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传承和发展的创新实践者——记上海市徐汇中学校长曾宪一

 街心舞苑 2020-04-26

徐汇中学创办于1850年,在上海名气很响。它的出名倒不在于历史悠久,而在于它是“西学东渐第一校”。它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多个“第一”:最早实行分学科教学的班级授课制;最早开设语数外、理化生、音体美等比较齐全的科学和艺术课程;最早建立实验室、语音室、阅读室……这段辉煌,给上海民众留下深刻记忆。

历史的接力棒传到第27任校长曾宪一。到现在,曾宪一在徐汇中学当了5年副校长、5年正校长。他50岁左右,正当年华,是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他的经历比较丰富:先后在黑龙江、江苏教过书;教过语文,当过班主任、科研主任、教研员,参加过中考命题,也到金山区支过教,还建有自己名字命名的名师工作室。可以说,在学校该轮的岗位,他基本都轮过。教师比较喜欢这样的校长,说他“上得好课,管得好班,考得好试,教得好研,开发得好课程”。

在徐汇中学,曾宪一颇有口碑:他为人正直,追求正义、富有正气;在待人上,真诚,喜欢真情交人,热情待人;在作风上,凡是要求教师的,他自己一定做到;在学校管理上,他有思想,有谋略,会用人。最为可贵的是,他有激情,把自己的一颗心,整个地交给全校师生。

在徐汇中学这所底蕴深厚的历史名校,曾宪一是如何与全校师生一起承接历史,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呢?

图片

以改革的思路,为学校工程素养培育架桥铺路

后来真的当上校长,在修史时读的书,很快被唤醒。我对学校办学的一些思路,在历史上找到了源头。

我是下午1:00到的徐汇中学。曾校长把我引进一个小接待室,沏茶、寒喧。

我开门见山:“曾校长,你是哪一年到的徐汇中学?当时主要做什么工作?当你做完了这一项工作之后,有些什么感悟?”

他说:“我是2009年暑假到的。区教育局安排我当副校长。当时的背景是:2010年11月学校要举行160周年校庆。时任校长庄小凤给我的任务是整理校史博物馆、汇学文化墙,管科研、课程、文化这一块。这就给了我非常多的读书机会,我对徐汇中学的校史、课程、历史人物有了全面透彻的了解与感悟。我对爱国老人、伟大的教育家马相伯怀有极深的敬意。他是学校前身徐汇公学的第二届毕业生,是徐汇公学的首位华人校长,也是复旦大学的创始人。学校的办学传统‘崇尚科学、爱国荣校、多彩发展’就是他创导的。他提出了‘读书不忘爱国,爱国不忘读书’,还十分重视体育,一直把体育从国民素质的高度来谋略。这些,都镌刻在我的心中。通过读书,向先贤求教,自己与学校历史神交,对学校文化的博大精深越是了解深刻,越是爱上自己的学校,越有使命感。”

“我想追溯一个问题:你在学校修史,做汇学文化墙,管文化,读了很多书,它对你以后当上校长是否很有助益?”我问。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我,微笑着说:“可从两方面看。其一,世事难料。人生总是七分勤奋,三分机遇。在刚进校的时候,我真的没有一点奢望。其二,后来真的当上校长,在修史时读的书,很快被唤醒。我对学校办学的一些思路,在历史上找到了源头。用围棋打个比方:我刚进校时,背了许多定式,真的打比赛时,这些定式都用上了。”

“作为校长,首要的工作是给学校定位。你如何承继前任校长的办学思路?在他们的基础上,你又做了哪些调整?”我又问。

他说:“我的前几任校长都忠实执行了学校传统‘崇尚科学、爱国荣校、多彩发展’。第24任校长汪劲松(任期是1993~2006年)提出了‘多彩教育’,第25任校长庄小凤(任期是2006~2011年)提出了‘多彩发展教育’,第26任校长刘晓艳(任期是2011~2014年),承继了庄小凤的办学理念。

