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身多处气肿,竟是阿莫西林惹的祸!

 板桥胡同37号 2020-04-21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个病例惊到我了!


感冒、发热、咳嗽,怎么办?在中国,很多人都有一个习惯:吃点阿莫西林“消炎”!
 
然而,真相是阿莫西林对感冒完全无效!
 
阿莫西林以前是非处方药,一般还是比较安全的,然而,最近国外报道一个奇怪的病例:3岁男孩口服阿莫西林之后竟然出现纵隔、心包气肿,眼眶周围积气导致眼球突出!最终诊断刷新了我的认识!
 
突然觉得,面对神奇的医学,千奇百怪的疾病,我们还是too young!

病例介绍

3岁男孩,既往对花生、坚果过敏。

此次因疑诊链球菌咽炎口服阿莫西林治疗,口服第一剂后便出现双侧眼眶周围肿胀、左眼不能睁开、喘息、低氧血症、广泛皮疹,遂来院就诊。

无咳嗽、打喷嚏、剧烈呕吐、剧烈体力活动或创伤史。随后出现右侧眼球突出,面部和颈部迅速肿胀,呼吸窘迫加重。

图1
 
胸片示皮下气肿、纵隔气肿
 
问题是:莫名其妙的,怎么就皮下气肿、纵隔气肿了?
 
气胸的患者出现皮下气肿、纵隔气肿很正常,但问题是胸片未见气胸啊!
那患者是否考虑下列疾病?

1.外伤:患者无外伤病史,排除!

2.下行性感染感染累及咽后、咽旁或颌下等处的深筋膜间隙,气体在深呼吸、咳嗽、胸内负压的作用下,经椎前、气管前、咽后等间隙向下蔓延至纵隔。患者只是单纯的咽炎,没有累及深筋膜间隙,依据不足。

3.上迁性: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穿孔,气体穿透膈肌裂孔,沿着主动脉、奇静脉、胸导管或食管周围的间隙进入后纵隔。患者无肠管破裂的表现,可基本排除。

4.间质性肺气肿:感染、剧烈咳嗽、用力屏气或吸入违禁药物而过度兴奋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肺泡破裂,空气进入肺间质,并沿肺间质内血管鞘进入纵隔,导致纵隔气肿。脏层胸膜下的肺泡和小支气管破裂,脏层胸膜可能保持完整,遂无气胸。

另外,肺大泡破裂后,空气因受负压影响沿血管外壁的结缔组织,借呼吸运动的压挤而进入纵隔,也无气胸。此种可能性最大。

患者为什么突然就纵隔气肿、广泛皮下气肿了呢?下一步该怎么办?
 
为缓解呼吸困难,给影像学检查提供安全保障,立即给予气管插管。
 

图2

图3

图4

图5

 
头颅、胸部CT提示广泛皮下气肿、纵隔气肿、心包积气、甚至眼眶周围都积气,眼球突出!
 
颈部无感染征象,肠管无破裂征象,看来气体还是来自肺部。

但是,肺部无感染、无肺大泡、无剧烈咳嗽,只有间质性肺气肿。

莫名其妙的间质性肺气肿来自何处?病因是什么?
 
纵隔气肿、皮下气肿的治疗,核心是根除病因,切开引流效果不像气胸那么理想,而且纵隔切开引流还存在手术风险。找不到病因,如何是好?
 
考虑患者是过敏体质,有皮疹,继续呼吸机辅助呼吸,先治疗过敏,肌肉注射肾上腺素、静脉注射类固醇激素和抗组胺药、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等。
 
经上述治疗,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方面都有迅速的改善。随后拔出气管导管,口服类固醇激素出院,门诊随访。
 

图6
 
皮下气肿、纵隔气肿突然莫名其妙的就消失了!呼吸机治疗可是会加重纵隔气肿啊!这个皮下气肿、纵隔气肿,真的是来去一阵风啊,堪称神出鬼没!
 
为什么呢?
 
过敏反应一般表现为皮疹、皮肤瘙痒,严重的表现为休克,甚至引起喉头水肿、气管和支气管痉挛及肺水肿导致呼吸困难,其他表现有昏迷、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等多器官损害。
 
没听说过敏反应还会导致广泛皮下气肿、纵隔气肿、心包积气,甚至眼眶周围都积气,眼球突出啊!
 
其实,我们对药物过敏还是缺乏想象力啊!
 
过敏反应可引起急性支气管痉挛,进而气道压力升高,导致肺泡破裂,空气进入组织间隙,并沿肺间质内血管鞘进入纵隔,导致纵隔气肿,只形成间质性肺气肿,并不会导致我们平时所见的气胸。
 
这个病例提供了一个罕见的药物过敏反应方面的临床表现,对于存在这种特异质的儿童来说,如果不早发现、早治疗,随时可能致命。
 
另外,大家有没有发现,患者因咽炎口服阿莫西林,才吃了1次,后来过敏,咽炎没继续治疗,也好了!在患者的咽炎治疗过程中,阿莫西林除了引起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并未扮演其他有任何价值的角色!
 
参考文献:
Jacob A. Kaslow, MD,Elizabeth J. Snyder, MD,Brian C, et al. Massive Facial, Neck, and Chest Air Leaks Following Amoxicillin-Related   Anaphylaxis in a Young Child. AJRCCM Articles in Press. Published on 10-January-2020 as 10.1164/rccm.201908-1596IM.

本文首发:医学界呼吸频道

本文作者:云南省一院 孙丹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