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做思想家?首先你得“吃饱了撑的”,中国思想政治变迁和思考

 零壹贰012 2020-04-23

前言

有人聚集的地方,肯定有抬杠的,有抬杠的,就会有刚抬杠的,我们通常对杠精都有一句话回怼,这句话是这么说的“都怪袁隆平把你喂饱了是吧?你搁着无聊跟我杠啥?”。

这句话乍一看挺不讲理的,就算是袁爷爷把我们喂饱了,我也没吃你们家大米,你凭什么这么说呢?为什么吵架,或者骂别人无聊的时候要说对方吃太饱了呢?其实这一切都和吃饱有关系。

食物与统治

思想这玩意听起来特别邪乎,实际上并不太邪乎,人类的思想伴随着另外两个东西一直存在,第一个东西叫食物,第二个东西叫统治。

因为吃不饱的时候谁也不会胡思乱想,都忙着刨食,但是人一旦吃饱了撑着了,就自然有力气有时间去深度思考,毕竟思考是高耗能的活动。

就拿牛顿被苹果砸到来说,要是牛顿是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孩子,他肯定第一时间把苹果先吃了再说,而不是琢磨苹果为什么会向下掉,不是往天上飞,因此思考这个行为,或者说社会思想水平,本身就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直接关系,我们常说的衣食足而知荣辱就是这个意思。

吃不饱的人想着吃饱,吃饱了的人想着如何吃更多,思想和吃饭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元素,相辅相成,和是否吃饱饭还有关系的另外一个事儿就是政治,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饭更多的,往往会统治着不够吃的人,因此,思想和政治,也是同时相互作用的,说抽象一点,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想做思想家?首先你得“吃饱了撑的”,中国思想政治变迁和思考

因此我们想要深入了解思想,就要了解当时的人民的生活环境,了解当时的生产力以及政治氛围,这虽然看似是一句抽象的话,实际上却非常实在,而且这个过程也很自然。

思想变迁: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时期

中国人的思想史,要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说起。在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动乱,当时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大大小小分布了140多个国家,小一些的国家可能都不如我们现在一个县的地方大,虽然当时这些国家名义上都属于当时的周天子,这些国家的领导人虽说都是周天子的臣子。

想做思想家?首先你得“吃饱了撑的”,中国思想政治变迁和思考

但在那个时代又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先进的统治手段,信息也不流畅,虽说归你周天子,但是有那么一句话“天高皇帝远”,敬你是老大,而实际上都是各自为政的,因此当时的中国,都是由一个一个小政权拼出来的。

那时候的人们全靠种地来吃饭,那么这样一个一个的小国必然抢夺土地,因此战争不断,大国吞并小国,大国之间相互摩擦摩擦,只为获得更多的土地,那时候可以说是三年一小仗,五年一大仗,因此,政权的更迭就成了主旋律,眼睛一睁一闭,一个国家就没了。

想做思想家?首先你得“吃饱了撑的”,中国思想政治变迁和思考

在那个时候,战争不仅仅会获得直接利益(就是直接把对方的钱财抢过来),还能抢地抢人,同样,战争也会拉动生产力的进步,因为打仗需要粮食,平时不打仗士兵还可以参与耕种,自给自足。

但是一打仗,士兵从农民的身份剥离出来,于是人们就会改良种植方式,改良协作方式,以满足战争带来的消耗,同时,打仗需要更好的铠甲武器,那么手工业也会发展,战争需求为这个一潭死水的农民大地上,注入了一丝活力。

想做思想家?首先你得“吃饱了撑的”,中国思想政治变迁和思考

我们现代人都知道,国家有需求,人民来生产,那么国家强大的同时,人民也大概率能吃饱饭,经济就是靠互动来发展的。吃饱饭了的人会干啥?那当然是开始胡思乱想,小到琢磨下顿饭怎么吃点好的,大到我们的国家何去何从。

