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食物分“寒热”究竟依据的是什么?生活中食物寒热分类一表览~

 繁星1 2020-04-26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自古以来,我们国家的人都知道,食物有寒、热、温、凉之分,在饮食上我们也会很注意,譬如脾胃虚弱的人要少吃寒凉的食物,湿热体质的人要少吃温热滋腻之品。

那么不同性质的食物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呢?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现代研究和中医对寒热性质来源的阐述,结尾附了食物寒热温凉表,供大家参考。


现代有关食物寒热性质的研究

1.食物寒热属性

与三大能源物质的关系

肉类寒热属性的物质基础包含糖类、蛋白质、脂肪三大类能源物质。

能源物质含量每增加一倍,食物属性等级提高(寒性<平性<热性)的可能性大增。

热性中药的含糖量、氨基酸含量也高于寒性中药。

而“药食同源”,中药属性的研究成果对食物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食物寒热属性与矿物质的关系

倪莉等确定了判别水果寒热属性的数学模型和生化指标。

其判别方程为Y=-10.19173X8-1.42593X5+0.14975X4,其中X8、X5、X4分别代表铜、铁、镁的含量。

镁、铜含量较高的食物性偏寒,而铁、硒、锌含量较高的食物偏热性。

3.食物寒热属性与维生素的关系

章涵等发现维生素C和E的含量与食物的热性呈正相关并确定了肉类寒热性的量化标准,式中X1~X12分别代表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胆固醇、灰分、VA、硫胺素、核黄素、VB6、叶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可见食物的寒热属性与维生素含量关系密切。

赵兴业通过对昆明小鼠进行实验发现平性食物主要是由维生素E和维生素F等决定的


中药中所言寒热性质

没有查到关于食物寒热性质的中医方面的解释,但是根据“药食同源”相关理论,中药的寒热研究对于食物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药之温、凉、寒、热、平,谓之“气”;

酸、苦、甘、辛、咸、淡,谓之“味”;

发表、攻里、化痰、消积、软坚、散结、疏肝、理气、利小便等,讲的是药物的“用”。

方泰惠等《中药药理学》认为,“中药的四性(四气)是指中药的寒、热、温、凉4种不同的功能,它反映药物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反应趋向。

关于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主要从对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基础代谢功能等的影响进行研究。”

古人当然不可能知道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基础代谢功能之类的概念,也无法测定药物所含的热量。

他们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观察药物的外观、生长环境,以及服用药物后身体的反应来推测药性。

观察药物的外观、生长环境等虽然有一定的作用,而最终确定药性,还得靠服用药物后观察身体的反应来得到。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也恰恰反应了这一点。

古人通过观察药物作用于人体(包括正常人体与病人身体)的反应,来认识药性的寒热,这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换言之,中药的寒、热、温、凉,描述的是主观感受,而主观感受是受主体不同而影响的。

正因为如此,不同的医家,才会对同一种药物,做出不同的判断。

中医所谓药性寒热,并非药物所含热量,而是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寒热感觉,这个感觉与体感温度大致属于同一范畴,从理论上讲也是可以度量,得到相对客观的数值的。

中医治病,利用药性的主观寒热感觉,来调整患者的寒热症状,并无逻辑上的问题。客观寒热可以度量,主观感觉的寒热也可以度量,药性的寒热也可以进行度量。


食物的所谓寒热属性,主要是从医疗实践和生活经验中总结而来,是一种对机体及其个体感受热或寒的功能调节作用,目前还很难如食的营养成分一样有确切的数据。

一般热性食物有较强的温暖和兴奋作用,对寒性的体质和病理尤其明显;

温性食物具有一定的温暖躯体的作用;

平性食物,食后一般不会表现出寒热的倾向性;

凉性食物,对躯体或症状有一定的清热作用;

寒性食物有较强使躯体发凉的作用,尤其是在病理的情况下,热性体质和虚热证更为明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