他们都把徐汇中学的‘多彩发展’发挥到极致,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在徐汇区,素有‘四大名旦’之称,在人们心目中,徐汇中学一直是‘头牌名旦’。汪劲松和庄小凤两位名校长,不仅在徐汇区,在整个上海都赫赫有名。”

“我和我的团队,怎样给学校定位?我们是从这样几条思路进行的。”

思路1:徐汇中学素有崇尚科学的‘汇学’基因。从1850年至今,学校一直致力于理科、工程、科技方面的教育。今天培养学生强调工程素养,是历史的延续。

思路2:学校的传统是‘崇尚科学、爱国荣校、多彩发展’,我从修史中了解到,老祖宗对‘爱国荣校’有特定解释,一是强调文理兼通,中西贯通;二是强调科技兴学,科技兴邦。

思路3:我们把校训定为‘汇学’。为什么?理由有三:

其一,它和徐汇联系起来。徐以成己,汇则达人;徐以兴学,汇则兴邦。

其二,‘汇学’,它是徐汇的简称,又是学校图书馆的名称,还是马相伯亲自书写命名的一份杂志的名称——《汇学杂志》。

其三,‘汇学’蕴含四层意思,它从本质上揭示了教育的规律:(1)‘荟学’,荟萃精华,广学博识;(2)‘会学’,参悟规律,善于学习;(3)‘慧学’,智慧养成,学以致用;(4)‘汇学’,古今传承,中西贯通。

“我们把上面几条想清楚之后,学校的定位就出来了。”

1.办学目标——把学校办成文化深厚、课程丰富、面向未来的工程素养特色中学。

2.育人目标——在强调学生有科学素养、艺术修养、人文涵养、文化教养的基础上,培养有科学精神、创新能力、中西贯通、家国情怀的现代社会建设者。这个定位,就把历史与传统、传承与发展、发展与创新,在逻辑上联系了起来。

我问:“学校定位定好了,接下来的事情千头万绪。你怎么把学校工作铺展开来?”

他胸有成竹地说:“在大发展年代,你想搞点小发展,马上就会落后。我只能在变革上做文章,让学校发生积极的变化。我和我的团队,一共做了七项变革。要说明的是,这七项变革,前后年代不同、时间顺序有别,把它们放在一起,只是考虑讲话的次序脉络。”

“第一项,机构变革。一所老学校,时间太久,很自然会出现管理人员‘责任不清,职责不明,人员老化,没有激情’的状况。我们决心变革学校管理机构:成立学校发展中心,这个中心的主任由我兼。下设四个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科研与课程发展中心、文化发展中心。‘五大中心’的部门设置,都是为了‘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对于‘四大发展中心’,我打了个比方,把教师发展中心和学生发展中心比作‘两只脚’,它体现‘以人为本’,足踏大地,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才是学校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把课程和文化两大发展中心比作‘两只手’,‘课程 文化’是学校最核心的工作,前者具体负责科技创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后者在传承学校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校文化品质。与此同时,我们变革了用人机制:实施中层干部公开竞聘上岗。从2015年至今,已公开竞聘正职5人,副职13人。整个程序是:竞聘者须在全校骨干教师、教代会代表、全体党员参加的竞聘会上述职,讲自己的施政想法和承诺,还要接受校长、书记的现场答辩。竞聘成功了,试用期为一年。这个机制的好处是,变原先的‘要我干’为现在的‘我要干’。在任何一所学校,中层非常重要,‘赢在中层’绝对是至理名言。”

“第二项,变革教师的培养模式。从以往以苦干、实干为标杆的培养模式,转变为汇学型、研究型的培养模式。具体怎么做,后面我们专门讲。”

“第三项,变讲堂为学堂,变革师生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这一块我们也后面专门讲。”

“第四项,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变革。这是学校的重头戏,也放到后面专门讲。”

