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支气管炎感冒咳嗽特效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咳嗽,0.9%盐水150ml治菌必妥2.0利巴韦林4支喘定0.1;5%糖250ml痰热清10ml;5%150ml喜炎平4ml;氨溴索100ml 静滴日一次,3.头孢哌酮舒巴坦,炎琥宁,细辛脑

 医国疑难病研究 2020-04-21

好久没光顾论坛了今献一方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效果特别好有效率达90%.方如下;0.9%盐水150ml治菌必妥(头孢噻肟钠)2.0利巴韦林4支喘定0.1;5%糖250ml痰热清(可用双黄连代替)10ml;5%150ml喜炎平4ml;氨溴索100ml 静滴日一次;对小儿咳嗽效果很好大家可以试用一下,剂量按公斤自己计算成本就是高点但效果杠杠的。我用多年效果一直不错今奉献给大家希望加分。

炎琥宁80mg代替热毒清和喜炎平;把病毒唑加载一起。是个不错的方子{:6_306

最近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比较多,我们这里天气干燥,没有雨雪,空气防尘,病菌比较多,加之流感季节,呼吸道感染病人居多。
早期多为干咳无痰阵发性咳嗽,有的病儿口服药物不理想,病史延长,引起支气管炎。我简单做了个对比,1.头孢他定,阿奇霉素,炎琥宁组,2.头孢呋辛,炎琥宁,细辛脑组,3.
头孢哌酮舒巴坦,炎琥宁,细辛脑,氨溴索
感觉1比2组,理想一点,但是感觉还在没有自己预期想的那么好,2比3效果次卫一点,3组是我常用组,后来在3组的基础上加推沐舒坦效果就明显出来了比较满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提出意见,一起参考

塔河县塔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儿科  165200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采用喜炎平与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4月接诊的10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对照组(n=50)施与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n=50)施与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儿鼻塞消失时间(3.14±0.65)d、咳嗽消失时间(5.12±1.27)d、退热时间(3.28±0.41)d均长于观察组的(1.46±0.49)d、(2.43±0.57)d、(1.63±0.3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高于对照组的76%,两组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呼吸道感染施与喜炎平治疗较于炎琥宁效果更突出,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喜炎平;炎琥宁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呼吸道炎症,在儿科发病率占比极高。小儿柔嫩的呼吸道黏膜易被刺激引起肿胀、充血,呼吸道屏障功能不全以及抗细菌抗病毒的免疫物质分泌不足等因素都会造成小儿的呼吸道感染[1]。患儿常出现乏力、拒食、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多半由于细菌和病毒感染导致,若不及时进行治疗,不仅会加重患儿的病情,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临床上多采用喜炎平与炎琥宁进行治疗。为更好探究这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特选取本院10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并将取得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4月接诊的10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男孩28例女孩22例,年龄1岁-4岁,平均年龄(3.45±0.73)岁;观察组男孩27例女孩23例,年龄1岁-5岁,平均年龄(3.18±0.6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小儿呼吸道感染病理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均施与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详细流程如下:每天将O.16g-0.40g的炎琥宁注射液与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滴速控制在30滴-40滴/min,总剂量控制在100ml-250ml范围内,每天进行1-2次静脉滴注。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观察组患儿均施与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具体如下:每天将0.9%NaCl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与喜炎平注射液充分稀释混合后,按照每天1次进行静脉滴注。根据患儿体重5-10mg/(kg.d),0.2ml/kg-0.4ml/kg进行配药,小儿酌减或遵医嘱。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一周。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儿鼻塞、咳嗽消失时间以及退热时间等临床症状;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按照显效、有效、无效等三个评定标准判定,患儿流涕、咳嗽及头疼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恢复正常体温为显效;患儿流涕、咳嗽、头疼的症状明显转好且体温下降幅度大于0.5℃为有效;患儿上述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且体温不变或升高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加强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用t进行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x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为期一周的连续治疗后,对照组患儿鼻塞消失时间(3.14±0.65)d、咳嗽消失时间(5.12±1.27)d、退热时间(3.28±0.41)d均长于观察组的(1.46±0.49)d、(2.43±0.57)d、(1.63±0.39)d。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儿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4例、24例、12例;总有效率为76.0%;观察组患儿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27例、20例、3例;总有效率为94.0%。观察组总有效率94%高于对照组的76%,两组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呼吸道感染是典型的呼吸道紊乱病理特征,对于细菌性或病毒性造成的小儿呼吸道感染应当尽早接受治疗避免造成体内循环系统的障碍,甚者会危害到患儿的重要器官,因此在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及时用对药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喜炎平含有的穿心莲内酯溶液具有水溶性,兼具抗菌抗病毒两种重要功效,待药物被患儿完全吸收后可以充分提高能力,与此同时还能提升溶酶含量生成免疫蛋白,帮助缓解患儿的咳嗽症状,并减少炎症的产生,减轻患儿的疼痛感,缩短治疗时间[2]。而炎琥宁的有效成分具有清热抗炎的效果,具有稳定的治疗效果,它能够阻断肌苷酸转换成鸟苷酸从而抑制病毒的合成,抗病毒作用也非常显著,但是相对于喜炎平,其治疗时间较长,使用不当会造成患儿治疗过程干渴甚至呕吐等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小儿呼吸道感染施与喜炎平治疗较于炎琥宁效果更突出,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洁丽,邹新英,张小兰. 喜炎平与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2016,8(4):75-76.
        [2]曾迎胜,ZENGYingsheng.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伴发热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4):471-47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