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陈氏太极拳图说》——第五讲:无极桩和太极桩

 Reot人生 2020-04-19

无极桩和太极桩

太极拳名家 康伟 《中华武术》记者 龚建新
龚建新:讲到无极、太极的概念,除了太极拳这个名词,我们还经常见到无极桩、太极桩这些名词。有人说:“练拳必练桩。”认为只有站桩才能出功夫。更有人认为,社会上之所以出现了“太极操”,就是因为他们不站桩。康老师,请您谈谈无极桩和太极桩在练习太极拳中的作用。
康伟:很多拳术都有站桩习练,有的锻炼力量,有的锻炼耐力,有的提高稳定性,有的训练整体协调性。各种桩功桩法的形式虽各有差异,但基本上都是通过长时间的站桩训练来提高和增强自身的某些能力,强化这些机体能力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并使这些效果在拳术运动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和体现。所以,这些站桩训练都是在自身现在的能力上做加法,使其不断增强和壮大,最终的目标是形成超乎常人的技能和力量。
龚建新:太极拳也要求站桩,它的目的是什么?与其他拳术站桩的目的是否相同?
康伟:练习太极拳主要是站“无极桩”和“太极桩”,虽然各门各派对站桩的要求各不相同,但其目的大多都是通过站桩提高下肢力量,增强稳定性,使下盘生根稳固,并通过站桩锻炼和调整呼吸,使腹内充实,提升耐力,最终形成完整一体的“整劲”。总之,就是通过站桩训练增加自身相应的能力。
龚建新:这么说来,太极拳的桩功和其他拳术没有区别了,也是在做加法。
康伟:可是,这种练法和我们的前人站“无极桩”的目的是一致的吗?什么样的要求才是真正的“无极桩”的要求?站无极桩到底要实现怎么的目标和效果呢?我认为,我们现在所谓的无极桩和太极桩与古人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太极拳的无极桩和太极桩应该是不同于其他传统武术的桩功的。
龚建新:哦?为什么?
康伟:我们之前讲“无极图”“太极图”的概念和涵义,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对“无极状态”“太极状态”“无极生太极”等概念的清晰认识和理解,我们站的那个所谓的无极桩,基本上就等于白费功夫,跟“无极”就没扯上关系。
我们讲过,对于我们自身这个生命体而言,“无极生太极”就是古人由生命的“无极状态”向“太极状态”不断进行认知的过程,是在人体“原生态”的状态下逐渐感知隐含在“无极状态”内的生命内能量体系的过程。在我们生命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不断产生对外界环境及事物的知觉能力,同时我们的身体也在与外部世界变化的应对中逐渐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各种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状态。我们产生了相应的力量、相应的感知、相应的思维、相应的变化,使我们的身体不断发生着改变,后天的状态越来越强化,而那个先天本原的“原生态”则越来越弱化。这种不断强化的后天状态在我们的生命成长过程中又不断联结和刺激着我们的神经知觉系统,使这种状态在人们的意识反应中也不断被强化,最终成为我们这个生命体和意识系统的常态。我们认为我们原本就是这样的,但实际上,我们离自身的生命本像已经越来越远了,已经不知道生命的本原到底是什么状态,什么感觉了。我们只能感知和认识我们这个实有的肢体,以及以这个肢体为基础所产生的后天之机能,而对我们生命中与生俱有的另外那部分内能量系统的存在和状态,在我们的感知和意识中,已经毫无反应和认知了,我们对生命状态的整体认识已经残缺不全了。如果要重新认识真实不缺的生命本原,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回归到那个本原的状态,并在这个状态下对我们的生命整体进行重新的感知和认识。为了达此目的,我们的古圣先贤总结创造了很多修炼的方法,就包括这个“无极桩”的修炼。之所以叫“无极桩”,就是通过站桩来回归生命的“无极状态”。
龚建新:我明白了,“无极桩”就是为了“复归无极”。那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不能做加法,而是要做减法。这是太极拳的桩功和其他拳术桩功的不同。