“第五项,变革评价方式。职称晋升、评优评模、年终考核,是教师关心,也是激励教师的一个环节。我们也做了变革,程序是:1.先由教师对照标准自评,打分‘上不封顶’(获奖、论文、班主任等都有分值,‘德勤绩能’也分项目打分)。2.人事部门认定。3.中层干部,包括年级组长也给每位教师打分。这样做,阳光、透明,鼓励年青教师冒尖,优秀人才得高分全凭业绩,中老年教师同样有奔头。全校教师很和谐,教师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第六项,变革行政会议。开行政会,如何高效?我们要求每个部门在开行政会之前,先把本部门的本周工作、下周安排想清楚,然后上交问题单。问题单上的内容包括问题名称、问题现象描述、问题追因分析和责任人认定、问题改进措施和方法、问题解决的反馈。到了行政会上,每个部门先讲问题,然后接受其他部门的建议,接下来一次是分管校长点评、校长统筹点评。这样,开一次会,时间很短,效率很高,解决实际问题,对与会人员也是一次很好的培训。”

“第七项,变革教工大会。以往的教工大会都是校长讲或书记讲,我们讲得口干舌噪,教师听得昏昏欲睡。我们变换了思考的角度:把每月教工大会改成主题月系列活动,比如,9月是科研与课程月,10月是文化月,11月是教学月,12月是德育月。以教学月为例,教工大会由教师发展中心提方案,所属教师员工成为这个板块的主讲人。让教工多亮相、多展示、多演讲,这样,教师员工成为教工大会的主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整个儿上来了。”

听完了曾校长的一番话,我发现他想事情、看问题非常务实。我心里在想,眼前的这个人很真,活出了真性情。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

图片

给学生播撒和培育创新的“种子”

建那么多实验室,初衷是什么?就是想借助这么多创新实验中心,让学生在中学阶段,能接触到科技前沿领域,种下一颗创新的‘种子’。

稍事休息了会儿,我俩又聊了起来。

我问:“你提出‘办学办文化’‘办学办课程’,此话怎讲?经过这么多年的实战,对工程素养与育人目标的融合,你有哪些感悟?”

他说:“办学办文化,我们的抓手是工程素养培育。工程素养是现代学生必备的素养,在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尤为重要。它应当包括五个方面的素养:工程领域知识、创新思维品质、问题解决能力、设计和实践能力、人文艺术修养。换句话说,我们学校培养的学生,要能够将知识、能力和智慧结合起来,能创新地解决实际问题。”

“办学办课程,我们的初衷是:要改变中国中学生普遍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和跨学科创新思维能力的现状,把学校办成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摇篮。我们的实施思路是:将工程素养培养与三类课程整合。如何整合?三句话:特色课程在基础型课程中的渗透;特色课程在拓展型课程中的突出;特色课程在研究型课程中的深化。学校以点带面,以实验室建设带动课程建设,以课程研究提升师生学习境界。”

“工程素养与育人目标怎么融合?刚才提到的工程素养五要素,本质上是学校实现育人目标的当代探索。它们之间是一个怎样的逻辑关系?也是三句话:一,科学素养是首要的育人目标,工程素养是科学素养的内核,它与学校的育人目标相对接。二,工程素养须臾离不开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和文化素养的滋润。三,工程素养又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与数学、自然科学、经济学、社会学、艺术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看来,我们提出工程素养培育的定位很巧妙,也富于智慧,它把课程、文化、育人整个儿统领起来。”

“你最早做科技课程,是怎么设计的?经历了哪些过程,能讲讲吗?”我问。

“好的,给你讲讲。”他回答得很干脆。

“做科技课程,我们是边设计,边思考,边摸索,边实践。在设计阶段,主要走了三步。第一步,进行调研。2015年我带队走访了上海创新实验室做得最好的一些学校,如上中、格致、七宝、宜川等十多所名校。这一圈兜下来,我心中有了基本架构。第二步,扩大视野。非常巧,市教研室给了我一个任务,叫我担任市研究型和拓展型课程的评优课评委组长,这使我有了大量的机会听课、评课,近距离观察许多学校的特色课程。我心中更有了底气。第三步,走访沪上名校和科研院所。我们走访了许多大学科研院校和高科技公司,有些大学,比如同济和上海交大,我们走访了许多次,最终感动了这些单位的领导和著名教授。”

我又问:“学校引以为傲的是创建了‘2 X’科技创新课程群,建了一大批特色实验室,能讲讲来龙去脉吗?学生如何面对这么多实验室?你们采取了怎样的策略?”

