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多动症、孤独症、精神分裂症会影响一辈子!顶级专家教你治

 九州君子好人 2020-04-26

89%的多动症儿童至少存在一种执行功能受损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名誉主任王玉凤:

专家简介:

王玉凤,第七届ADHD国际大会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名誉主任

擅长: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等神经发育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ADHD)儿童容易分心,注意力短暂,无法在枯燥、有一定难度的活动中维持注意力和精力,注意力和执行功能方面的损害是ADHD的核心缺陷。89%的患儿至少存在一种执行功能受损。

执行功能是指,个体实现某一特定目标时,所使用的灵活而优化的认知神经机制,包括组织、排序、开始工作的能力,集中注意力做任务、适当维持、转移注意力的能力,管理挫折情绪及调节情感的能力,利用在工作中形成的记忆并能记住、获取这部分记忆的能力,延迟满足的能力等等。

54%的患儿存在一种执行功能受损,31%的患儿存在两种执行功能受损,4%的患儿存在三种执行功能受损。

有些家长错误地以为孩子小时候淘气、多动是正常的,不在意孩子的一些症状,即使知道了也想当然地以为长大就好了,这些都会造成孩子的ADHD症状越严重,演变为ADHD共患其他的精神障碍,因此提醒患者家属要及时的进行药物及非药物的综合治疗与干预。

在治疗ADHD的药物中,中枢兴奋剂(哌甲酯)是最常用的一线药物,短期适用于,可以改善执行功能,尤其在言语、视觉空间以及反应抑制的测验中的表面;长期使用比未经药物治疗的患儿,在空间光度、空间记忆、延迟匹配和注意转换等执行功能任务中表现地更好。

非中枢兴奋剂托莫西汀等也有类似作用。此外目前医生与心理工作者也正努力探讨执行功能等非药物干预治疗方法对执行功能的改善作用。

高度重视孤独症患者的其他共患病

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研究中心所长柯晓燕:

柯晓燕,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儿童精神病学学组副组长,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研究中心所长

擅长: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评估、诊断和综合干预,以及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诊断、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

《2018年英国孤独谱系障碍(ASD)指南》中指出,大约80%的ASD患者至少患有一种精神病性障碍,ASD儿童中约85%的存在易激惹、自伤行为和脾气爆发;

约50%存在某种焦虑障碍(特定恐怖和社交恐怖最常见);

约28%~53%伴有ADHD;约7%~23%伴有对立违抗性障碍或品行障碍;50%~80%伴有睡眠障碍。

ASD成人中26%~57%患有情感障碍,11%~43%伴有ADHD,约1/5的ASD儿童或成人伴有抽动障碍。

除此之外,2016年《美国FPA关于ASD相关问题的识别》中还提到,12%~26%孤独症患者中伴有癫痫,9%~91%伴有胃肠道问题。

因此,孤独症的治疗,不仅仅是诊断、干预患者的社会交往、交流、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还要高度重视ASD的共患病诊断,让孩子更全面健康地发展。

儿童精神分裂症起病越早,预后越差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副院长、精神科主任医师刘寰忠:

刘寰忠,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儿童青少年学组委员、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擅长: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强迫症以及各类儿童青少年心理及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中国童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提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病率在0.5%左右;童年期(<12岁)起病的精神分裂症相当少见,14岁之后,患病率迅速上升,尤其是男性;10~18岁儿童青少年中,因精神分裂症住院所占的比例约为25%。

儿童精神分裂症,症状缓解率仅为14%~25%;50%~74%的患者有持续功能损害,而且,80%~90%患者会复发!儿童精神分裂症起病愈早,程度愈严重,治疗起来越困难。

建议儿童精神分裂症首选药物治疗,提醒患者及其家属,不要想当然地以为,儿童精神分裂症用药是成人精神分裂的一半。因为儿童的血清蛋白的结合能力与成人不同、儿童的肝脏代谢药物的速度是成人的两倍、所以儿童有时候治疗量反而较大。

此外,儿童的脂肪组织比成人少70%,所以,当儿童药物过量时,比成人有着更大的危险性。除药物治疗外,还应该考虑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对于难治性患者还需要考虑联合治疗、添加辅助治疗等。

心理健康必须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主任医师郑毅:

郑毅,国际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及相关学科协会顾问、前任副主席、亚洲主席,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主任医师

擅长:儿童精神疾病的诊疗防治、健全人格的培养、脑潜能开发、学习困难、儿童青少年行为相关障碍、儿童精神障碍遗传及行为基因学有特殊研究儿童精神疾病的诊疗防治等

“没有哪个精神障碍是儿童特有的,因为精神障碍都会发展到成人;没有哪个精神障碍是成人特有的,因为都是由儿童发展而来。”心理健康必须要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近些年,精神医学最为突出的变化是,强调了儿童精神健康问题对人的终身影响,以及儿童时期的精神障碍与成人精神障碍的关系密不可分。

无论是国际疾病诊断和分类,还是美国的疾病统计与分类手册,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儿童精神疾病的单独分类已经被取消,儿童精神障碍按生命发展周期的规律融入整个精神障碍的分类中,体现了儿童精神障碍的终身影响和早期防治的重要性。

例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孤独谱系障碍(ASD)、抽动障碍(tic disorder)都不再贯有“儿童”的前缀,不再强调“儿童ADHD”、“ 儿童ASD”、“儿童抽动障碍”。我国2015年出版的《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第2版中取消了“儿童'前缀,将文中的“患儿”描述均改为“患者”,诊断条目增加了关于成年表现特点的解释。

别轻易定义孩子是“精神病”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学科主任医师李凌江:

李凌江,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学科主任医师

擅长:精神创伤相关精神疾病的病理机制研究、心理危机干预、精神心理治疗等

儿童和青少年有情绪、行为方面的问题是非常常见的,不能先入为主地把孩子当成精神障碍患者来治疗。

要判断儿童青少年精神方面有没有问题,可以先从三个基本的方面来观察。

一是要看这个孩子有没有精神方面的症状群。精神障碍的症状一般是以“群”的形式存在,而不是出现了某一个单一的症状。

二是要看这个孩子的症状群是不是持续了很长时间。精神障碍症状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只是持续了两三天的症状不能说是精神障碍的症状,不要轻易地把一个孩子一段时间的心情不好、学习压力大等,看成是病。

三是要看持续时间很长的症状是否损害了孩子的社会功能,影响了他的学习、个人生活、社会交往,对他造成了损伤。

如果经过观察满足以往三个方面,那么,这个孩子就可能是病态的,就需要寻求专业的精神科医生的帮助了。

需要提醒大众,即使一个孩子经过专业医生的判断,在精神、情绪具有某些问题,也应该正确对待,对他们要有更多的宽容之心,要接受他,就像关心一个身体生病的人那样关心他们这些心理生病的人,不要歧视。

如果孩子没有住院的必要,不要轻易住院,当然如果有自杀、伤人等风险还是得住院,因为这样起效更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