那么大家都在想啥呢?想下顿吃啥饭的人,肯定不会被历史记住,中国的思想学派没有吃货派,那么被记录下的,最主要有以下几个流派:

儒家思想

有一类人重在观察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对待朋友,要讲信用,不讲信用就容易没朋友,那对待父母怎么对待,对待子女怎么对待,这类人通过观察人的社会关系,而衍生出一套思想理论,这套理论后来叫做儒家思想。

想做思想家?首先你得“吃饱了撑的”,中国思想政治变迁和思考

道家思想

有的人不观察人和人的关系,他观察人和自然的关系,他们发现水这玩意无孔不入,凶起来挡都挡不住,柔弱起来,又能滋养万物,所以会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他们觉得水是柔弱和刚强并存的,因此对很多事物都产生了辩证的看法,就是事物都有两面性,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这些抽象成道理,衍生出的思想理论,叫做道家思想。

想做思想家?首先你得“吃饱了撑的”,中国思想政治变迁和思考

法家思想

有的人观察政府的政令对百姓的生活的影响,政府要怎么说话百姓才愿意听愿意去做,因此衍生出法家思想,着重研究政治的章法。

墨家思想

同样,有人认为政府的存在必须依赖于人民的强大,那发展经济要比打仗更重要,吸引更多的人,才是国家强大的根本,这类人反倒无视政权的存在,提出兼爱非攻,希望实现人人爱我,我爱人人,每个人都管好自己,不欺凌弱小的社会,这类人是墨家思想。

想做思想家?首先你得“吃饱了撑的”,中国思想政治变迁和思考

诸子百家时期

当然,还有专注于辩论的名家,专注于打仗的兵家,专注于种地的农家,专注于谈判的纵横家,每天盯着天空发呆的阴阳家等等,对于这个每个有思想的人,都努力发微博表达各自看法求别人点赞的时代,我们叫他诸子百家时期,很多学者也都认为,这个时期的人类,奠定了未来人类思想的走向,因此也叫做轴心时代。

想做思想家?首先你得“吃饱了撑的”,中国思想政治变迁和思考

汉唐盛世,道家思想

春秋战国末期,秦朝通过法家的数次改革,整合国力,发展经济和军事,迅速统一了天下,中国古代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就此诞生。

这时候的人民刚刚经历了战争,可以说整个国家是百废俱兴,而国家呢?就像一个人刚跑完一场马拉松,所以在这时候国家也不适合有任何的改革动荡,不能说你再把这个刚跑完马拉松的人拽起来,说你刚才跑的时候什么地方有问题,我们起来马上训练一下,要是这样的话,这个人可能会立即原地死去。

想做思想家?首先你得“吃饱了撑的”,中国思想政治变迁和思考

国家也一样,正在疲惫时期,秦朝却大兴土木,建长城修国道,导致国家内部分裂,后来汉朝收拾秦朝的残局,继续统治中国古代。

汉朝初期的统治者们比较聪明,他们看出来国家需要喘息,想起了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个思想流派,主张无为而治,就是不争不抢,讲究以不变应万变,非常适合休养生息,那就是道家思想,因此在统一初期,主张政府不作为的道家思想

萧规曹随,无为而治

在汉初出现了一个比较著名的故事,就是萧规曹随,说的是汉朝第一任国家总理萧何退休后,曹参接任,每天除了喝大酒就是喝大酒,没有对萧何的治国策略做出任何改变,有人说是曹参没有上进心,但其实真实情况是当时国家在休养生息,做出任何改变都可能让国家变乱,而且原来萧何的规矩就挺好,所以才不进行任何改变,无为而治就是最好。