也许对曾校长而言,他喜欢讲这个问题,讲来得心应手,驾轻就熟。他脸上漾着笑容,如数家珍:

“学校的‘2 X’科技创新群怎么理解?‘2’指的是‘生物工程’ ‘交通工程’。‘X’指的是其他工程。

大约在2007年,庄小凤任校长时,学校接到了校友任九皋的捐资。她很超前,与上海交大生命科学院合作,创建了‘生命科学创新实验中心’。先创立了5个生物技术实验室,引进了上海交大12位教授与我校10位教师结对。这在当时的上海引起一时轰动,来校参观的上海和外省市教师络绎不绝。这是学校最初的课程群雏形。2014年,我们与上海交大生命科学院进一步合作,在原有5个实验室的基础上,新开设了3门生物工程课程。

2018年,我们又与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合作开设了3门生物工程课程。这样,在生物工程领域,我们一共开设了11门课程,涉及到微生物、环境、食品等领域。上海交大在生命科学领域在国际上是领先的,我们这些课程也具有前瞻性。另一块工程科学,对外称之为‘交通工程’,主要是我们在2015年至2016年间建立了高铁调度和驾驶实验室。我们和同济大学洪玲教授合作非常愉快,我们出资400万元,这个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先进程度不输同济大学的实验室。

之后,我们又与许多科研院校和高科技公司合作,扩展了10多个项目,比如波音787飞机驾驶、机器人火星车、水下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天文观测台、‘太阳能 风力’风电站,‘人工智能 ’‘5G MR’,涉及交通管理、材料工程、设计与制造、机器人、航空等工程领域。

此外,还有一块工程我们称之为‘X’,准确地说,应当叫做代表新科学、新技术的‘双新’种子课程。这个课程群有简易空气净化器、多彩的功能膜、计算机程序控制等。”

“学校有那么多高端创新实验群,怎么实施呢?以生命科学创新实验群为例,学校规定这是必修课程,最初仅在高中科技班实施,现已普及到全体高中生,并辐射到初中科技班。在面向学生时,总的策略是:有面向全体高中生的‘普及’,有面向学有余力学生的‘提高’,还有面向少数学生选择生命科学研究方向的‘创新’。”

“学校高端实验室是怎么运作的?能举个例子吗?建那么多实验室,初衷是什么?”我问。

“我们建实验室,肯定不是为了装点门面,而是用来培养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给你举个例子。”曾校长说。

案例:“轨道交通列车运行仿真沙盘系统”实验室

这是全国第一所中学创建的轨道交通类实验室。它模拟从上海虹桥站到杭州东站的沪杭高铁运行轨道,分为6个区间,有动车组模型10列,模拟驾驶室8个,模拟总调度台1座,分站调度台10座,可供12人进行模拟列车运行实验操作。通过显示系统,学生能在操作过程中,从列车的视角看到前进线路上的情况,还可进行相关驾驶技术的科学研究。这门课程面向高一年级,每周2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轨道交通系统的知识及接发列车的相关规定。学校采用以学生为主导的沉浸式教学方法,请学生共同参与管理与教材编写,学生非常喜欢这门课程。

“建那么多实验室,初衷是什么?就是想借助这么多创新实验中心,让学生在中学阶段,能接触到科技前沿领域,种下一颗创新的‘种子’。其背后有两个思考:一是让中学生有更多机会领略高端实验室。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拓展自己的兴趣,更是为了培养他们探究学习的能力,培植创新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认为,理科课程最好都要在实验室中学。二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经常抽出一定的时间,到各个实验室去‘泡一泡’。16~18岁的学生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时期,也是一个人情感发展的最关键时期。这颗‘种子’,说不定在什么时候,就让学生从这里起步,走上了从事科技创新的学术之路。”

