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始于北宋的缠足根深蒂固,清朝的皇帝们为何屡屡剪不断裹脚布

 蓝色天空309 2020-04-17

始于北宋的缠足根深蒂固,清朝的皇帝们为何屡屡剪不断裹脚布

正经说文史 2019-03-02 08:23:59

缠足是中国古代审美变态的一种陋习,女性在三四岁还在发育的时候,脚趾骨就被捏断,贴在脚板上,用布把双脚紧紧地缠裹着,长成一双畸形的小脚,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婀娜多姿。一般女性成年后,骨骼定型,才会将裹脚布解开,但是也有缠裹一辈子的。

说起缠足的原因,无外乎四点:审美的要求、两性隔离制度、宋明理学的推动、处女嗜好的促进等。根据《缠足史》一书考证而来的众多史料,证明缠足的风气起源于北宋,兴起于南宋,明代是鼎盛时期。

始于北宋的缠足根深蒂固,清朝的皇帝们为何屡屡剪不断裹脚布

(古代缠足女人穿的小脚绣花鞋)

《辍耕录》里记载,缠足在“熙宁、元丰之间,为之者犹少”。由此推断出,妇女缠足的风俗始于北宋的公元十一世纪。宋朝皇室与宋朝上层社会是缠足的始作俑者,《宋史·五行志》里就有记载:“理宗朝,宫人束脚纤直。”苏轼《菩萨蛮.咏足》里称女子小脚为“宫样”,“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北宋后期的词作家曹元宠也在一首词中,把小脚称作“官样儿”。由此可见,缠足的陋习,是从宋朝官僚贵族阶层等宋朝上层社会开始的。

到了宋徽宗宣和年间以后,缠足的风俗得到较大的发展。《枫窗小牍》和《夷坚乙志》里的文字记载,以及北《搜山图》和《杂居人物图》的小脚妇女的图画,以及福建福州南宋墓出土的小脚女鞋,都足以证明,缠足在南宋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在南宋末年,小脚已经成为妇女的代名词。

到了明朝初期,缠足已经成为社会地位、贵贱等级的标志之一。朱元璋打败张士诚后,痛恨那些曾经对抗他的张士诚的旧部,把他们编为丐户,下令男不许读书,女不许裹足。缠足必须三寸也是从明代开始的,王鸿渐《西楼乐府》中“狸红软鞋三寸整”、朱有炖《元宫词》里“廉前三寸弓鞋露”,都证明“三寸金莲”成为缠足的一种标准。

始于北宋的缠足根深蒂固,清朝的皇帝们为何屡屡剪不断裹脚布

(康熙的影视图片)

到了清朝的时候,皇帝开始反对汉人妇女缠足,屡屡下令禁止,却累禁不止。崇德三年(公元1638),清太宗皇太极就下令,禁止妇女“束发裹足”。顺治初年,孝庄皇后颁发懿旨,“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从皇宫大内里吹响了禁止妇女缠足的号角。第二年,朝廷明文规定,“以后人民所生女子禁止缠足。”顺治十七年,朝廷颁布了更加明确的惩处细则,“抗旨缠足者,其老爹和丈夫各打八十大板,流放三千里。”可是,这些命令根本就得不到推行,民间缠足的风气仍然我行我素,愈演愈烈。

到了康熙元年,康熙大帝再度发布禁止缠足的旨意。有一名朝廷要员向康熙上疏,打铁还得本身硬,先从官员们的老婆做起,让她们率先放足。这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话题刚提起,就遭到了满朝大臣的剧烈争论。有的说先从民间开始,有的说朝廷和民间同时开始,大家互相攻击指责,争去争来没有结论。不过康熙算是看出来了,大臣们都不愿意让自己的老婆率先放足。后来,副都御史王熙上奏请求暂缓禁止缠足,从长计议,康熙顺水推舟,同意奏请,就把禁止缠足的议题搁置了起来。

到了乾隆年间,不但汉人女子依然缠足,甚至连一部分旗人也缠足起来,惹得乾隆大帝勃然大怒,重新下令再度禁止缠足。可是令行不止,你说你的,我做我的,老百姓们依然乐此不疲地缠足。一言九鼎的皇帝,却也束手无策。

始于北宋的缠足根深蒂固,清朝的皇帝们为何屡屡剪不断裹脚布

(乾隆的影视图片)

虽然缠足的旨意得不到贯彻执行,但是高居庙堂的皇帝们还是要表明禁止缠足的态度的。道光十八年,重申缠足禁令,光绪二十七年,复下禁止缠足的上谕。可是,直到清朝终结,缠足的禁令也没有得到执行,缠足依然盛行不衰。

究其原因,一方面,缠足的禁令惩罚力度不够,三寸金莲的审美意识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文化意识里,光靠几道没有杀伤力的圣旨是无法扭转的;另一方面,执行法律的官员们,受根深蒂固的缠足习俗的影响,也要娶小脚老婆,也要给女儿缠足,执法的力度自然就绵软无力,无形中将皇帝的旨意架空。

(参考文献:《辍耕录》、《缠足史》、《你不知道的历史细节》)

收藏
举报
条评论
评论
    相关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