想做思想家?首先你得“吃饱了撑的”,中国思想政治变迁和思考

就这样汉朝养生就养了60多年,中间汉朝的政策都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任由国家自由发展,直到汉武帝刘彻上位,这时候汉朝的国力已经空前富裕,粮仓里堆满了粮食,国库里放满了钱,甚至因为这些钱放了太久,穿铜钱的绳子都腐烂了,汉武帝意识到,自己祖宗家儿给自己攒的财力物力,够让自己干点啥,于是产生了又一个吃饱了撑着的典型案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此时的汉武帝想干点啥的第一个阻碍,就是国家发展带来的,那就是百姓会对这个国家没有归属感,你想啊,在农业社会,百姓种田就能养活自己了,政府对于百姓来说是没有任何作用的,甚至说百姓还要交赋税。

想做思想家?首先你得“吃饱了撑的”,中国思想政治变迁和思考

那时的国家不像现在的国家,收到的税能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比如什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础建设,汉初搞的是无为而治,就是你们玩你们的,国家玩国家的。虽然百姓越来越好了,但也不能避免百姓生出一种感觉:有政府还不如没有政府。

汉武帝对百姓这种心态头疼不已,匈奴已经开始威胁到了边疆,国家却悠悠达达,没有一点国家的样子,于是汉武帝决定改革,你们都给我燥起来!

想做思想家?首先你得“吃饱了撑的”,中国思想政治变迁和思考

儒家主要研究人和人的关系,汉武帝发现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于是决定强化人和人的关系,包括君臣关系。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于是,去找了当时的儒家主要的学者,这个人叫董仲舒,因此后来掀起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注意这个罢黜百家不是说把百家都烧了不用了,而是把从他太爷爷那一代的道家执政思想,转变为以儒术为重点的儒家的执政思想。

想做思想家?首先你得“吃饱了撑的”,中国思想政治变迁和思考

所以从那以后人们的思想逐渐开始以儒家为主干,发散开来,儒家思想从此开始统治中国。

隋唐初期,也遇到了和汉朝初期一样的问题,那就是大分裂后的统一,因此隋唐政府主要思想还是道家思想,以养精蓄锐为主。

这一点从唐太宗李世民的做法就能看的出来,魏征作为一个臣子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怼李世民,但李世民却很少因此发怒,也很少因为言论就治罪于某个大臣,因为道家啥事别过度管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统治者,让统治者们明白不要做那些违背整体人民意志的事情,自己怎么想不重要,当下需要什么才重要。

想做思想家?首先你得“吃饱了撑的”,中国思想政治变迁和思考

这种言论的自由开放的思想,也从朝政之中延伸到了民间,史书上记载,在当时很多家庭都是由妇女主持门户,诉讼时替夫上堂,带子做官,做着车子满街走,带着礼物送衙门。女人有贵重的首饰,精美的服装。唐朝的女人出头露面的机会空前的增多。夫妇之间你我相称,不讲究那么多繁琐的礼节,两口子过日子和现代还有点相似。

包括我们现在常说的一个词儿,叫吃醋,就是最早打唐朝开始说起的,包括唐朝有很多女性有私生活的绯闻,这要是让明清的那些老夫子看到,就是不守妇道,甚至在唐朝还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皇帝:武则天,由此可见唐朝人们思想的开放和进步。

想做思想家?首先你得“吃饱了撑的”,中国思想政治变迁和思考

被束缚的宋明清思想

虽然说唐朝的统治者是以道家的思想对待臣子,顺势而为,但是这些臣子可不是道家思想的拥护者,而是儒家思想的继承者,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我们从隋朝选拔人才的方式,科举制度中就可以看出来,在隋唐的科举考试,就像我们现在国考一样,考上就能做公务员,因此教材的选择,就是统治阶级最操心的事儿。

想做思想家?首先你得“吃饱了撑的”,中国思想政治变迁和思考

而在当时科举考试的教材是什么呢?虽然统治阶级是道家思想,但考试却没都考道家思想,而是用的十多部儒家的经典再加一本《老子》作为教材。所以说虽然唐朝的皇帝遵守着道家的思想,但是从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臣子依旧是用着儒家的思想去处理事情。