我又问:“你所有的高端实验室,都有大学、大院所、大科技公司‘撑腰’,当你做完了这一切,静下心来,又有怎样的感悟。”

他说:“我有两个想法。其一,校长要有敏感性和前瞻眼光。即使与别人合作,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好的。其二,虽然有大学、大院所、大公司‘撑腰’,但在指导思想上,我们依然坚持‘三个为主’。一是课程坚持以中学为主导,校外兼职导师虽有64位教授,但他们仍然是为学校服务的。二是中学教师应当成为课程实施的主体。2019年学校开了87门拓展课,只有3门是外聘专家兼的,其余都是我校教师担纲。三是中学生应当成为学校科学研究的主人。”

此时,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咨询曾校长:“你开了那么多创新课程实验群,一定花去学生许多时间,现在高考新政推出,学生一定要花许多时间去适应。这对矛盾如何解决?”

他朗声笑了起来,说:“我现在最欣慰的是,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实验室是‘人满为患’,许多学生在做自己喜欢的研究。讲一句心里话,走科技特色高中之路,这是我心里一直想的事情,过去之所以不敢放开手脚,恰恰是因为过去的升学制度迫使学生分分计较。老师和家长都不敢放手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研究。而恰恰是高考新政,采用‘两依据,一参考’的评价模式,这给学校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应该说,高考新政给学校创造了机遇,但依然会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学校怎么接受这一挑战?”我问。

曾校长说:“我给你简略讲几条吧。”

“第一,许多教师完成了职业转型。受‘指挥棒’影响,学生加试科目出现物理选科下降,地理选科上升。它看似是部分教师的‘被动’,实则又是教师职业转型的良机。在徐汇中学,不仅物理老师会带学生做项目,还有语文老师会教学生开波音787,英语和体育老师带着学生从事水下机器人的研究。我们预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步入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角色还会有新的变化。”

“第二,增加学生文化底蕴。我们采取的措施是:语文开设了‘形式逻辑’‘古文观止’等必修课,哲学课提前。英语投资100万元建任显群外文图书馆,开设了‘世界文学名著原版阅读’课程。数学开设了数学思维方法等课程。”

“第三,对理化生、史地政等学科,我们采取了选课制、走班制、导师制,强化了对生物和地理学科的深度教研。有人会担心:这两门学科的师资从哪儿来?我们是一所完全中学,教师初高中统筹,保证能满足学生选择的20种组合。”

“第四,我们进行了生涯教育。学校有32个职业体验点,有专门的教材,聘请了20多位校外专家,心理教师和班主任都能开这门课,家委会也深度介入。我们的生涯教育秉持‘兴趣—情趣—志趣’的主线,进课堂、进班会、进活动、进社会,富有实效。”

“第五,学校还有33个高中生社团,分为校园文化、健康生活、工程素养三大模块。社团活动是每周五下午,规定一学期的活动不少于13次。社团活动完全由学生自治自理,丰富了高中生的精神生活。”

听着曾校长侃侃而谈,聊他的高端实验室、聊他与大学教师的亲密和友谊,聊学生是一颗颗“种子”……我突发奇想,他和他的团队,不正在用心血和汗水浇灌一棵棵小树苗吗?在小树成形之前,最初都是一颗颗种子,这颗种子如何融入学校这样一片沃土,将来真的会发生无穷无尽的变化?

图片

打造学校的“研究场”,提升师生的研究品质

“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全校养成研究之风,它应当是徐汇中学的一种风格。

大约十年前,徐汇区教育局高瞻远瞩,办了一个培养干部和学科带头人的高级研修班。曾宪一是成员之一。给他配了两个师傅,一个是步根海(语文),一个是我(管理)。这么多年来,我俩保持友谊。看到他做人依旧厚道真诚,各方面进步神速,我内心欣喜不已。

我亲切地问:“宪一,阅读你的材料时,发现你有一个朴素而又有创意的提法,就是你想把整个学校打造成一个‘研究场’。能谈谈原始的想法吗?”

