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哀伤辅导第二期(文字稿)|第十课 同质互助小组在疫情后哀伤救助中的应用

 仰羊 2020-04-20

导师介绍

卢建,中级社工师,二级心理咨询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宁养院社工,全国宁养社会工作督导,新疆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研究生导师,新疆抗癌协会心理社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取得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实务型督导资质,承担新疆师范大学《医务社会工作》教学工作 ,从事宁养社会工作十年。


小组工作涉及的层面广而深,是社会工作中极为重要的工作方法。基于当前社工服务的目标人群是疫情后的哀伤人士,今天我将结合相关服务的特点,与大家共同探讨同质互助小组的功能、类别、及其在疫情后哀伤辅导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一、同质互助小组的功能和作用

01
小组中的基本概念

小组作为一种个体间建立关系并获得支持的手段,可以通过组员的互动来解决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的问题,以促进行为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达成小组和社区的目标,进而促进社会整体的进步和成长。简而言之,小组的建立是为了帮助其成员实现目标、满足需要,同时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相应贡献。

互助小组是通过小组方式,为具有共同需求或相似问题的成员搭建起平台,以促进小组成员间交流、互助。其同质性可能表现为年龄、性别、文化、个性、问题、需求等等方面的相同或相似。由于具有同质性,小组成员之间能够相互认同,继而产生对小组的认同感,激发小组凝聚力。

小组凝聚力是指小组成员在观念和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致性,同时也是完成小组目标的前提。实现小组凝聚力的主要条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小组目标的一致性;二是组员对自身在小组中的地位、角色以及小组价值规范的认同和遵从。根据团体凝聚力理论,小组中成员的同质性越高越容易产生凝聚力,而凝聚力有利于小组动力的出现。

小组动力,是指通过组员间的互动而产生的各种力量,它会影响小组整体以及组员的行为。比如在一个同质互助小组中,相同的问题能够给组员带来一致的目标,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员就会利用自身优势来发掘相应资源,去帮助自己和其他组员,使小组形成一个互助的支持团体,从而朝向目标、实现目标,达成更好的生活。


02
小组的功能
学界关于小组的功能有很多论述。
欧文亚隆强调团体/小组应该关注希望重塑、普通性、传递信息、宣泄、利他、原生家庭、人际学习、行为模仿、团体凝聚、提高社交技巧、存在意识等11个疗效因子,以促进小组功能正常发挥。
罗杰斯则假设在一个彼此尊重、以诚相待,人们能够感同身受的环境下学习时,自我实现的动力就会出现;
克莱因把小组功能归纳成8项:

03
同质互助小组的功能和作用的影响因素

首先,我们要明确小组功能的核心:小组是一种社会系统,而系统是由不同部分之间的互动组成的。如果希望小组能够发挥出正向功能和作用,工作者就要将小组视为一个整体、一个过程、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一个支持网络。由于组员的同质性,互动、分享、探索本身就成为了同辈经验的传递,也是团体动力学效果显现的一个过程。
此外,工作者需要关注组员以及小组所处的社区环境及其文化对于理解哀伤、因应哀伤的影响。评估环境与文化并针对评估所采取的措施,对小组功能和作用的发挥都将是有意义的。

04
小组过程的意义

一个理想的小组过程意义重大。
1、帮助组员树立平等意识,增强归属感并发现自身价值;
2、提供被认可及自我改变的社会场景,促进组员彼此认同,创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有利于组员理解现实世界,激发自信,进而融入社区和社会;
3、通过帮助组员建立起社会支持网络使其增能。
以青少年成长支持小组为例,小组应为组员创造开放、安全、平等的交往环境,提供共同学习及增强同伴关系的机会,通过小组规范、行为示范和预演等形式,促使组员互动并相互督促,小组过程需要呈现并帮助组员看到其真实世界,以利于调整认知、管理情绪、改善行为习惯、重建人际关系,提升组员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

