在认真学习创新的基础上,那些存在学习障碍的组织是不健康的,健康组织应该具有不断学习创新的能力,以适应环境变化
4.      持续成长性:健康的组织要能持续培植组织长期的健康和活力。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中强调,组织健康应具有长期持续成长性,不能为短期利益而牺牲组织的长远发展。

四、实现组织健康的三大要素

组织健康是指一个组织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快地进行不断调整执行和自我更新,以获取持久的优异业绩的能力。因此实现组织健康的三大要素在于:

1.     要求在方向上有一定的内部协调一致组织有共同的目标,这一目标能得到组织文化和氛围的支持并且对每位员工都有意义

2.     高质量的执行力是关键组织能力、管理方法和动力去执行

3.     自我更新的能力:组织在理解、互动、塑造和适应其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方面是有效的

五、组织健康诊断方法

组织健康的诊断,可以基于组织的五大要素(目标、权责、机制、文化、人才)来调研分析,这里将五大要素划分为12个子维度、40个行为项。

STEP1 基于组织健康度(OHI)调研问卷,评估总得分为86.08%

STEP2评估当面组织健康现状,发掘关键短板和存在问题

STEP3 对关键问题达成共识后,制定定对应行动与举措,明确责任人与时间

组织健康度是组织诊断的常用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组织健康度需做好调研的闭环管理与诊断的后评估工作,组织健康的提升应该是循环往复、阶梯上升的过程,需定期开展健康度评估(不用求全、关键问题);组织健康度的诊断维度也并非固化的,处于不同阶段的组织对“健康”的需求不一致,可考虑根据自己公司特色建立适配性的评估体系及具体的评估指标

最后本文附上组织健康度调研问题,供各位参考,欢迎各位共同交流:

组织健康度(OHI)调研问卷

大维度

维度

行为项

行为项释义/问卷题目

目标

目标一致

组织目标

我能够清晰地描述所在部门的业绩目标和工作目标

目标达成

我所在的部门根据公司的组织目标制订了高度可行的年度/半年度/季度工作计划

目标驱动

达到或超越既定的业绩目标是我们工作的动力之一

目标导向

充分授权

我所在的部门为我提供了完成任务所需的资源、信息和权限

工作目标

我知道如何将我所在部门的业绩和工作目标与我本人的工作结合起来

权责

架构权责

权责清晰

公司各职能部门职能之间的职责和工作边界界定清晰

分工合理

部门内部分工界定清晰、分工合理

动态调整

部门能根据业务需求适时调整组织架构

制度流程

制度有效

部门有明确且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流程明确

我们具有清晰明确的工作流程

分工协作

跨部门协作

我们能够得到其他部门的协同或帮助

同事关系

部门内部成员相互支持,针对工作业务相互给予反馈与帮助

机制

运营管控

预警机制

部门预先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潜在风险

决策机制

在部门内部以及与其他部门协同过程中,我们会通过会议或其他方式及时、快速作出合理决策

过程管理

部门能够使用过程指标来监控整体工作计划的推进

持续改进

部门通过总结已有的成功/失败经验,持续优化部门管理

考核激励

部门通过反馈考核结果或阶段性工作评价,来激励我们改进工作、使我们尽力追求最佳绩效

组织激励

非物质激励

部门充满对我们的肯定、表扬、关怀等非物质激励

事业激励

绩优员工能够得到竞聘、轮岗等职业发展机会

工作意义

我认为加入公司以来,我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忠诚度

未来1-3年内我愿意继续在公司工作

薪酬合理

我们的年总收入具有竞争力

文化

文化保障

文化认同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奉行“简单、务实、结果导向”

执行力强

在执行和完成任务方面,我所在部门是其他部门的榜样

自我驱动

当没有达到业绩目标时,我们会主动寻找原因以提升和改进,而不是找借口

积极沟通

关于如何达成业绩目标,部门内部鼓励我们自由交流和分享个人见解

领导团队

重视员工

直接领导付出时间去了解我们的特长并善加利用

团队氛围

直接领导善于营造有利于高效工作的积极的组织气氛

冲突解决

直接领导善于引导大家妥善冷静处理部门内部的冲突

人才

人才获取

快速获取

部门能根据需求快速招聘到新员工

吸引人才

部门对公司外部和内部的优秀人才有吸引力

人才适配

部门能招聘到满足部门需求的新员工

人才发展

培训支持

部门支持我们参加工作相关的培训

定制化培养

部门为我制定了适合我个人情况的培养计划

能力提升

我的工作技能和知识相比半年前/入职前(对于入职不满半年新员工)得到了提升

培训机会

区域/无锡片区为我们提供足够的培训资源与讲师

人才任用

职业前景

我们在公司内的职业发展路径清晰

晋升机制

区域/无锡片区有明确的晋升制度

晋升支持

我们能够公平、公正、公开参与区域/无锡片区内部竞聘

不胜任识别

部门能够识别不胜任的员工并制定相应人才计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