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动中求静的理解

 winriman 2020-04-24

武术自由谈

不拘一格,不循常规

新角度,新思维

本文作者
 
世上一切事物都是相对而存在,有阴即有阳,有虚必有实,有上就有下,有外就有内,有动必有静,动极而静,静极而动。整个宇宙就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人们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一切事物无不在运动中显示着存在,动态是生命与力量的表现,动态能给人带来一种美的感觉。人类只有在运动中才能显示出生命力和创造力,没有运动也就没有生命的活力,除了给人以一种死寂和郁闷外,是引不起任何身心和情绪的舒畅感。事物的静态只是相对动态而言,外表的动往往表现为内在的静,外表的静也往往表现为内在的动。齐白石所画的虾,总表现出虾在水中浮游的体态,徐悲鸿所画的马,总爱取意马在原野上奔跑的雄姿,画本身是静止的,而画家所要表现的是一种动态的美,是在静止中显示了动感。动与静是一对矛盾,既统一又对立,动离不开静,静也离不开动,没有绝对的动,也没有绝对的静,客观世界就存在着这种相对而平衡的情景。

太极拳锻炼是人体各部位的整体性运动,是整个躯体的四肢百骸,骨节肌肉和皮毛,以及内脏器官和经络,包括神意气血等都有协调的动态,是一动无有不动。太极拳运动可称为生命的律动,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在绝对的动中蕴含着相对的静,在相对的静中也蕴涵着绝对的动,形宜常动,神宜常静,形为神之宅,神为形之主。在运动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新生,真如唐诗人杜甫所云:“莫取金汤固,常令宇宙新”。有动静才能有阴阳,有动静才能分虚实,有动静才能有收放和开合,有动静才能实现吐故纳新促使人体的新陈代谢,运动的本质就是动,所以太极拳也称为动态气功。

太极拳锻炼就是动中求静,虽动犹静的动静结合,动中求静就要在喧闹纷扰的环境中去寻找一片净土,那怕是短暂的一瞬,却对一个人的思想情绪与精神活力都大有裨益。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犹如古诗所描绘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同一之理。人们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有动有静,动中寓静,静中寓动,一动一静,便组合了一组生命的旋律。

太极拳讲究动静结合的行功方式,作为动功就以运动为本,作为静功就以虚静为本,动在于形为阳,静在于神为阴,一动一静,一阴一阳,两者相合为神形合一,内外兼修。所以在太极拳锻炼中就不能单独地讲求“静”,也不能单纯地只讲“动”,既要讲“动”又要讲“静”,动中有静,静中寓动,两者不能分开。外动是骨肉形体,内动是神意气血,行拳时求形动而意静,定式时求形静而意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虽动犹静,要在动态中留有静意,虽静犹动,要在静态中藏有动机,动能使气血流注,静能使身心坦然,动与静是因果关系,有动就有静,有静也就有动。

古人云:“夫静者,静其性也,性能虚静,尘念不生,则其机自动矣。动者非心动,是气之动也。气机既发动,则当以静应之。”静中触动动犹静,动中寓静静生动,视动犹静,动以待静;视静犹动,静以待动。动中含静,静不离动,动而为阳,静而为阴,动极而静,静极而动,这便是太极拳锻炼中的动静关系。按照人体的养生要求就有静养、动养、食养三大类,太极拳运动具备了动养和静养外,还有食养,所食养者气也,三者兼养才称为养生拳。太极拳锻炼是调气理气之术,有诗云:“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成真,人皆食谷与五味,独食太和阴阳气”。

武术自由谈

 

武术是我们活动的平台

武术是我们联系的纽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