科举制度一直发展到了宋朝,并且进行一定的改革,因为《老子》这本书比较抽象,因此彻底删除这本书,把《诗经》《书经》《周礼》《礼记》《论语》《孟子》这些儒学的经典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读教材。

想做思想家?首先你得“吃饱了撑的”,中国思想政治变迁和思考

朱熹发现,光是搞成教材,已经不能满足统治阶级的要求了,统治阶级发现了儒家思想另外的一些作用,那就是可以稳定统治,说直白一点,你天天学习,也不会是什么坏孩子对吧。

因此对儒学提出改革深化,再说直白一点,就是改编教材,弘扬真善美,其中最主要的说法就是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想做思想家?首先你得“吃饱了撑的”,中国思想政治变迁和思考

在朱熹的这套思想下,皇帝永远是皇帝,官员用惯是官员,农民永远是农民,商人也永远是商人,谁也别玩跨界。皇帝永远也不用担心哪天有人造反把他踢下台,可以说这套理论是深得当时统治者的喜爱。

到了明清时期,明朝第一个皇帝创立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把考试的教材完全限定在儒家的四书五经之中,这时候的儒家学子为了能够当上官员,都一个个成了只会读四书五经的书呆子,能记住这些玩意的人,智商是不低,可是你让他琢磨创新,他肯定不灵。

想做思想家?首先你得“吃饱了撑的”,中国思想政治变迁和思考

因此有个叫王阳明的人,也是这个教育制度的受害者,再几次学好了发现没用后,就开始从朱熹的粉丝,变成了朱熹的黑粉,提出了改良措施,但是要知道,朱熹的理论对百姓不好用,但是对统治者来说,那可是特别有用的,因此,虽然王阳明的心学在今天还是很好用,但只可惜在当时没有讨好上层统治者,因而也不能改变当时的教育和政治。

到了清朝时期,清朝统治者沿用了,明朝八股取士的制度,儒家的君臣民思想在这时更是深入人心,我们曾经在教科书上学过的《范进中举》,就反映了清朝当时的状况,人人都以考八股为荣,妄想着有朝一日中举成为人上人。

想做思想家?首先你得“吃饱了撑的”,中国思想政治变迁和思考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没有人再愿意去搞创新,在明朝时中国还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大炮红衣大炮,并且在不断改进,但是到了清朝统治者的手中之后,这些武器就再也没有人进行过改进了,逐渐落后于世界,清朝的国力迎来了衰退。

落后就要挨打,弱小的清朝迎来了当时西方先进国家的掠夺,两次鸦片战争,把中国的军事力量打的一败涂地,统治者终于明白儒家思想不能够帮助自己抵抗外敌,于是决定寻求新的思想,来抵抗西方的掠夺,然后就有了洋务运动,喊着自强求富的口号,引进西方科技,在科举中引入西方科学,开始主动学习西方第思想。

想做思想家?首先你得“吃饱了撑的”,中国思想政治变迁和思考

但是照搬的西方思想,短时间却很难在这片儒家的土壤中茁壮生长,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的惨败,让当时的人们明白西方思想并不能完全照搬照抄,于是我们又走上了不断探索新思想的道路之中,从戊戌变法,到五四青年运动,从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一直到现在,我们才真正地接近了当初自强求富的口号。

总结

思想一直伴随着我们的历史,历史的发展,处处都有思想的影子,包括我们现在也都还在讨论很多古代思想的东西,比如做人要守信用,我们的国家是有这样的传统的,再比如尊老爱幼和孝道,我们的国家两千多年前就这样传承。

想做思想家?首先你得“吃饱了撑的”,中国思想政治变迁和思考

思想是否迂腐,或是落后,要辩证看待。今天过去了,就会有明天,今年过去了,就会有明年。明天明年的事情,是无论如何不会和今天今年相同的,何况昨天和去年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