他说:“我是一名新校长,语文教师出身,喜欢思考。对于‘研究场’的想法,我是边思考,边实践,偶尔在工作中有灵光闪现。有这样几条:1.培育学生工程素养,我想,实验室是‘研究场’,专用场馆也是,学堂也应当是‘研究场’。由此我生发开去:‘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全校养成研究之风,它应当是徐汇中学的一种风格。2.我提出‘教师是做学问的’。教师的职责是传递爱心,传递自信心。靠什么传递?靠的是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靠的是好学、善思、勤研。教师是做学问的代名词,是智者的化身。教师怎么做学问?就是多读多思,多做多写,言传身教比什么都重要。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做学问,学生会做学问,也会促进教师。师生的学问都上去了,犹如下围棋,学校整个一盘棋都活了。3.我主张科研兴校、科研兴师。我校教师已逐渐形成这样一种氛围:在教学中,人人都在研究生本学堂;在教育科研中,对身边发生的事都感兴趣,教师自己做课题,还指导学生做课题。”

“好,我们讨论一个问题,”我说,“一所好学校包含两个要素:一是这所学校的校长是好校长;二是这所学校的好教师比较多。我想了解的是,你是怎么打造徐汇中学‘比较多的好教师’的?”

讲到这个问题,他的脸上泛起了红光,人也一下子兴奋了起来:“我和我的团队,采用分层次的机制,培养能做学问的教师。”

“第一类是见习教师、年青教师。我们提出要培养‘有灵气的年青教师’。带教方式上,不再是‘一人带教’,改成‘多人团队带教’。抓了这样几项:一抓他们选题、讲题、命题的能力。这是最紧要的,这个上去了,其他都能带上。二抓他们在课堂驾驭‘生本学堂’的能力,从理念到实践都能践行。三给他们搭建各种教学、科研的评比平台。四给他们进行爱校教育培训,那就是学校的校史馆。对年青教师要有期待效应。”

“第二类是骨干教师。学校有四类骨干教师,即教学骨干、德育骨干、课程骨干、课题骨干。这类教师占全校教师的53。对他们,我们提出要培养‘大气的教师’。我们给每位骨干教师配区级学科带头人。学校制作了一本《骨干教师培训手册》,要求他们必须完成手册中的所有任务。为了把‘生本学堂’建设落到实处,学校开展了‘双百工程’,即‘百题工程’和‘百课工程’,学校所有骨干教师,三年中研究100个教学问题,两年中开100节公开课。我们还鼓励骨干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学术、培训活动,以此开拓他们的视野,增长见识。”

“第三类是高端教师。对他们的要求是能超越自我,与高尚者为伍,做个高境界、有追求的教师。我们请大学、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做他们的导师,给他们定三年规划,鼓励他们出专著。最近三年,他们出了12本专著。我们还给他们开个人专题研讨会,在更高层面上让他们亮相。如科研与课程发展中心主任史莉莉,她在音乐教学的市级评比中,六项全能获得高分;她参加了部编教材的编写;还加入了上海音乐家协会。她是九年跳三级:34岁评上高级,38岁评上特级,42岁评上正高,2019年当上正高评委。”

曾校长讲得很兴奋,我受到他的感染。“你提出生本学堂,顾名思义,是进行有效的学习方式的革命。能谈谈学堂与课堂有什么区别吗?生本学堂有什么特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问。

也许是受到鼓励,他很开心地继续讲:“什么叫生本学堂?它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设计学习过程和经历的场所,它一切是以支持学生学习为根本。学堂与课堂的区别,有三个方面:一,出发点和根本点不同。课堂的主人是教师,学堂的主人是学生。二,核心活动不同。课堂是以教师的教为主要活动,学堂是以学生的学为主要活动。三,评价不同。课堂是以教师教得好不好为评价标准,学堂是以学生学得好不好为标准。”

