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化客家话的形成

 书缘人生 2020-04-21

宁化县地处武夷山脉南段,历史上曾属闽西汀州府管辖。宁化境内的石壁峒,是一块大约20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在古越语中,为群山环抱的小盆地被称作“峒”。

距石壁峒不上10公里的站岭,与江西石城县交界,是取道赣南进入闽西的主要隘口。

石壁峒内岩穴泉涌,溪流密布,汇成“三江之源”,即贡水(赣江主流),汀江和闽江的源头。顺汀江而下,即与粤东韩江相连。

赣闽粤边区对外有连绵起伏的大山可作屏障,对内有三江可供交通,因此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汉朝为了“以越治越”,曾经将这个边区封为“南海王国”。赣闽粤边区在历史上,曾经是“华夏世界”的边缘孤岛,百越文化、畲民文化和客家文化,构成该岛文化“中原化”进程的三大里程碑。

经过多元族群长期融合,以及“汉语化”的赣方言长期濡染,晚至元代中后期,赣闽粤边区终于形成了自己的地域方言,①它后来被命名为“客家话”。“在(汉语)南方六大方言中,……

最早形成的是吴语和老湘语,其次是粤语,再次是闽语,最后是赣语和客家话”。

②比较而言,客家话在汉语方言谱系中显得相当年幼,此种现象大体上反映出赣闽粤边区文化“中原化”的滞后。

同时,吴语、湘语、粤语、闽语、赣语均以所在区域地名命名,而客家话的命名却非如此,这在汉语方言谱系中是一种绝无仅有的特例,它折射出客家话与汉语在历史上的“主客关系”抑或亲疏缘分。

我们说的“客家”有其历史的确定性,指的是赣闽粤边区讲客家话的山地民。赣闽粤边区文化上的“边缘孤岛”状况,直到明代王阳明推动“华夏秩序”向该边区全面扩张以后,才发生空前深刻的巨变转型。

客家人是汉民族的重要一支。自东晋开始,由于种种原因而大规模迁移客居异地,部分中原汉人陆续向南迁移。

客家人自赣北下赣南、入闽西,后来又进入粤东和粤北,都是大量聚居的,而且能够团结奋斗、艰苦创业,这些地区变成了后来的“纯客区”。

于是在这种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的特殊历史条件下,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方言――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作为七大方言之一,拥有占汉民族总人数3.6%的使用者,作为一种古老的语言,保留了大量古代中原语言的特点。

由于南方地形多为山地,四面环山,交通不便,较闭塞,与中原地区的交流相对较少,少战乱,生活安定,这些迁移人口保留了那个时代中原汉族的大量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尤其在语言方面。

此外,南北方生活环境的巨大差异使他们在语言、衣着、饮食习惯等方面又融合了具有南方特色的因素。

三明市宁化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地理位置优越,是闽江、赣江、汀江的源头,被称为“三江之源”,这里宛如世外桃源,尤为当时避难最安全的地方,所以这一批逃难的人民也就以迁居宁化为最多。

宁化石壁是现在公认的客家祖地。英国教士艮贝尔氏于1912年在其所著《客家源流与迁徙》一书中说:“岭东客家,十有八九称其祖先系来自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者。”

又有诗为证:“问姓今存古卜杨,大多族谱祖闽方。女鞋豆腐仍原样,宁化人来说故乡。”这正说明了宁化在客家民系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社会和语言本身的发展,宁化客家方言在影响当地方言的同时,也受到土著或其他旁系方言的影响而逐渐有了自己的发展和创新。

这就决定了宁化客家方言既不同于普通话,也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客家方言,被称为“原始客家话”,是早期客家话,是客家方言的母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