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是身体最坚硬的组织,只有保持骨骼健康,才能保护和支撑我们的身体内的各个器官以及其他的组织;一旦骨骼内的骨量和骨密度不断减少,导致骨脆性增加,从而就会产生患骨质疏松症,严重时还会发生脆性骨折,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为什么骨质会疏松? 我们的骨组织中有两类细胞:一类成骨细胞,能够不断形成新的骨质,增加骨骼密度;另一类是破骨细胞,专门分解旧的骨骼,促进新骨的不断生成,还在血钙不足时把骨骼中的钙转移出来保持血钙的正常水平。人在40岁之前两种细胞的活动保持动态平衡,当人到了40岁以后,成骨细胞功能减退,破骨细胞功能大于成骨细胞,骨量开始流失,导致骨密度下降,进而骨质就会疏松。 骨质疏松有哪些危害? 骨质疏松在初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当被察觉后,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会造成人体关节的疼痛,导致患者跛行、身高缩短,弯腰驼背等,影响患者的生活,以及身心健康。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骨折,严重时会造成患者长期卧床,不能行动,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额负担,在骨折的过程中还会使患者长期焦虑、不安、烦躁、抑郁等症状。所以日常护理以及预防骨折对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预防骨质疏松症? 1、补充骨骼营养素 骨质疏松患者主要是由于缺乏营养,所以平时多补充一些含有氨酸骨密素类的营养素,能够促进骨形成,增强骨密度,抑制骨吸收双重抗骨质疏松活性。同时,还与水分子相结合,能够促进软骨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润滑和保护关节,缓解关节疼痛。 2、补充维生素D 当得了骨质疏松时,很多人都会想要补钙,说到补钙就不得不提到维生素D,维生素D可谓是钙的好兄弟。可以帮助钙的吸收,促使健康的骨形成,因而合理的补充维生素D和钙都至关重要。获取维生素D的来源不仅可以通过从食物中摄取,而我们的皮肤在阳光的照射下也会缓慢的合成维生素D,除此之外,适量的户外运动,对于维生素D的摄取也是有益的。 3、定期检测骨密度 骨密度检测是检测骨骼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人到了45以后骨峰值就会减少,尤其对于绝经后的妇女,所以要45岁之后1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测非常重要,如果已经得了骨质疏松的患者,根据医生的嘱咐进行骨密度检测。 4、负重运动 我们的骨骼是一个应力感受器官,当成骨细胞感受到压力的时候,就会增加成骨活性,当失去刺激压力的时候,骨就开始流失。那什么运动对增强骨密度最有效呢?一般来说,跑步、跳绳、太极拳等这样的负荷运动都可以保持强壮的骨头,平时举举哑铃也可以促进骨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