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孟子民本思想的现代价值

 汤中水歌 2020-04-16
作者:未知

  摘要:民本思想是孟子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民是目的的价值取向、与民同甘苦的管理理念、法德并用的治理模式、社会和谐的发展目标是当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思想资源。
  关键词:孟子 民本思想 民是目的
  
  在人类历史上,任何能够流传到现代的伟大思想,自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有其值得当今人类社会借鉴的潜在内容,而且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社会对它借鉴的角度会不断地增多,正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传统并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而是生命洋溢的,有如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它膨胀得愈大。”1作为流传到现在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孟子的民本思想是中国当今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思想资源。
  
  一、民是目的的价值取向
  
  孟子的民本思想,非常重视民生问题,强调满足民众的物质生活,可以说,民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前提。因为孟子深知只有满足了民众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了,民众生活无忧了,才能对民众进行教化,社会才会安定有序;社会安定有序,才能给民众带来更多的利益。所以在孟子的民本思想中,民众的利益始终是一个核心问题,一切应以民众的利益作为判断的标准。孟子的民生问题,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经济的发展问题,按现在的话语体系来说就是。经济的发展只是手段,人民的利益才是目的。
  孟子的这一价值取向,对我们当今的社会经济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社会呈现一片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春之景象。但当今的中国,一些不协调的现象对社会的发展也进行着侵蚀作用,如贪污腐败、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分配不公、金钱至上等等。这些现象让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社会财富为部分人所享有,而不是让民众分享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好处。鉴于此,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要求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当然,中共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和孟子的民本思想存在着很多的差异,我们现在的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孟子的民本思想中的民是相当于官来说的。其所指范围要小于现在所说的人民群众,并且民本思想主要讲以民众的利益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而这些利益大部分是指民众的经济利益,不同于我们现在的以人为本。
  但孟子对民的尊重这一人文价值取向,就是放到今天这样一个民主已相对发达的社会来说,都仍然有他存在的价值。可以说。人类社会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经济发展只是人类社会为了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手段,人自身的发展才是目的这一价值取向永远不会改变。孟子的民本思想稍做改变,就可以产生出人的发展是目的这一价值取向。所以,孟子的民本思想尽管产生于战国时期。和我们现在相距甚远,存在着一些不符合于我们现在社会需要的东西,但是,其中的有些思想,我们完全可以作为一种资源来利用,对其进行辨证地继承和发展。
  
  二、与民同甘苦的管理理念
  
  孟子认为所有的人在人性上是平等的,都属于同一个类,他把人的内在道德心作为“人向上提升生命的内在终极根源”。他认为“人在道德上是可以自救的”,“人在道德实践中不需要仰仗外力,不需外求。”2这表现出孟子对外在权威的一种弱化,彰显了人的主体性地位。正因为如此,孟子的民本思想非常重视民众的主体性地位,非常重视对民众积极作用的发挥。所以他要求国家的管理者能够尊重民众,能够做到“与民同乐”。这就要求国家的管理者能够转变管理的理念,要意识到自己是为民众服务的。而不是骑在民众的头上作威作福。
  孟子的这一政治管理理念,按照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能够和人民群众同甘苦,这对我们当今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领导者,一直都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尊重人民群众,贯彻“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执政理念,为人民群众尽责任谋利益。但是在现实中也有一部分党员干部经不起利益的诱惑,违背党的宗旨,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由人民的公仆变为人民的主人。究其原因,就是这些人不尊重民众的利益,从而走上了背离人民的道路,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问题,关系到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的问题,引起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能够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执政为民”的管理理念,而这些思想与孟子的民本思想的内核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正如戴舟所说:“从人民这条主线出发,‘三个代表’和传统文化有很好的对接。”3
  
  三、法德并用的治理模式
  
  孟子的民本思想是仁政的具体体现,仁政是由人君将“不忍人之心”行之“不忍人之政”的一种结果:民众能够接受仁政。是因为民众像人君一样,也有着“不忍人之心”,有着仁的内在需求。所以,在孟子的民本思想中,对仁的实现有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孟子也因此非常强调道德建设在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也是为什么理论界总是把孟子的思想定位为“心性之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孟子说的是一个国家和社会要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首先做到的必须是能够在国家的一切制度安排中体现民众对仁的需求,只有以仁作为指导思想来建构的社会才是合理的社会。所以他认为国家的一切政治制度、经济安排都要贯彻仁这一理念,这包含着现在所说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个方面。而就中国的现实来说,合理的国家治理模式就是能够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就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法治属于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精神文明,二者的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偏废。孟子相当重视二者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他在《尽心上》中说:“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滕文公下》也有“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的记载。他强调在国家的治理中应当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这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以什么样的“德”来治理国家。孟子的观点是应当以服务于民众的德作为治理国家的德。所以他要求国家的管理者能为民众服务,经济的发展也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但这首先要求在国家的制度安排中能够体现仁的精神,这是前提。否则一切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这也是为什么道德建设在孟子的民本思想中有那么高的地位的重要原因。
  今天,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任务,中共中央也一直强调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模式,我们今天所采用的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德,《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 关系。”这种道德建设和孟子的民本伦理思想有着共同的文化底蕴,内在精神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这一道德建设,在我们当前显得尤其重要。因为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道德也在发生嬗变,在政治生活中,贪赃枉法盛行、贪污腐败嚣张、权钱交易普遍,政治道德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孟子的民本思想强调道德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国家的管理者能够从道德上自我约束,强化意志自律,对我们根治国家治理中的一些不良现象,提供了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角度,正如罗国杰先生所说:“在目前法理约束短缺,而道德约束仍支持政治控制有效性的情况下,强调从伦理政治中汲取政治人注重德性修养、高度敬业、见利思义等等抽去了封建内核的积极成分,对市场经济的健全发展是大有助益的。”4只要我们能够合理的利用,孟子民本思想的一些精华内容,是能够拿来为我们的社会建设服务的。
  
  四、社会和谐的发展目标
  
  孟子的民本思想最终所建构的社会将是一个和谐的社会。这个和谐的社会,是以经济上的和谐作为基础的,百行百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并行不悖;是以政治上的和谐作为保障的,“与民同乐”井然有序,上下齐心人人受益;是以道德上的和谐作为核心的,“内求诸己”不背于人,推恩有礼惠及他人。这种和谐社会对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当今,我们党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的建设在我国当前有着一种至高的地位,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我们现在讲的和谐社会是一种充满活力的社会,是一种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它要求以经济的和谐发展作为基础,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经济利益需求;以政治和谐作为保障,让人民群众能够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中获取直接的利益;而这一切最终要落到人的和谐上去,只有实现了人的和谐,才有可能建立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人的和谐。最为关键的还是在人的素质的建设上,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这就要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让每个人都能生存,让每个人都有一个发展的空间。所以,“和谐社会应当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一种人性得以充分申张、人格尊严得到尊重、正义得到弘扬的人性社会,即是使人性成为和谐社会的灵魂。”5孟子的民本思想。对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加工和修改,以为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所借鉴。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
  [2]李善军:从人性论看孟子、荀子的治国路径,《前沿》2004.9
  [3]戴舟:论“三个代表”,《求是》,2000.4
  [4]罗国杰: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伦理学》2004.4
  [5]胡良荣:论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本思想对孟子民本思想的继承和超越,《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4/view-10244865.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