“学堂遵循的学习原则包括5条:预学再教;能学缓教;观学思教;自学少教;以学评教。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首先是能‘引发—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人。其次,‘习惯出能力’,教师是能让学生主动有为的人。再次,‘学法出成绩’,教师是能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人。第四,‘提问出思路’,教师是能让学生会做学问的人。”

“评判学堂是否高效,最本质看三条:其一,是否解放了孩子。其二,学习方式上,能否让学生做到自育自学。其三,学生的发展方式是主动发展还是被动发展。”

“我一直有个观点,应试其实是最简单的事情。而在生本学堂,师生都要讲究效率,都要学着做学问,这才是最难的事情。怎样才算是教师做学问?有三个标志:一,他能引导学生高效率学习;二,他能有育好人的学问;三,他能带着学生做学问,让学生成为有创新思维品质的人。”

“宪一,你提出科研兴校,科研兴师,其成功的标志是什么?具体是怎么做的?能举一两个典型案例吗?”我问。

他回答说:“教师做学问,搞科研,在学校真正蔚然成风,我想,应该有三个标志:一是全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应该有一个整体的提升;二是全校特色课程教师的优秀团队能得以打造;三是能促进教师养成研究的习惯,并能产生一批丰硕的科研成果。”

“具体实施可从这几方面着手。

首先,在学校工作,说一千道一万,你要教师做的,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要带个头,做出榜样。比如,教师都知道我很忙,但我还是挤出时间,在最近几年写了六本书。学校工作要取得突破,我们选择用课题攻克,我和几位科研骨干做了一个部级课题、一个市级课题,取得成功,有力地推动学校工作。中层干部史莉莉也是这样,她抓全校教师科研,自己先写了三本书,就有了话语权。一步实际行动往往比一打口号更有力。

其次,我们有一支专门的科研员队伍,他们23人,清一色研究生,是各个部门的秘书和笔杆子,又是各个部门的科研中坚力量。他们初来时,怎么培养他们?我们是‘几管齐下’:请专家学者‘传帮带’,给他们讲选题,讲如何立项,给他们改论文;给他们搭各种学术和培训平台;努力帮助他们提高收入,使他们生活无后顾之忧。

再次,给教师更多的读书交流机会。学校通过课题立项、中期评估、写作研讨会、论文宣讲会、科研人员展示板等形式,形成一个浓厚的研究氛围。第四,善待教师,多多给予他们激励。我校科研奖励的名目较多,奖金也比较大。我一直认为,对教师多激励,善待他们,对他们的成长非常有好处。”

“教师做学问,水平上去了,职称也会上去,就会有更多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近五年,我校形成了金字塔人才梯队的基本架构:目前,学校有特级教师3人,正高级教师3人,区(局)学科带头人14人,高级教师53人,四类骨干教师107人。好教师多了,学校一切工作就理顺了。”

典型案例1:青年教师张德贵在研究中迅速成长

张德贵是徐汇中学的高中化学教师,是个“90后”。学校安排他担任上海中小学新科学新技术创新课程(简称“双新”课程)平台种子课程“多彩的功能膜”教师。为了完成任务,他利用假期到大学去学习,然后回中学教。

经过一年的锻炼,他从“门外汉”成长为优秀指导教师。他积极参加市、区以及全国各类教学评比竞赛,他认为这种竞赛逼得他读大量的书,认真研究别人的方法,能了解最前沿的科学理念和知识。他的勤奋得到回报,他连续多次获得上海和全国的一系列教学大奖赛一等奖。现在,张德贵已被市教研室聘请为“多彩的功能膜”课程特约撰稿人,成为这一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不仅自己有大量的科研成果,还带出了一批学生,其中有30位学生的研究课题被评为优秀。

典型案例2:史莉莉的科研笔记

我是2015年通过竞聘担任学校科研和课程发展中心主任。我是音乐教师出身,一下子坐上这个位置,心里总有点忐忑。

我很赞同曾校长创导的“教师是做学问”的理念。在他的影响下,科研员和各学科教师都能从身边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到研究课题,有些课题做得相当有深度。我自己著书、做课题、抓全校的科研工作,都得到曾校长和许多教师的帮助、支持和激励。