康伟:是的,前人把站无极桩称为“反本还原”或“复归于婴儿”。这里说的不是年龄,而是机体状态。那么怎么才能真正的通过站桩实现“复归”呢?《道德经》中的一段文字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想要复归“营魄抱一,专气致柔”的初生婴儿之状态,就必须涤除一切已经根深蒂固的后天之知觉和后天之本能,而且要不留一点瑕疵的全部放弃掉。所以,站“无极桩”的目标与很多其他拳术站桩训练的目的目标正好相反,不是在做加法,而是在做减法;不是固有知能的增长和强化,而是抑制和减弱。正因如此,站“无极桩”时,才要求自然舒适地站立,并在站桩持续的过程中“一物无所著,一念无所思”,什么主观主动的行为和心念都不要有,“收视返听”,把意识收回来不断感知身体的现实状态,并通过意识的引导使周身的肌肤骨节不断的自然放松,逐渐去除掉已经凝聚于体内而常态化了的后天僵拙之力量。长期不断地在身体没有任何主观运动的静止站立形式下,通过持续的放松,使身体的各种后天固有之本能不断减小,逐渐使我们现有的机体状态,如冰之消融般慢慢发生改变,向着柔顺疏松而无紧张、自然顺畅而无僵滞、周身合一而无差异的初生之状态不断回归,逐渐达到生命机体纯乎先天自然的那个“无极状态”,而我们的意识系统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感受和认知自身状态的变化,最终使我们的意识系统对自身状态的变化产生明确清晰的感觉和反应,并与那个先天自然的“无极状态”产生自然的感知联结,从而达到能够用意识控制身体持续地保持这个“无极状态”,使其逐渐形成固化而不变。所以,通过站桩这种方式,达到生命机体的状态复归于“无极状态”的目的,这样的站桩才叫“无极桩”。
龚建新:看来,“无极桩”的目的是回归先天本原状态,而不是强化后天本能状态。那么,陈鑫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是如何讲述到无极桩的呢?
康伟:陈鑫在书中用了一个图来说明和表示了“无极桩”。在图中,一个人站在那里,外面画了一个圈,把人框在这个圈里,其实这就是一个人站在了无极图里。这是在告诉我们,站无极桩是要把那个“无极图”所表示的状态放到身上去,站在那里,是用自己的身体实现和保持那个“无极”的状态,真正能做到了,那个“无极图”就不是仅仅是画在纸上,而是体现在我们的身上,就实现了“无极即吾身,吾身即无极”,就是陈鑫所描述的“端然恭立,合目息气,两手下垂,身桩端正,心中一物无所著,一念无所思,穆穆皇皇,浑然如大混沌无极景象”。当然,真正要达到和保持“无极”状态,在站桩的过程中如何消除和控制后天之能的干扰,是要有相应的意识调整方法的,我们就不在这里细述了。

龚建新:无极桩是为了归无极,那么太极桩的目的是什么呢?无极桩和太极桩有什么区别呢?是否可以不站无极桩,直接站太极桩呢?
康伟:现在,很多人都是在外形姿势上区分无极桩和太极桩,并对“太极桩”的站姿提了一大堆的要求,这是不对的。实际上,这些站姿的要求和真正的太极桩没多大关系,说白了,太极桩是由无极桩变过来的,没有无极桩的基础,没有回归那个“无极状态”是根本不可能站太极桩的。
龚建新:这么说,我们现在很多人教授的所谓“太极桩”都不是真正的太极桩,因为他们还没有做到“复归无极”,还没有认识自己的无极状态。
康伟:是的。我们前面已经讲了天地自然由无极状态到太极状态的演变过程,实际上是前人对自然状态在认知上的演变过程。由此推及对人的生命状态的认知,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无极到太极的认知过程,而这一过程就是在站桩的过程中不断实现的。我们通过无极桩的修炼,不断放弃后天的身体状态而向着先天的状态渐渐回归,在此过程中,我们的意识要“收视返听”,也就是把意识和感觉从对外部环境的知觉上收回来,在站桩的全过程中体会和感觉自身机体状态的变化,用自身的知觉系统对身体的状态不断进行审查和调整,使之向着纯乎自然的先天状态不断恢复。通过长时间如此的站桩训练,我们的意识认知系统对自身状态的感知能力会越来越强,对身体状态的变化会越来越敏感,对身体各部位的控制会越来越准确,最终我们的身体状态就会基本上“复归于婴儿”了。当我们的机体状态基本达到了“无极状态”后,通过在站桩过程中对这种状态的不断保持和强化,使我们的意识感知系统对这种状态产生极为清晰明确的感觉记忆,并能在意识的指导下,使身体长时间保持这一状态,这时我们的“无极桩”就算真正的练成了,你只要往那里一站就会马上形成“无极”的状态了。
