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血热少白头”的小茶方子!三味药,清血热,泄血浊

 鲶鱼上画壁 2020-04-20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症状治疗学》、《中药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跟你聊聊少白头这件事儿。

   少白头,很恼人的。现在,我给你说一个小小的配伍。它不见得适合所有人,但是很有代表性,对相当一部分当代的“少白头”患者,是有价值的。

   你准备中药决明子30克,生地黄20克,泽泻15克。决明子可以事先炒一下。三味药放在一起,用沸水冲泡代茶饮。每日一剂。可以反复冲泡。

  

   这个办法,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曾经比较流行,是云南一位姓边的杏林同仁首先用的。我呢,几年前在统一研究中医药单验方的时候,注意到它了。根据我的统计,我帮助过5个人。其中,三人见效明显,一人有效,但不明显。还有一人没有坚持,结果不得而知。

  

   应用标准是什么?我体会就是,年纪在30岁以下,白发明显,舌红苔黄腻,面油,脉滑,嗜好辛辣肥腻食物。符合这个标准的,用这个配伍,就比较合适。

   这里头什么奥妙呢?

   首先,你得知道,中医对少白头这件事儿,是有深刻理解的。一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血热,或者先天肝肾精血不足。其中,血热,是最常见的。越是年轻的人,越容易这样。

   那,什么是血热呢?说白了,就是你血中有热邪。热邪灼伤发根,所以白发、脱发。这样的人,往往有点遗传,平素烦躁焦虑,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失眠健忘,小便发黄,舌红脉数。这是最标准的症候了。

   但是,据我观察,临床还有很多少白头患者,属于在血分有热的同时,伴有湿浊之象。这就和当代人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就是在舌红,脉滑数的同时,苔黄腻,脸上爱出油,便干尿黄,有的甚至长痤疮。我之前就有一个此类患者,男孩,就是爱吃串儿,喜欢烧烤。

   这样的人,一方面血热灼伤发根,一方面湿热之邪损伤发根。这个时候,就得凉血、清热、利湿浊。

   对此,决明子、生地黄和泽泻的配伍,就比较合适。其中,泽泻是一味传统的清肝热药。《本草考汇》说:“决明,味咸走血,气寒治热”。可见,它也是可以入血分,治血热的。另外,生地是清热、凉血、养阴的要药,对血热阴亏导致的一系列症候都有调治意义。至于说泽泻,则能够利水渗湿、邪热。所以他们搭配起来,是完全有道理的。

  

   当然,脾胃不好,经常便溏拉稀的人不能用,因为这三味药都有明显的寒性。

   我把这个小配伍写出来,供有需要的朋友借鉴。我建议大家慢慢尝试着用。一开始,服用的量无需太大。你看你脾胃确实受得了,再多喝一点。同时,务必注意饮食,减少对辛辣、厚腻、刺激食物的摄入。

   好了。我就说这么多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