二、同质互助小组的类别




依据小组目标、服务对象特点及需要、小组形成方式、服务对象参与动机和小组结构等可划分出不同类型的小组。同质互助小组的特点在于,组员有相同的困扰或背景,有共同语言和体验,在互动中能够感觉到彼此的联结,起到相互支持、缓解症状的作用。
1、教育小组。通过帮助组员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促进组员改善对自身问题的认知和处理模式。例如本次疫情中服务案主时发 现,大家对新冠病毒知识的了解需求是迫切的,组内如能建立起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通道,可帮助组员建立起关于疾病、现状等客观评价,配合必要的干预服务,可协助组员确立新观念、新视角,促进组员实现发展目标。
2、成长小组。通过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我,启动和运用其内在与和外在资源,发挥自身潜能解决问题,健康发展。
3、治疗小组。对组员的选择有一定要求,一般为:不适应社会环境或社会关系网络受损,导致行为异常的人群。主要帮助组员了解自身问题和成因,通过组员间经验交流实现资源整合,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使组员心理社会行为问题得到治疗,促进组员成长为健康健全的社会人。
4、支持性小组。小组目标是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以改善服务对象的人际支持。在支持性小组中,组员通常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问题与经历,通过交流思想与感受,相互理解、互相协助来面对问题,探索对策和解决方法,因此组员间的关系建构十分重要。例如:在癌症病友、失独家庭等同质互助小组中,组员间互动交流,获得情绪情感、行为、认知等层面的认同与支持,对恢复其社会功能极为有益。工作者应重视、鼓励组员分享或讨论他们认为重要的事件,表达经历这些事件时的感受和情绪,给予共情回应,情绪疏导,引导组员反思与改进应对策略,促进组员的自我理解与认同,克服疏离感、失落感。此外,从组员中发展领导者,提供咨询和帮助,能够发挥组员潜能,促发小组动力。
除以上常见类型外,还有一些小组类型列举如下:
1、会心小组罗杰斯把美国许多性质相同的咨询团体统称为会心团体或者会心小组。这类小组通常由8-18个人组成,团体运作以勒温派思想和完形心理学为基础,建立在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的理论运用上,并融入其他流派理论,把经验和治疗导向与强调人际关系技术的培训融合在一起。会心是指心和心的交流与沟通,会心小组也有不同的类型,比如人际关系小组、T-小组、敏感训练小组、个人成长、人类潜能小组等等,这些团体本质是相同的,强调团体人际交往经验,注重此时此地的感受与困惑。团体的目的不是治疗,而是促进个人成长,包括了解自我、增强自信、寻求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等。罗杰斯认为各类会心团体有共同的假设,比如:只要促动员(即工作者)能够在团体中营造出在心理上觉得安全的氛围,人们就会减少防御,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无论是消极或是积极的,在互相信任的氛围中,人们就能接纳自我,包括生理、心理和精神的,以及其他潜能。接下来只要个体能减少自我防卫所造成的限制,那么在态度、行为、工作方法、管理过程和人际关系上,就可能发生改变,并且改变过程不会使他人觉得受到威胁,这就会增加人与人交流的机会,以致更加了解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以及自己在人际关系中产生的影响。
2、自助团体。戒烟、戒酒、康复、居丧、创伤团体等等,虽然没有专业人士指导,但有参与者反映应对技巧和日常状态有明显改观。自助团体应用了凝聚力、普遍性、模仿、希望重塑等疗效因子,因此可起到一定自助作用。但人际学习的作用较弱,也很难聚焦于此时此地的感受与经验。
 
3、网络小组。有研究者把降低孤独感的认知行为面对面团体,改良为网络团体,由治疗师引导开展12次小组活动,每次2小时,结果显示19名参与者孤独感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并持续4个月。另有专业人士带领为期16周的乳腺癌患者团体研究显示,参与者抑郁状态和对待病痛的态度有所好转。尽管样本有限,但研究者展示了面对面团体技术应用于网络团体的可行性。网络团体/小组可照顾到有意于团体,但因地域或身体原因限制、或存在顾虑等原因,无法参加在地团体者的需要,有病耻感的人群,也较为偏好相对自在的网络形式。一些寻求帮助的个体,也会通过网络投石问路,以便决定是否去进行面询。
 
