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悬解》少阳篇提纲十五条

 黄元御医学研究 2020-04-15
少阳十五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中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1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应不在少阳,其心中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又似少阳大柴胡证,若先此时自极吐下者,知是少阳传阳明也。少阳传阳明,经迫腑郁,必见吐下,大柴胡证,吐下盛作,正是少阳、阳明经腑合病,故大柴胡汤,是柴胡与承气合用,双解经腑之邪。此反用调胃承气汤者,十余日后少阳之余证微在,阳明之腑证已成也。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少阳传阳明,是十余日之后,少阳之余波犹在故也,故此非柴胡证。以十余日前,自极吐下,则知少阳传阳明也,故十余日之后,是少阳之余证,故不用大柴胡汤,已成阳明之里证,故用调胃承气汤。
  若非由自极吐下者,胸疼微烦,便溏腹满者,此为少阳之经,欲传太阴之脏,故不可与调胃承气汤。


2 本条提纲就是解释,少阳传阳明,为什么用调胃承气汤,而不用大柴胡汤。过经十余日,已过少阳经,虽有少阳证,只是少阳之余波也,此非柴胡证,故不用大柴胡,过经十余日,已成阳明证,故用调胃承气汤。为何确定此为少阳传阳明,而不为少阳传太阴,重点,先此时自极吐下也,故知为少阳传阳明。又何知先自极吐下也,以呕则知,少阳传阳明必呕也,传太阴见利而不呕。若非先自极吐下,而胸疼便溏者,则为少阳传太阴也。少阳传太阴,故又不可与调胃承气汤。本条就是提纲结构性难懂。先把提纲“若不尔者,不可与”摘出来,放到最后,就好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