龚建新:所谓“复归无极”的无极态,其实就是对自己身体内部世界的一个再认识,再体验,再把握。难怪老前辈说太极拳的套路练习是练习“知己”的功夫。
康伟:当通过站桩的训练,能较长时间保持这个状态时,就开始了“无极生太极”的过程了。经过较长时间对机体本原的不断感知,渐渐的,我们会感受到在这种无极状态下,机体的内部还存在和充实着一种能量体,而且这个能量体也是随着生命的运行在产生着相应的运行和作用,而对这个能量体的感知,从前是没有的,随着我们不断削弱了后天形成的那些感知感觉,并持续不断地感知和感觉生命的先天状态时,我们才慢慢发现了原本我们的生命系统中还有一个我们一直没有认知的能量系统。这个时候再站桩,我们的意识不但可以认知机体的无极状态,还能明确地感受到这个状态下还存在的那个东西。我们的感知就从“一物皆无”发生了改变,认识到“无中有有”了。我们对机体状态的感觉,已经是身体里面有了一个东西的感觉了,这个东西是生命体的一部分,而且被我们的意识明确地感知到了。到此状态,你站的桩就不是“无极桩”,而是“太极桩”了。由“无极桩”到“太极桩”,你站的那个桩的外形其实是完全一样的,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但是对机体状态的认知发生了变化。
龚建新:这么说来,我们身体中原本存在这一种内能量,只是由于后天能力的强化我们已经认知不到了,也控制不了了。通过无极桩的训练,我们复归无极,做减法,抛弃已有的后天之能,重新认识身体内原本的先天之能。这一过程就是“无极生太极”。
康伟:是的。在陈鑫的书中,他对这个过程和这一状态进行了清晰地描述:“太极者,生于无极也,谓太极已有形声乎?曰:未有。未有不曰‘无极’而曰‘太极’,何也?然太极虽无形声,而几朕已兆。”用我们现代的语言解释就是:太极,是由无极中产生的,那么是不是“太极”已经有形有象有动静了呢?没有,还是像无极一样无形无象无动静的;那么如果和无极一样,那不叫无极,而叫太极,为什么呢?因为虽然太极看上去还是无极的样子,但内里那个“先天一气”的征兆已经有了,已经被感知到了。从这一段话,我们可知道,从“无极桩”到“太极桩”,不是外形的不同,不是站姿要求的差异。从外形上看,它们没有根本区别,但我们的意识对自身机体状态的感知和体会已经发生了进展,已经有了对生命状态更深入、更细微、更全面、更完整的认知和了解。所以,前辈们也把站桩的修炼叫“知己功夫”,很多练太极拳的前辈强调“入门三年桩”,其实就是在经历由身体的后天状态回归到先天无极状态,再由无极状态逐渐认知机体太极状态的过程,也就是我们说的“万有归无,无中生有”“练太极,先归无极”“太极需从无极始”等等拳理论述的含义所在了。
龚建新:那么,我们通过无极桩认识到的这个人体固有的能量是什么东西呢?我们又是如何通过意识活动来运用、把握这一能量的呢?
康伟:这个人体固有的内能量就是我们前人所称的“先天一气,混元一气,原始祖炁”,虽然叫法不同,其实表述的都是同一个东西,就是人体的“生命原动力”,也是我们常说的“生命力”。所以,太极拳站桩修炼的过程,就是不断认知生命本原,不断滋养和培育“生命力”,实现“培元固本”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我们的祖先在经历了对天地自然“无极”“太极”状态认知的基础上,用同样的思维模式反求人体本身,对人类生命状态的重新认识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天地一大宇宙,人身一小宇宙”的古老朴素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太极拳的“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用意不用力”等练习要求,就是通过意识活动,在运用、把握身体的内在能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对前人认知思维和认知模式的理解,没有对“无极”“太极”等传统思维概念的正确认识,我们基本上就无法进行真正的“无极桩”“太极桩”的修炼,很多人站了多年所谓的“无极桩”“太极桩”,实则连真正的练习目的和目标都没有搞清楚,自然也就不会产生应有的效果了。
[原载《中华武术》杂志2020年3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