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个人为主的最小经济单元,是否正在到来?

 苕国土鱼 2020-04-22

大家都知道,社会最小的经济单元是家庭。那么我们上溯一段时间,根本不用多长,比如说我们的父母一代。他们年轻的时候,最小的经济单元是什么?当然也是家庭。但是此家庭非彼家庭,那是一家三代或者四代人的大家庭。我们现在的家庭主要是核心家庭,也就是只有父母和未成年的子女的家庭。

  别小看这一点区别,要知道,中国的封建社会,从汉武帝开始一直到1949年,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甚至包括大多数的城市,最小经济单元的存在方式并不是大家庭,而是家族,也就是包括几代的儿子(含已成年生子的)和未成年的女儿,这种方式存在了2000多年。

甚至还可以追溯到西周或者更早的商朝,也是这样。但是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战国后期的秦国和统一六国后的秦朝。原因是商鞅变法,为了发挥其战争机器的力量,减轻统治的阻力,通过法律,把家族打散为大家庭,再把大家庭打散为核心家庭。

  核心家庭,这个看似完美的最小经济单元,却面临着新的挑战,这次是一步到位,直接达到人的自然极限,也就是最小的单位,一个人。那为什么呢?我们现在要简要分析一下。

首先是教育程度的提高。不仅仅是美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在全球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的单身比例就越大。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这些人可能更看重自由,害怕由于结婚带来的束缚,当然也有人笑话说是知识多了,想法更多,不愿意牺牲和让步。因为家庭不是全讲道理和法律的地方,全讲道理和法律那就是做生意。

其次是经济压力。西方国家可能租房的比例相对高一些,但是在我们中国和其他的儒家社会国家里,没买房就结婚那是很难接受的。大家都知道,小城市房子倒是便宜,但工作机会不多;大城市工作倒是好找了,但房价又是靠工资解决不了的。这个矛盾是很不好协调好的,上一代人通过在老家县城买房解决了生儿育女的问题,新的一代很多不愿意接受这种方式了。

  还有就是代沟。这个怎么说呢?其实就是社会发展太快,产生代沟的时间越来越短,有人说5年就一深沟了。年轻人不喜欢跟父母住在一起,特别是结了婚的年轻人,更不喜欢跟对方的父母住在一起。父母呢,年轻的时候是反对老一辈封建传统的;自己老了,就成为年轻一代的反对对象。如果自己没有实力买房,那么就必须和上一辈住在一起,为了避免这种麻烦,很多人就算有深爱的人,也最终选择分手干脆就不结婚。

最后就是对带孩子的态度。社会学家认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带孩子不是父母的义务了,而是父母俩个人价值实现的一部分。那么没有这种个人价值实现需求或者能力的人,那自然就不带孩子。如果决定不生孩子,你结婚了,那双方的父母要不要催呢?这个在中国那几乎是百分百。

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比如。每一个人都倾向于追求更加的独立、自由和随性的生活。可能就是我们以前担心的西方个人至上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吧!

我的一个表妹现在38岁了,教育程度、颜值各方面都是中上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没有过正式恋爱过,更别提结婚了。其实这并不是个例,从近年来民政部门公布的数据。每年的离婚率都在上升;但结婚率,以惊人的每年近5%的比例在下降。

韩国的情况也不好。韩国虽然已经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但是他们的家庭组织形式竟然还是超大家庭(包括几个已经结婚的儿子的大家庭)为主。越来越多的受过较高教育的女性,特别是受过西方式教育的女性,拒绝接受这种生活方式。曾经还导致中国的海尔公司生产的小冰箱在韩国意外脱销,海尔公司很长时间才找到原因,那就是韩国人自己生产的都是大家庭用的超大冰箱,一个人使用的冰箱韩国市场上当时就海尔在卖。

  韩国的情况还算好的了,日本的情况可以说是已经非常的严重了。2016年有关调查就发现,在日本50岁的男性中,每四个人就有一个未婚;女性中,每七个人就一个未婚。日本的“终身未婚率”,已经创下了历史上新的高度。

中国的情况还只是有这个苗头,具体的发展速度,还有待观察和进一步研究。

这是一种好的社会和经济组织形式,还是喜忧参半呢?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不过研究消费的人到是要花点功夫研究了,这很可能要导致消费市场的大变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