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太极拳功夫架的桩法

 tjboyue 2020-04-19

传统太极拳功夫架的桩法

桩法原理:所谓桩法,是指我们的下盘,也就是胯以下的下肢部位如同埋在土中的木桩一样稳固;也就是拳论所谓的立地生根,五趾抓地。

桩法分为养生桩技击桩两大类,养生桩属于内丹范畴,源于黄帝内经,太极拳的养生桩法于道家经典《黄庭经》,修炼人体的元神。技击桩属于武术范畴,专门修炼人体浑然一体的整体劲。因为功用的不同而练法有差别。

一、养生桩

养生桩顾名思义是用来养生用的桩法,主要是修炼人体各部位的神;人的神有先天的元神和后天的识神,我们正常思维,思考问题和意识的产生,都是运用后天的识神,先天的元神就关闭了。我们在修炼养生桩的时候就是关闭后天的识神,把我们的先天元神调动起来。下田是我们藏精所在,我们通过返观内视,关闭识神,通过体内天父地母的二气相交,凝聚于下田结丹,在丹田中温养,最后可以自我修复内在的损伤,达到养生的目的。

方法:两脚开步站立与肩同宽,微微屈膝松胯下蹲如同坐在高凳子上,双手环抱在肚脐高度,两手内劳宫穴罩着下田,双手的手指斜相对,两手之间的距离是本人的一横拳的距离,下颌微收,返观内视,吸气的时候,意想气从全身汗毛孔进入体内,呼气的时候,气从汗毛孔出去,如此收心静站半小时为度,然后收功,在你练功的场地来回行走十分钟左右。

二、技击桩

技击桩源于古代大枪的训练,我们在持枪的时候,后把是贴在腰间的,这个位置便于人体劲力的发出,所以传统太极拳在修炼的时候有着低不过脐,高不过眉的说法。

练习技击桩最容易发出的劲力就是在腰间向前发出的劲,所以第一种技击桩采用的也是环抱在肚脐高度的桩法,因为这样便于劲力向前发出。双脚也是开步站立,与肩同宽,两脚尖均向前或者薇薇外撇,外撇的角度不能大于十度角,吸气双手小指到大指递次收回之意,同时把眼光从无限远处收回,呼气时双手从大指到小指递次外放,同时把眼光无限放远。均以不露形为度,如此静站半小时为度,然后收功即可。

第二种技击桩是练习想左前方四十五度角发出的劲力,斜向发出的劲力比前后的稍微难一些,所以放在前后劲力的训练之后进行;方法也是开步站立与肩同宽,吸气时意想右手的小指到大指劲力递次回收,左手同时里抱,眼光从左前方收回,呼气时意想右手的大指到小指递次放远,同时小臂外撑,眼光也向左前方无限放远,如此练习半小时为度,然后收功即可。

第三种是练习向右前方的劲力,与左侧的正好相反,以左手为主,右小臂配合回抱和外撑,也是练习半小时为度,然后收功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