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卦掌·师承传人与练法精要

 Reot人生 2020-04-22

武宗的愿景是“智者不匹夫,武者无懦夫”,使命是“以武学打开世界”,价值观是“爱国、强身、正义、修己、互助、和平”。真正的中华武学是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内涵之道,包括易学、中医、兵法、儒释道之学等普世的民族文化。武有大小,大者卫国,小者卫民。武学不仅是大道、哲学,训练人的智、信、仁、勇、能,提高人整个生命的身心健康和质量,更是术学,掌握真正的武术技击能力是武术之魂。

八卦掌师承传承与练法精要 来自武宗 00:00 12:48

八卦掌,是由道教中练功强身拳法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拳种。自清末董海川统一了八卦掌门派后,遂使八卦掌扬名于天下,董海川也就成了八卦掌门派的一代宗帅。

董海川,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生于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坞,天生神力,幼年习武,弱冠大成。其性格豪爽,好游历,凡名山大川多留有其足迹。关于他的身世经历曾有过很多不同的传说,有的甚至把他神化了。董海川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冬逝世,享年85岁。弟子尹德安、梁振圃等将其茔葬于北京东直门外榛椒树东北的红桥大道旁,并立碑略叙其事迹。

董海川所传高足,最著名的有尹德安、程廷华、马维祺、梁振圃、史季东、李存义、宋长荣、刘凤春、张兆东,刘德宽等,他们在师承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流派风格,继承和发展了八卦掌。

八卦掌中的“八卦”二字对此拳并无特殊含义,只是我国武术家们一向喜欢用古掌名词,如太极(太乙)、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等命名不同风格流派的武术。至于“掌”字,是因为此门武艺中多用掌而极少用拳的缘故。

八卦掌包括老八掌,八大掌,八形掌,龙形掌,八卦连环掌,穿九官(九官八卦掌)、游身八卦掌、三十六腿、七十二腿法等,总称八卦掌。八卦掌门内还有不同的派别,其实只是称谓不同而己,道理是一致的。事实上,不止八卦掌如此,其他拳术也是如此。这主要因为以前教授武术没有统一教材、挂图之类,都是凭老师各自的意思传授技艺,加上掌生们各自心得不同,于是造成动作姿势越传差异越大。还有一些名师,因材施教。来自“武宗”公众号·所以,即使同一武艺,同出一师,其练法及其着重点亦会因人而异。再者,八卦掌原为一种容易变化的拳术,师从董海川者,又都是带艺投师,也自会产生不同。董海川之后的几个主要八卦掌流派是:

程廷华派,简称程派。其子程海亭和弟子孙禄堂继承了该派。此门八卦掌的基本掌分单换掌、双换掌、顺势掌、背身掌、翻身掌、摩身掌、三穿掌、回身掌。宋世荣、宋长荣的盘根掌,就是由此派八卦掌变化而成的。宋世荣传其侄宋铁麟。

尹福派,简称尹派。其子尹玉璋(佩瑶),其徒马贵继承了该派。传有八卦六十四掌及八卦六十四路散手等。尹出手五指拼拢作柳叶状,换式系插掌;马贵出手虎口张开,食指与中指、无名指、小指均拼拢,手腕与弯作按掌势。二人均为八卦掌第三代传人。

梁振圃派,简称梁派。梁派八卦掌为单换掌、双换掌(盖掌)、转身掌(反背掌)、披身掌、摩身掌、三穿掌、平穿掌等和八卦八形八势掌。此派为第三代传人董文修,郭古民、李子鸣所继承。

刘凤春派,简称翠花刘派。刘传其子刘文华、其徒傅剑秋等人。李存义在八卦掌基础上创编了四门龙形掌。黄柏年继承了四门龙形掌,再创编了龙形八卦掌,共八掌,名为蛇形掌、单换掌、顺势掌、双换掌、扣掌、抱掌、合掌、回身掌。

