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协和医院,出了一本救命书

 紫微o太微o天市 2020-04-19

     世界上最让人悔不当初的可能就是“我本可以”。 没有医学常识的普通人,很难对家人和自己的健康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可家里都有那么一两个“不懂事儿”的父母,不仅天天往家庭群转各种偏方,有点头疼脑热也不愿意去医院,要么凭经验自己诊断,要么就是上网百度。

和老妈苦口婆心地谈过好多次,但她总说:“自己一进医院就发懵,见到医生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说了半天也没有重点,只好先上网查一查。” 魏泽西的事件还没过几年。也总能听到医生朋友吐槽“经常有病人来医院,非要让医生按他网上看到的检查,生怕医生坑钱。”

“与其上网乱查,还不如买一本《DK家庭医生》”,这是医生原话。“欧美健康圣经”,是《DK家庭医生》的代名词。作为与宗教和法律类图书并称为家庭必备三种图书之一,《DK家庭医生》已在欧美15年畅销不衰。被全球百万个家庭常年使用,是世界上公认的发行量及影响力最大的医疗工具书。它涵盖各种常见疾病,共1000种疾病,200种预防措施,2000项专业评估检查等。由北京协和医院的医师们,用四年时间译成中文。央视的《读书》栏目推荐时(当时还是第一版),对这本书的评价是:易读指数五星、趣味指数五星、新知指数五星,有了它就如同请了一个全科医生在家,评价真的非常高了。

恐惧来源于未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懂健康和医学常识,才是最大的风险。如今,优质的公共医疗资源非常紧缺,往往疾病发展到去医院已经是后期了。《DK家庭医生》就能给我们把好这最重要的第一关:了解疾病、重视健康,科学地守护自己和家人。多角度全方位解答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健康问题。

DK出版,必属精品

追求品质图书的人对英国DK出版社应该不陌生。业界有种说法:DK出版,必属精品。对于医学工具书来说,“非一家之言”非常重要。三年时间,英国医学会BMA组织100多名医学专家参与,是1997第一版《DK家庭医生》留给历史的数字。

英国医学会的全称是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于1832年成立,是英国医生的专业组织和行业工会,会员包括16万名医师和近两万名医学生。这个数字并非为了炫耀,而是证明凡是主观性、和科学打擦边球的东西,都留不下来。最终留在书里的,是这一百多个人共同认证的医学界主流的医学知识。

协和权威翻译

国外编辑这本书,从医学专家、编辑、出版社都可以说是“顶配”,来到中国也理应如此。要解决这个问题,还要考虑中国人的信任问题,最终选定了北京协和医院。“阎王叫你三更死,协和留你到天明,你甚至可以永远相信北京协和。”这是疫情期间,一位朋友发的朋友圈。协和的许多教授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活儿,但他们接了这个活,哪怕再忙也会逐字逐句校审,主译田新平教授经常晚上12点还跟编辑通电话。最终由北京协和医院的郎景和院士、王以朋、张抒扬院长领衔的30多位各科室专家,用4年的时间,将它译成中文。保证了它在中国也是接地气的,说的话是中国人能看得懂的。这样的豪华阵容,能在一本书上凑齐,可能很难有下次了。

简易自我诊断

这本书非常大的一个特色,就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 “自我诊断图表”。 “按图索骥”的自我诊疗过程,就像和一个有耐心的医生对话,你只要回答YES or NO,逐渐进行下一步。以上班族最为关注的肩颈、后背的疼痛问题为例,可以通过图表进行判断。如何预防以及出现疼痛问题如何缓解,也有非常详尽的图片展示。

精致细节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确保书的严谨性,全书的图片都是原创,没有丁点马虎。但《DK家庭医生》在指出病症时,并不会危言耸听,还很会掌握分寸。我们都知道,医学的专业性和对其认识的有限性,通过看书,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医生。因此,书中用了很多“可能”和“如果”,希望能用最大公约数给出一个供参考的答案。同时,对于需要就医才能确认的部分更是点到为止,会在最终指示处标注“立即就医”或“预约一个时间就医”。

它的覆盖面也比普通的医疗书籍更广。比如,现在大家都喜欢出国旅游,并且越走越偏,到了东南亚、中东……去这些热带、偏远的国家,应该打什么样的疫苗?这本书都会告诉你。不仅如此,日常生活中对于食物的认知:家里有老人、小孩的,饮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糖尿病病人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孩子刚刚加辅食的,要注意怎么样加辅食?年轻人想减肥的,应该怎样注意饮食?它都诠释得非常具体。

书的小细节也做得很细致。不同的书口色条来区分通用病症(绿色)、男性(蓝色)、女性(玫红色)、儿童(桔色)等几个方面,让大家在查找相关问题的时候,可以更快捷。书中还配有一个多功能书签,它既是书签又是尺子,还有放大镜的功能。方便老人阅读比较小的文字,很贴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