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解篇第五十四之三九针所指

 感通天下 2020-04-24

      这一节讲了九针不仅是九种针具,指一切针具,而且指人体的九种不同的组织器官部位。九种针具有不同的适应范围,每一种针具也必须因应不同的人体部位,注意深浅和针剌手法。

     帝曰:余闻九针上应天地四时阴阳,愿闻其方,令可传于后世以为常也。岐伯曰: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身形亦应之,针各有所宜,故曰九针。

    黄帝问,九针如何对应天地四时阴阳而运用,想知道这方面的知识,传之后世。

    歧伯讲,自然界第一是有天,第二是有地,第三是有人,第四是有四时变化,第五是有五音,第六是有六律,第七是有星空,第八是有风,第九是有原野。而人的身体也有与自然界不同事物类似的组织器官,与之相应,各种针具和手法,各有适应的范围,所以才有了九针的说法。

  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筋应时,人声应音,人阴阳合气应律,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应风,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

    人的皮肤就是人体的天,人的肌肉组织就是人体的地,人的血脉就是人体中的人,人的筋就是如人体的四时变化组织,人的发音器官就是如自然界的五音,人体的阴阳合气就是如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的六律,人体的牙齿面目,就如自然界的星空,人的呼吸之气就与自然界的风相应。人体的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就如同原野里众多的事物,广泛分布于天地间。

  故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此之谓各有所主也。

    所以说,第一种针叫馋针,也就是天针用以剌皮肤。如现代的皮肤针。第二种针叫员针,也就是地针,用以剌肌肉。第三种针叫是针,用以剌血脉放血,如现代的三棱针。第四种针叫锋针,特别尖细,用以剌筋。第五种针叫铍针,用以剌骨。第六种针叫员利针,有以调和阴阳。第七种针叫毫针,用以补益精气。第八种针叫长针,用以驱除风邪,第九种针叫大针,用以疏通九窍,驱散全身上下三百六十五节间的邪气。这就是讲,各种针具有各自不同的形状构造,适应不同的应用范围。

  人心意应八风;人气应天;人发齿耳目五声,应五音六律;人阴阳脉血气应地。

    人的心意与八方的风相应合,人的正气运行与天气运行相应合,人的头发牙齿耳目五声,与自然界的五音六律相应合,人的阴阳脉血气与大地相应合。

  人肝目应之九窍。

    人的肝脏通目,与九窍相应合。

    这一节将人身按照自然界的事物进行了区分,与九针分别对应,也就是按照这种区分,发明了不同的针具。用来对付不同部位的疾病。说明中国古代人对于针灸研究的深入,充分展示了古哲的聪明才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