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覺巴·仁欽尊珠,亦譯為不動尊·大寶精進,是藏地有名的大成就師,與岡波巴大師同一時代。他于西元1107年出生於西藏的朗榮匈,家族姓希協,父親叫協更麥窮,母親叫班摩班瑪准。
七歲時,在大法王貢卻卡座下受沙彌戒,並學習五部大論;此後,又從法王傑勒瓦處學習大小五明,同時學習小五部,通達五明及經論,成為傑出學者。
據《青史》記載,十七歲時,摩覺巴就到香匈寺依止瓊波浪覺,上師傳給他喜金剛灌頂,並說:“在年少時,你要多聞佛法,以使正見圓滿。若過早地閉關專修,容易中邪的。”又賜以書本,令他多讀。此後多次求法,師總是叫他多讀書多聞法,不令他過早專修。
年少的摩覺巴見上師不傳法給他,便到上師弟子拉青巴處,求得教授,隨後專修,亦無證驗;複到上師座下求法,上師傳以護法法類和忿怒母教授,摩覺巴邊事廣聞,邊精進修持。一天,上師給他黃金六兩,綾六匹和《經莊嚴論》叫他依止夭波加摩齊,摩覺巴便遵師言,依止修學。
期間,聽說康巴的阿森上師是位善知識,既廣聞博知,又能善巧教授,便前往朗增喀,阿森正好在灌頂傳法,摩覺巴乞求他攝持灌頂。阿森問:“你是誰的弟子?”答:“瓊波浪覺的。”阿森笑道:“你這是放棄了駿馬,來選擇毛驢。”摩覺巴再三乞請,阿森才傳以盧伊巴和《俱生》兩種生起次第,《加行六支根本釋》圓滿次第,《加行鬢根本釋》和《三心要兩種根本釋》,依止彩粉和三摩地曼陀羅法等。
![]()
因阿森喜歡寂靜獨居,摩覺巴便到布貢,在一上師前求法,上師知其有護法法類和忿怒母教授,便拿來布貢地方的一些奶牛皮,叫他作法。摩覺巴遵師言,設壇城,行法事,降下冰雹,有三層板牆厚,人畜死傷無數。摩覺巴自感作孽,痛哭懺悔,師安慰道:“你行法,非為自利,而為佛教,且遵師命,修證極快。若心不安,縱然犯下無間罪,我也早有成佛的教授。”
說著,傳授他修持法門。摩覺巴依師修持,親見至尊瑜伽母聖容,並獲那諾巴現身開示,說他為上根之人,一年可獲清淨。上師說:“現在,把你的護法和忿怒母二法供養了我吧。”摩覺巴把二法獻給上師後,又到聶謨格西等上師處求得許多教法。
返回家時,父親已去世,摩覺巴賣掉田地,做了善事,又遍求明師,獲得更多教授後,再去香巴,見瓊波浪覺,求能見空行瑜伽母聖容和憶持夢境的法門,上師斥責他雖求法甚多,但對究竟的波羅蜜多,卻不懂裝懂,叫他到別處去吧。夜裡,瓊波喇嘛卻將摩覺巴叫到座前,把所有法流、灌頂儀軌,傳授給他。
摩覺巴依止瓊波上師五年零七個月,得上師所有教法,閉關六個月,即獲奶格五金法成就。瓊波浪覺圓寂後,摩覺巴閉關靜修,生起許多驗證,後與帕木竹巴互相傳授,在岡波巴大師處又求得《那諾六法》等教授,獲得決定的大手印見。
此後,他在摩覺寺靜修十二年,弟子雲集,達三千之多,再建姑隆寺。弟子中成就者極多,多有入道便生起證悟者,摩覺巴除了把奶格五金法單傳傑剛巴外,將所求其他教法傳給弟子,並化身無數,救度苦難眾生。
![]()
七十三歲那年,奶格瑪對摩覺巴說:“你度生事業已達圓滿,將法傳給丘吉桑給後,回到空行佛國去吧。”
本年臘月二十五日,摩覺巴召集弟子,為丘吉桑給舉行坐床儀式後,穿上瓔珞骨飾法衣,忽見奶格瑪及二十四空行母已臨虛空,摩覺巴修五金法圓滿次第中之“智慧之窗”拋瓦法,肉身飛往空行佛國。
摩覺巴是藏傳佛教歷史上有名的大成就師,在奶格五金法的念誦儀軌中,稱其為“殊勝悉地之王摩覺巴”。他的一生,對修行者有好多啟迪,瓊波浪覺雖有無上教授,但仍然要求弟子多聞法多讀書。
摩覺巴遵師囑多方參學,而不過早地專修一種密法,待得到正見後,依此正見,專心修持,僅僅六個月,即成就究竟佛果。這一點,和漢地禪宗很相似,禪宗講究不破初關不閉關,悟後起修才是真正的修。有一種說法,真正的修行是從開悟後才開始的。
我曾見一些漢族學人,年少時便接觸密宗,不明教理,沒有正見,亦無悲心,選一法門,匆忙而修,此後,或走火入魔,或流於狂禪,動輒談密說空,儼然上師,所言所行,與巫婆神漢無異,皆因聞法少,正見無,顯宗教理不明,何談密宗修證?
因此,宗喀巴大師提倡先顯後密,建立嚴格的學修次第,他將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正見稱為“佛法三根本”。為方便讀者誦讀宗大師此文,我曾以撰頌形式意譯此文,現錄於下,或能有益於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