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官名详解

 老刘tdrhg 2020-04-18

古代官名详解

中书令:官名。汉武帝时,以宦者为中书谒者令,简称中书令,掌传宣诏令。西汉后期,改为中谒者令。汉末曹操为魏王,置秘书令,以典尚书奏事;曹丕称帝后,改秘书为中书,分设中书监与中书令,同掌机要,为事实上的宰相,有风凰池之称,但“监”列“令”前,位次略高。南北朝时,任中书令者多为当时有文学名望者。隋代,改为内史令、内书令。在唐代,非有特殊资望者不授此官,实际任宰相者,多仅授以中书或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舍人曾改称右相、风阁令、紫微令,旋复旧称。宋制略同。元代中书令权位尤重,或以皇太子兼。明代废。另:中书一职,亦为官名。为明、清时期,于内阁置中书若干人,掌撰拟、记载、翻译、缮写。或由举人考授,或由特赐,官阶为从七品。

侍中:官名。秦始置,两汉沿置。初为列于候以下至郎中的加官,伺应杂事,无定员。因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地位渐形贵重。南朝·宋文帝时,始掌机要;南朝·梁、陈时相沿,常为实际宰相;北朝・魏时尤重其官,呼为小宰相。隋代改为讷言。唐代复称侍中,并一度改为左相,成为门下省正式长官。但因官位特高,仅为大臣虚衔,加同平章事者始为宰相。北宋犹存其名,南宋废。

尚书令:官名。始于秦,西汉沿置。本为少府属官,掌章奏文书。汉武帝以后,职权渐重;东汉时,政务皆归尚书,尚书令成为直接对皇帝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魏晋以后,为事实上之宰相。唐初,秦王李世民曾任此职,其后不置。故唐代尚书省长官,仅有左、右仆射。宋代尚书令班次在太师上,为亲王及使相兼官。明废。

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名。唐代,以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及门下省长官侍中,任宰相之职:若以他官任宰相者,则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衔,即视同中书令、侍中均三品官之意。唐肃宗乾元后,习用“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仆射:官名。起于秦代。东汉时,尚书仆射为尚书令副手,职权渐重;东汉末年,分置左、右仆射。魏晋以后,令、仆同居宰相之任。唐代,不设尚书令,仆射即为尚书省长官,与中书令、侍中同为宰相:唐中宗以后,非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为宰相。宋初相沿;宋神宗元丰时,又以左、右仆射充宰相;宋徽宗一度改太宰、少宰;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改为左、右丞相。后,仆体射之名遂废。

枢密使、枢密副使:官名。枢密使,又称枢密院事,简称知院。枢密副使,又称同知枢密院事。唐代宗始以宦官掌枢密;唐昭宗改以士人任枢密使。五代·后梁改名崇政使;五代・后唐复称枢密使,其实权有超过宰相者。宋代沿其制而略加变通,以枢密使为枢密院长官,与同平章事等合称“宰执”,共同负责军国要政。任此职者一般为文官,也偶用武人。清代,对军机大臣亦往往以枢密为尊称。

参知政事:简称参政。唐初,实际任宰相者偶用此名。宋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以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其他如:门下侍郎、中书侍郎,亦即副相之意。总之,古时宰相之名各异,且职数不等。曾出现过一相三参、一相四参、二相二参、二相三参、二相四参、三相一参,一般以二相二参最为常见。

尚书:官名。始于战国,或称掌书。尚,即执掌之意。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掌管文书章奏,地位逐渐重要。汉成帝时,设尚书五人,分曹办事。东汉,尚书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三公权力大为削弱。隋代,始分六部。唐代,更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唐代中央首要机关分为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执行政令,职权益重。宋以后,三省分立之制渐成空谈,行政全归尚书省。明代,废中书省,径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遂等于国务大臣。清代沿袭明制,晚清更增设外务部、邮传部等,继又改尚书为大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