刘德宽派,简称刘派八卦掌,由吴峻山继承和发扬。

此外还有张占魁派,姜容樵继承了该派八卦掌,并传留下来。

北京是八卦掌的发源地,在清代传习最盛。随后以北京为中心向外县,外省传播。在北京,多为尹德安(福)粱振圃、程廷华、史季东、刘德宽、耿成性、刘风春等人薪传。天津的八卦掌,为李存义、张兆东、程海亭诸氏薪传。尹德安之子尹玉璋及其弟子官宝田、郭铸山、刘锡五等曾在山东烟台等地教授八卦掌,故山东八卦掌为尹派一脉。孙禄堂曾往山西太谷拜访形意拳前辈宋约斋(世荣),表演过八卦掌,以后孙氏的形意拳颇受宋氏影响,而宋氏也深受孙的影响,其所谓“盘根掌”即根据孙氏八卦掌略加变化而成的。·来自“武宗”公众号·后来,韩慕侠、王清和受聘于山西教拳,其中王清和的功夫尤为山西武术界所重视,所以山西也有不少习八卦掌者。程廷华之子程海亭还在长春等地教过拳,其弟程有功曾在东北军中任教,因此,辽宁省八卦掌是为程氏兄弟所传。吴峻山、黄柏年到江苏甚早,后在中央国术馆任教,传的是八大掌和龙形八卦掌。南方有八卦掌,始自1928年中央国术馆成立后,当时倡武成风,孙禄堂,姚馥春,吴峻山等先后受聘南下,南京、上海的八卦掌为此数人及其弟子所传。尔后田玺锋、傅剑秋等也相继南下,传授八卦掌。广州的八卦掌为傅振嵩所传,傅是河南人,其师承不详。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八卦掌传播虽广,但它的真髓很难学到。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大概在于八卦掌动作难做,非有真功夫,不能使用。所以,今人掌习八卦掌,多以强身为目的。八卦掌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用掌不用拳。我国武术界有句谚谐叫做“一寸长,一寸强”。意思是说,二人交手时,在允许的最大限度内,无论徒手或用兵器,长一点则多占一点便宜。用掌比用拳要长好几寸,所以有“宁挨一拳,不换一掌”之说,可见掌比拳威力大,手掌的接触面积小,用掌尖戳人要害,其伤人的程度要远较拳打为大,但手指易伤折。所以掌八卦非常讲究劲贯指尖,苦练指功,否则不仅不能起作用,反而可能自己受伤。

八卦掌的用法有“搬、拦、截、扣、推、托、带、领、拧、翻、走、转、缠、穿、刁、钻”十六字要诀。此外尚有砍、点、拿等法。运用以上方法必须用掌。由此可见,掌比拳变化多,而且快。倘若握拳,还须变拳为掌,则慢了一招,慢就要被动挨打。

身法除闪展腾挪之外,还要求身如游龙,形似飞凤。其它拳派,身法主要讲究正直,而八卦掌则侧重于闪展腾挪。因此,八卦掌非常需要灵活变化,否则就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特长。

运动中攻守。其它拳术在攻击对手时大都停步,尽管停顿时间十分有限,而八卦掌的攻击则是在运动中完成的,连走带打,步伐不停顿,防守亦然。所以,如非练习有素,则很难用上劲。

以动取静的游击战法。黄梨洲在《王征南墓志铭》中说:“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很多武术家深领此中道理。但从1929年至1936年期间的几次全国性重要国术比赛的情况来看,运动员采取以静制动的方法取胜者有,吃大亏者也有。可见以静制动的理论并不是绝对的,主要还是看各人的功夫深浅。所谓“功夫大打功夫小。”八卦掌的走圆圈乃是仿效鹰隼在天空盘旋,伺机突袭的动作。当向对方后面转走时,对方也不得不随之转动;对方转动即有机可乘了。八卦掌讲求“敌”进我退,“敌”退我攻,避实击虚,不与对手硬拚硬打,如果一击不中,也不宜连击时,则立即离开,使对手追踪不及。运用此法要具备很高的灵活性,反应要快,动作速度更要快。当然,速度快则消耗体力多,易于疲劳,因此耐力必须胜过常人。这些就是八卦掌练法中为什么以苦练行步为初学入门及其久练的基本功大的缘故。

综上所述,八卦掌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三十二字,即;走圈练步,扣摆穿翻;轻灵敏捷,伸缩多变;圆身似猴,换步鹰翻;简洁开展,势势相连。

此外还有八卦八相,即:鸡腿、鹤步、龙身、熊胯、猴相、虎豹头、鹰翻、鹞钻。

勤练行步是八卦掌的基本练法。八卦掌前辈所传之练法虽说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即勤练行步,这是基本功,不仅初学者必须从行步开始练习,即使已有很高造诣的八卦名家也无不常常练习,以增强功夫。

练行步时要重心放在后腿,前腿如淌泥,后腿如绳拉,迈步时,脚趾抓地,落地后,脚趾抓地。两脚要平起平落。初学者姿势走上盘为宜,以后功夫增加再逐渐降低。行步的速度,初时要慢,以求姿势正确,往后逐步求快,所走圆圈,初时需大(八步),以免头晕,以后渐缩小(六步或四步),终以能够快步走小圈而头不晕为宜。

八卦掌的基本要领在《八卦掌学》中有具体说明,如入门三害:一曰努气,二曰拙力,三曰颠胸提腹。此三害必须避免,不然容易伤身。入门练习九要:一要塌,尾闾上提;来自“武宗”公众号·二要扣,开胸顺气;三要提,谷道内提;四要顶,舌顶,头顶,手顶;五要裹,两肘要裹劲;六要松,两肩松开;七要垂,两手往外翻时,两肘极,极力往下垂劲;八要缩,即两肩与两胯果根,极力往回缩劲;九要起躜落翻分明,即起为躜,落为翻,起为横,落为顺,起躜是穿,落翻是打。

习掌法的次序,孙禄堂先生所传的八卦掌单习顺序是:定步——基本步(掌),八掌;活步——基本步(掌),八掌;变化掌;穿掌。

辅助练习时两手可握一铁棍,重量以两手举起不费力,长度以转身不妨碍动作为宜,用獅子掌的‘狮子张嘴”的姿势转走,或两手各握一铁球,以平托掌的“青龙飞升”姿势转走,还可以在腕上挂一铁球或秤砣,以单换掌的“青龙转身”姿势转走。以此来增强臂力和下盘的稳固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