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解表驱寒:麻黄的临床经验朱进忠:山西...

 秋水共蓝天 2020-04-19
中药解表驱寒:麻黄的临床经验
朱进忠: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前所长,已故名老中医李翰卿老师说:诸家都云麻黄辛苦而温,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具有发汗解表之功,是发汗作用最强的一个药物。若与桂枝配伍则发汗的作用更强,虚人用之不慎,可使漏汗不止。然新陈不同。

曾记得在北洋军阀混战初期,当时遇伤寒病,开据麻黄汤后没有一例发汗者,初开麻黄6,后开9,最后开至18,服法亦遵仲景法,一例也未发汗,反复诊视均为“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或“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的典型证候,久久不得其解。及至到数个药铺一看,才稍有所悟。因我家地处雁北,麻黄满山遍野皆是,患者用药均用自采者,药铺所存者均为数年至十几年的陈货,陈久者辛温发散之功已减,甚至已消失殆尽,所以前开之麻黄汤均无发汗之功。乃嘱患者一律改为新鲜麻黄(干品)9,果然服后效如桴鼓,汗后病愈。自此以后,凡用麻黄汤、大青龙汤发汗解表者,一律应用麻黄采后1年之内者。《黄河医话》#健康出行节# #健康科普排位赛# #给爸妈编安全口诀#

王新午(西安市已故老中医)经验:麻黄,旧说为发汗重剂,新说主以定喘利尿,云发汗之力可疑。按麻黄汤原方,服后须覆取微似汗,其症主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其方麻黄之量最多,如不温覆则不峻,其汗与不汗,全在温覆与否耳。

《外台》卷三天行病,《肘后方》的麻黄解肌汤,葛根解肌汤,皆覆取汗。《伤寒论》桂麻各半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金匮要略》还魂汤等,皆不温覆取汗。其甘草麻黄汤证曰里水。越婢汤证曰恶风,一身悉肿。越婢加术汤证曰一身面目黄肿。越婢加半夏汤证曰其人喘,目如脱状。大青龙汤曰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小青龙汤证曰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按以上证治,则麻黄所主为喘咳水气,恶寒疼痛也(参药证)……

按以上各方皆以麻黄为君药,有去根节者,有不去根节者,其效则为通腠理,以调行水道而止汗也。综上所载,则麻黄之功用,可得而知矣。余治水肿,用麻黄自1钱渐增至1两8钱,并无汗,而尿则大利,历用皆然。盖此药伍以汗药则汗甚,伍以利尿药则尿甚,然若误用于衰弱人,则偾事矣!《黄河医话》

大凡骨质增生,以肾虚为本,风寒痰瘀为标,邱先生根据本病在筋属骨,立足肾藏精主骨,肝藏血淫筋的基本理论,认为其病因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休戚相关。肝肾不足,精血乏源,非但不能淫筋生髓充骨,还可因虚而致实,即肾虚水泛为痰,体弱易招风邪,最终形成肝肾亏虚,风痰相搏,痰瘀阻络等本虚标实的病机格局。

遵循叶天士“非通不能入脉,非涩无以填精”的理论,治疗本病擅长将麻黄、熟地作为君药配对使用。麻黄性主温动,熟地性主凝静,二药配对,动静相兼,刚柔相济。麻黄得熟地,则变向外宣透皮毛腠理为入内搜剔积痰凝血;熟地得麻黄,其凝静之性得以调拨,药力易于流散而增强滋养肝肾经脉之功,即所谓“静欲动来推”之意;如是配对,既能搜风涤痰治其标,又可填涩肾精固其本。佐以白芥子、鬼箭羽、威灵仙以加强搜剔骨间顽痰,蠲除经络风湿之功效;加鹿衔草助熟地填涩肾精。延胡索等.麻黄巧配伍,疑难杂症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