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绝学无忧 | 《道德经》第二十章笔记

 古典读书治学 2021-03-15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绝学无忧

首先是于己无忧,再者是与人无忧。

绝学,就是道的学问,是大道之行。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笔记,这一章里,那些圣贤,都是心忧天下之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实不为过。后天下之后而乐,那就说不准了。因为还会忧,那个乐不长久啊!

所以,不是谁都能学道家,谁都能学得好道家,看看我们自己的那张脸,那眉头,想来和道家相差甚远,再看看我们的所思所行,别说道家了,和仁人君子也是相差甚远。

学习经典,会让我们更为谦虚,更加清晰自己的位置,而不是说附和老子,你看老子都这样批判儒家,批判那些圣人君子,这些圣人君子多么不行啊什么的。我们把这些心放一放,看看自己的位置。看看这个时代。

那么,到底老子的绝学是什么样的呢?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唯,平常回答“唯(好的)”,答应之意。
阿,呵斥之意,也就是激烈反对。
两者相距多远呢?

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善与恶,相距多远呢?
很多时候是一念之差。
那就是一层窗户纸。
人与禽兽几希?
所以谨慎的君子们说“戒慎恐惧啊!”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我们要有所敬畏,慎言,慎行。
老子够厉害吧,阐述自己的思想,也就五千来字,够谨慎了。
善恶就在一念间
成败就在一念间
很多时候,就这样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


荒兮其未央哉﹗

从远古以来,这种对立互生就存在,从未停止过。
而生存于这个时间之流的人们
一代代
会出现一些看得明白、通透的人
他们在做出各种选择的时候,就和大部分人有那么些不一样
咋个不一样呢?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léi兮,若无所归


这是第一个不一样。
好静,少言,不争,不凑热闹。自在逍遥。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第二个不一样,不求富足,无缺。好像总是缺那么一点,这也不足,那也不足。


我愚人之心也哉﹗

这是不是有点傻呢?

有时候我也在问自己,这些年的选择,是不是有点傻呢?是不是自私呢?就想着自己?在老子是大智若愚,在己,可能是真愚。

所以呢,道德经要细细地品悟。



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若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很多时候,昭昭察察,是虚荣与计较。算计心太重,视野就狭隘了。虚荣心太重,就距离事实遥远了。

不计较,不代表不清楚。恰恰是真的明白了,不起计较心了。事实清晰了,实事求是,也就生不起虚荣心了。

沌沌兮,就是自然而然的样子了。

澹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就是因为“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在那种淡泊与逍遥是那样广阔深渊,绵绵无尽,所以呢,那些人世间的你争我夺,蝇营狗苟之事,也就不会挂碍于心了。

有这样的一个因果,才会从红尘抽离而出。

而红尘之力,如滔滔江水,如无尽苦海、欲海,想从中出离,何其难也!

还是那句话,老子如何做到的?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老子给出一个我们认得字但是理解不了的话,“贵食母”。
老子不是妈宝男,不是巨婴。此母非彼母,这个母,是天地万物的源头,生生不息的源头所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第六章)

答案在这两章里潜伏着。

再借用庄子一句话就是老子能“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老子的绝学就在这里,故能无忧。

恍兮惚兮于天人之际,也就不计较生活里的太多事了。

或许是这样吧。

想到慧能说过:“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本无生灭。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亦是绝学无忧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