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述而》中“何有于我哉”之解

 梦怯空山 2020-04-16

子曰:默而知(zhi志,记)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确实是教书育人和学习的十二字真言。这三句话理解起来也很容易,但有争议的就是后面这一句了。所以下面就总结一下我粗浅的理解。

这是一个省略了主语的宾语前置句,按照我们现在的语序,可以理解为“于我有何哉”或者“有何于我哉”,因为省略了主语,所以主语可能是前面的三句话,也可能是别的事,别的人。按照这个思路,大概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省略的主语是这三句话,这种情况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常见的。因为前面出现过的,后面经常是会省略的。如果是这样的话,于可理解为“对于”,那么就是这三件事对我来说是否做到了。这里似乎有何要理解为有哪一件或几件,指这三件事中的一件或几件。看语意的话,这是一种自省的态度,孔子是反思这几件事他做到了没有,这似乎也符合孔子自谦自省的态度。

第二种,理解为别的人。十三经注疏中的《论语注疏》就是这样理解的。这时于理解为“比得上、超过”之意,也就是有什么人比得上我。那么这里的态度就不是自谦了,而是孔子对自己比较肯定的评价,认为这三件事别人可能不容易做到,但是孔子做到了。这么理解,似乎孔子有点小傲娇。(不过也可以看做是他对自己很自信)

第三种,是别的事,指的是有什么别的事对我有影响呢。这句要对比先秦的《击壤歌》来理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这里的最后一句,主语很显然是帝力,即帝王之力,君王的影响。(一说是尧帝的力量),这句话理解为君王之力对我有什么呢?意思是凭借自己的劳动,自给自足丰衣足食,而帝王的统治与力量与自己不那么相关。所以参照这里,我们可以理解孔子的那一句话为别的事对我有什么呢?也就是孔子只专于做好这三件事,别的对于他来说不重要。

对于第三种解释,我参考了另一位前辈的看法。不过我不是很赞同“有”有重视,在乎之意。“有”古字是一手拿着一块肉,原意是持有的意思,但是翻阅了《汉语大字典》,有一条“有,用,使用“之意与重视,在乎之意相近,其他意思相差较远。但是重视,在乎之意放在文本之中理解也是可行的。这一切本就没有固定的答案和百分百的对错,言之有理就是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