经过全校教师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丰硕成果。光是2018年至2019年,我们承接了教育部课题2项、市级课题9项、区级课题7项。在徐汇区,我们是立项最多的中学。学校连续三届被评为区教育科研先进。从2016年至今,教师出版专著、合著24本,编写校本教材59本。发表的论文,国家级刊物25篇、市级刊物533篇,区级和校级刊物就更多了。

在徐汇中学,领导带头,教师做学问、搞科研,已蔚然成风,它极大地提升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自信心。

一连串的美妙数字,我听了感到高兴。我问:“学校‘研究场’的提出,撬动了学生学业质量的提升,学生课题研究也取得了成绩。能讲讲吗?对学生的课题研究,能举个典型案例吗?”

也许,这个问题合他胃口,他的声调也提高了:“我们是区实验性示范性学校,高中生源在区里排第七位。但我们能做到‘低进高出’。高中学业水平考合格率近几年一直在99.7以上;2018届高考综评达线率50.2,本科率100,我们的高考成绩,已能跻身于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中游行列。”

“还有两个项目,我们也做得比较好。其一,在学生学习经历课题研究社会化评价推优面谈活动中,我校从2017年至今,一直在全市前列。以2019年为例,在全市80所高中有232名学生可面谈,我校面谈下来是81个优秀,达到‘三分天下’。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一直跟着课程在做课题,在这一领域,占有明显优势。其二,我校高中生做到了人人有课题,近三年学生校级立项课题289个,2017~2018年评出优秀课题58个,我给他们专门做了一本论文集。学生的课题研究相当有质量,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真的难以想象。许多研究富有前瞻性,比如3D打印的各种应用、无人机、垃圾分类等。有不少课题都是身边发生的,如‘用数据分析欧洲足球五大联赛’‘小学奥数对中学数学的影响’‘屋顶光伏的系统研究’,等等。”

典型案例:孙晟凯做出了智能捡球机器人

孙晟凯是我校高二(6)班学生,对计算机有浓厚兴趣。原先他不会做课题,听了老师的讲座后,发现做课题并非遥不可及。

他酷爱乒乓球运动,在与同学打球时,他发现捡球的时间太多,有些浪费。能否做个自己能捡球的机器人?于是,他从网络上查资料,试着用各种材料,做出摄像头模组、电动驱动模组、单片机控制系统……一次次挫折,他挺了过来。碰到困难时,计算机老师王肖莲给他指导、帮助和支持。他终于试制出了便于携带、结构简单的智能捡球机器人。在“双新”课程答辩会上,他的答辩获得优秀。他把自己的成果归结于进了徐汇中学,是学校的丰富课程和活动造就了他。

曾校长讲自己的学生,满是兴趣。“学生经过工程素养的培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能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徐汇中学学生的特点?”我问。

“给学生铸造工程素养,让他们在人生舞台,纵横开合,自由竞逐,这点我们做到了。”他边讲边做着手势,又说:“我们学生的特点是阳光、健康、情商高,研究能力强,懂得感恩,身上有后劲。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变化,可用三句话概括:他们身上已经带着科学创新精神的‘种子’;他们懂得了要合作,要为别人着想,也知道了自己的专长和不足;他们有一定的情怀和气度,胸襟开阔,比较自信。”

听了宪一校长的话,徐汇中学学生的整体形象,在我的脑海中清晰起来。我为他锲而不舍的追求感到骄傲。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叠影:十年前的曾宪一,含蓄、内敛、理性,身上多少带点青涩和谦卑的样子;今天坐在我面前的曾校长,热诚、大气、豁达,身上浑身透出满满的自信。

是啊,他对学校许多问题形成的独到见解,难能可贵,这就是在创造。正是在创造中,他用行动实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把自己内心的珍爱价值变成可以看见和感觉到的对象——教师和学生都成长了。

文 | 王厥轩

本文来源于《上海教育》杂志2020年4B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