在实务过程中,不论什么类型的小组,都可能与其它类型的小组交叉、融合使用和运作。

三、同质互助小组在疫情后哀伤辅导中的应用

01
面向群众的援助
人们受疫情影响会出现各种情绪反应,建立互助小组可有效减轻创伤后应激反应,首先,小组要为组员建立起稳定可靠的信息传递通道,通过正规渠道,尽可能收集全面、权威、准确的信息传递给组员,同时了解组员需求并将信息向相关部门传达、反馈;其次,营造温暖安全的小组氛围,鼓励组员分享感受及经验,以增强小组凝聚力和组员的归属感。还需注意:
1、培养核心成员,逐步掌握小组活动原则和方法,执行领导职能;
2、组员入组与退组、表达或分享与否均遵循自愿原则;
3、当组员在分享时,应以倾听为主,不做评判;
4、如有不能掌控的变化,要及时转诊转介;
5、居丧者互助小组,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线上线下的祭奠仪式,也可采用支持性会谈,鼓励分享、表达情绪情感,促进相互支持。
02
面向工作者的援助

工作者长时间与受助者接触容易引起创伤性应激反应,小组可提供安全温暖的空间,使其有机会分享所思所感,并获得有效的方法缓解压力、避免倦怠。


03
疫后恢复期的援助
这一时期小组的主要目标是让组员接纳现实,重建和规划当下与未来的生活,树立信心,逐步从受灾群众的身份中脱离,回归正常生活。这项工作重在坚持。工作者可根据人群特点和需求特点分类组织小组,也可与组员所在社区合作组建。小组形式可结合主题讲座、主题游戏,融入健康教育等。以抑郁症患者及其亲属互助小组为例:
1、了解小组。明确建立小组目标,正确认识抑郁症,同时获得防治经验;
2、筛选组员。明确入组条件,例如经精神科医生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排除:一个月内出现过自杀行为,两周内有过强烈自杀倾向的患者,以及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
3、活动策划。活动时间、主题均可由组员讨论决定,活动内容包括介绍小组目标、规范、组员相互认识,鼓励组员描述自己的症状,分享患病后的感受,鼓励恢复较好的组员分享经验以帮助其他组员树立信心看到希望。小组过程还需提供抑郁症科普资讯,并针对组员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解读和讨论。
4、监督指导。当小组运行稳定后,工作者可将领导权转交给核心成员,并担负监督指导工作。
04
开展同质互助小组的注意事项

1、小组各阶段工作者的任务、角色及组员特点。




2、小组不能替代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精神科治疗。当发现不适合继续留在小组的成员,应及时转诊转介,以免延误治疗时机,或对小组产生负性影响;同时要善于利用小组互动时成员间产生的冲突和分歧,促使双方变换角度再次思考与坦诚沟通,化解负性情绪。
3、小组活动过程没有规范的活动安排、不断交接的小组领导、缺乏组织能力训练、组员间盲目依赖、不寻求专业帮助等,都是小组过程需要规避的。
4、小组过程组员并非只会获得正面经验。比如乳腺癌互助小组中,如有人因转移扩散去世,其他组员焦虑水平就会迅速上升,有的组员甚至会离开小组,工作者此时要具备处理负性事件的能力,灵活应对,必要时可将事件放入会谈内容中进行讨论。
5、价值观。工作者和组员常常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价值观带到小组工作中,工作者需要接受督导,来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立场。
6、小组的带领者要有以人为本的态度,平等对待每位组员,重视合作和共同决策,重视个别化,确保组员独特的问题得到关注。
7、小组目标是整个小组存在的理由和团队工作的方向。在助人性小组动力关系的发展中,工作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小组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也要帮助小组发展动力关系。


参考文献

1.《小组工作导论》Roanld W.Toseland,Robert F.Rivas著,刘梦等译

2.《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Irvin D.Yalom,Molyn Leszcz著,李敏等译

3.《卡尔.罗杰斯论会心团体》卡尔.R.罗杰斯著

4.《灾后社区社会心理支持与心理卫生手册》肖水源、王小平主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