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园观察之:徐汇中学印象

 盐渎苏迅 2023-03-30 发布于江苏

上海的学校与上海一样,在国人眼中都是自带光环的那种;上海的校长也与许多上海人一样充满自信。我们来到上海市徐汇中学,开展为期一周的跟岗学习活动,深深感受到他们的自信扎根于文化中、融在课程里、体现在管理上。

01


走进徐汇中学,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学校前身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天主教耶稣会创办的徐汇公学,其欧式(法意)风格校园建筑,在繁华喧嚣的徐家汇商业中心,显得与周围林立的现代高楼格格不入,不费吹灰之力抓住过往行人的眼球。
我们就是这样:刚走近学校大门就被吸引了,打心眼里认定这是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学校。
徐汇中学以“荟萃精华、广学博识的荟学;参悟规律、善于学习的会学;智慧养成、学以致用的慧学;古今传承、东西汇通的汇学”的“汇学”为校训,逐步形成“徐以成己,汇则达人;徐以兴学,汇则兴邦”的“成己成人,兴学兴邦”的“汇学文化。
“汇学”文化,在这所学校不只停留在校长口中,更呈现在学校校史陈列室,体现在校园景观设计上,在学校制度建构中,在师生言行举止间。
徐汇中学的校史陈列室由多个馆室构成,大致分为珍藏学校历史物件的“文物馆”,展示学校首任华人校长马相伯铜像的“校主馆”,呈现为学校发展作出贡献及学校优秀校友的“名人馆”,收藏学校师生荣誉和优秀作品的“荣誉馆”,以及陈列各时期教科书及校本教科书的“教材馆等,分列在“崇思楼”一楼剧场两侧。 
徐汇中学人称他们的校史陈列室为“汇学博物馆”,我说的“文物馆”他们称之为“汇学珍藏馆”。“崇思楼”自身亦为上海市优秀保护建筑,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
▲ 崇思楼
▲ 汇学博物馆

崇思楼前,校园醒目处,建有马相伯雕塑,基座上篆刻着学校校歌,周围打开的“书本”上是一张乐谱与许多歌词,徐汇中学校歌的旋律与歌词。一百多年来,徐汇中学校歌的歌词随着时代的变迁重新填写过,但旋律从未更改

▲ 马校长相伯雕塑

校园道旗上,布满校长对校训的解读,多是为鼓励之语。如,有对学有困难学生的勉励之语——“徐汇徐汇,慢慢都会”,有对各方面表现优异学生的激励之语——“徐汇徐汇,什么都会”。学校将学生校服印上校训“汇学”臂章,制作“汇学”文化袋供老师们使用,评选“汇学”年度教师、向优秀学生颁授“汇学”校长奖和校长奖提名奖,成立“汇学”社团,举办“汇学”科艺节等,让“汇学”文化成为行走文化、课程文化,走进师生心田。


02


重视课程建设似乎是上海所有中学的共同特点,徐汇中学也有其推进课程建设的“独门秘笈
学校大胆启用年轻教师担任“学术秘书”,构建形成“骨干教师+年轻教师”学术人才培养的优势互补机制,充分发挥年轻教师在科创技术、课程研发、信息工程等方面优势,为学校持续变革、不断创新、接力成长提供优质师资队伍保障。
徐汇中学曾宪一校长认为,一所学校理想的课程架构是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各占50%。该校校本课程绩效工资单价比语数外等国家课程高出35个百分点左右,用以激励教师开设好国家课程的同时积极研发校本课程。
学校推动“双百课程”,落实教师每三年开设100节各类公开课的“百课工程”,学生三年研究100个问题的“百题工程”,以“发现问题——明确主题——落实课题”为主线,促进师生在研究中实现思维进阶,共同成长。初中年级着力培养学生课题观,帮助学生以系统思维开展问题解决之研究;高中年级要求师生“人人有课题”,用研究的态度和方法提升问题解决之能力。
曾校长认为,改变课堂是一场革命。课堂教学不能仅靠“教材”,必须要有校本化“学材”,才能将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与信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与即时命制的试题接轨。
他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命题、选题、讲题。师生共同编制具有前瞻性的原创题,以研究促进思维本质发生。
因为不上晚自习,周末不补课,学校只能向课堂要效益,特别注重课程整体规划。初中阶段基础年级注重科技类、文体类等实践课程学习,高中学段基础年级注重以课题研究促进思维进阶,毕业年级强化升学科目学习。
初中基础年级的实验课看上去与升学教学基本无关,有轨道交通,有为火星车编程,有生物基因研究等各类前沿课程,每个教室上课学生一般在8名左右。曾校长开玩笑说,“这些课,孩子们将来退休以后还有用。”

▲ 轨道交通校本课程(1:1仿高铁)

▲ 射击课程

▲ 分组实验课程


03


学校每一项举措与变革,无不与校长为首的管理团队密切相关。

徐汇中学行政会议采取中层干部汇报与校长点评相结合方式进行。中层干部汇报分为三个方面:通报前一阶段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提出管理细节提醒和问题提议单,汇报下一阶段拟开展重点工作。

比较引人注目的是问题提议单。它由处室或年级提出,聚焦存在问题,注重原因分析,明确问题处理责任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会议聚焦问题解决与工作落实,较好地激发了中层干部干事创业主人翁意识与高质量完成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也体现出学校管理层以生为本、尊重教师的管理导向。
▲ 曾校长向我们介绍其办学思想
学校崇思楼共四层楼,一楼是前面说过的校史陈列室,二楼为图书馆、三楼为音乐馆、四楼为美术馆。我们观察到的每一个楼层每一间馆室都不上锁,学生可以自由出入。
图书馆需要凭着借书卡自助办理借书手续,我们以为不会有什么学生来借书阅读。刚这样交流过,就有学生陆续来办理还书、借书手续。教学楼每一层楼道也会放上图书柜,一样凭借书卡借阅。

崇思楼上的钢琴在琴房里,也在走廊里。教学楼每层过道里则摆上许多把吉他,以及答疑的桌椅(上海学校中午没有午休时间,师生都在学校就餐),有各种需求的学生可以各得其所。

▲ 教学楼走廊陈设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上海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

学校根据上级部署积极探索全员导师制,建立“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制度体系,形成以班主任为导师团长的导师团队,聚焦“什么样的老师可以担任导师?”“学生如何选择导师?”“导师带学生限额是多少?”“家长群如何管理?”“班主任、导师及科任教师约谈家长的权限如何?”等实际问题,形成一份份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制度,助力全员导师制较好落地。
学校注重特殊学生的帮扶转化,建立“多对一”导师团“一生一档”建立心理与行为诊断和重点帮扶制度,努力将学生行为引导到可控范围内,帮助学生健康、安全成长。

▲ 曾宪一校长与江苏、海南跟岗校长合影

自信,源自兼容并包、源自深度思考、源自精细管理、源自善作善成、源自人文关怀,源自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与一个个崇尚实干的人。


盐渎苏迅

因为认真,所以优秀

美好,

孕育于昨日的耕耘,

结晶于今天的奋斗,

面向明天的梦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